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

2019-09-10 07:22雷亚玲赵丽华
学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编写使用道德与法治

雷亚玲 赵丽华

摘要: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于2016年9月在七年级开始使用。有幸作为参与者,切实感受到了新教材的更换带来的清新气息,为我们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留足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新教材编写和使用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编写;使用

一、教材编写的不变与创新

(一)不变

1、依据课程标准不变。无论是以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还是现在的道德与法治都是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坚持对初中学生的思想引导,彰显人文性、注重实践性,体现综合性;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强调能力目标,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2、教材内容设计总体知识体系不变。新教材编写总体知识结构仍遵循单元课题下课题、框题、小标题、正文层层递进展开的形式组成。为老师和学生总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提供良好的思维路径。

(二)创新

1、教材具体板块设计。部编人教版教材特别注重单元导语,课导语的设计与推敲,并且内容包含一定的思想性,既能贴近学生、引发兴趣和渴望,又能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冲击,引发学生对熟悉现象或问题的反思。

2、生活经验的教学线索暗含于每一课。每一框题的内容设计通过思维演进的方式以经验型活动形式串联起来。每一框题都由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道德学习的起点;随后通过“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内容设计在不同层面让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自由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学生对自身经验的反思、调整,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3、重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教材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发展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提炼生活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内容,七年级以学校生活为主,八年级以社会公共生活为主,九年级以国家政治生活为主[3],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在价值引领方面站得更高。

如: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主题[2],不局限于技能层面,学习方法的学习。而是引领学生突破狭隘的学习观,树立学习不仅局限于学校,生活处处时学习的观念,在学习生活中注重体会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持续发展,对于人格、品格的涵养的重要性,提出学习能点亮我们的生命。

4、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体现。教材关注人类优秀文化,重视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初中学生品德发展,无论是学习主题的命名,还是正文表述,语言都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在七年级上册“学习伴成长”一课中,教材首先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两个繁体字,各个偏旁形象生动的图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古人创造“学习”二字的精神内涵。

二、使用建议

(一)正确认识知识问题,处理好知识与价值的关系。该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内容有很大改变,但无论怎么变教材内容都必须以知识为依托,因此教学中不能忽略知识,不能没有知识,知识是思维丰富性、深刻性的基础。没有基本知识作为支撑,很多问题是无从认识和分析的。但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活用。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我们要将“以依托知识,但根本在于价值观的教育,在于影响人的情感态度与行为的改变,影响人的德行与人格健全,在于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认真专研教材,把握教材,明确教材各版块设计的意图和价值。本套教材各版块遵循思维演进路径设计,为教师教学提供清晰的教学线索,如:教材每一框题都通过活动+正文+活动的形式设计,一开始都用“运用你的经验”引入主题,通过正文文字,正面陈述有一定知识支撑的观点和原则,再通过“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与感悟、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进一步深入分析,揭示矛盾,最后通过“拓展空间”,把课堂内容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如果没有更好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活动呈现方式,建议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每一个活动设计的意图和价值,将其充分整合利用,实现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呈现。

(三)重视“体验式活动”教学方式。本套教材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以问题解决统领课堂,以活动来贯穿课堂,引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学绝不能是教师的简单“告知”和“灌输”。重视学生对体验和感悟,利用创设丰富的教育情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四)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个体经验的自由表达。本套教材重视学生个体经验,但要让学生个体经验在课堂教學中充分得以表达,让学生敢于分享、乐于分享,教师必须为其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如:在七年级下册《悄悄变化的我》]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3]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并充分表达自己进入青春期后面对身体变化的真实感受,帮助学生梳理情绪、抒发情感,缓解和改善进入青春期伴随身体变化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获得情感上的理解与认同。

操作建议: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前一定要做好铺垫,教师对学生的表达不作何评价,只表达自己对学生青春身体变化的理解与认同。同时要使学生明白,进入青春期出现的各种生理变化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感受也会不断变化,这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可以与学生约定一个月后继续讨论这个话题,静待成长与变化。

(五)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指向,灵活选择教学策略。本套教材活动设计较多,“探究与分享”活动涵盖面相对其他几种活动设计较广,但每一个“探究与分享”的设计都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如:(1)“思维拓展型”:侧重对他人观点或几种不同的观点思考与探讨,关注矛盾、冲突、困境等层面。不一定带入个体体验,问题设计有开放性;(2)体验反思型”:强调活动内容需激发学生个体生命体验,引导学生与自身生活经验展开深度对话的;问题设计较为开放(3)“情境讨论型”主要侧重运用教材设计的具体情境,针对情境内容进行探讨,问题设计明确、具体(4)“行为导向型”:主要侧重行为和能力的锻炼,要求学生通过行为努力才能完成的活动,问题设计也较为开放。因此课堂教学需根据活动不同指向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三、教学实践困惑

本套教材在编写上有很多亮点,但在实际教学中也遇到一些困惑。比如:(一)为了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回避“过多知识的讲解”但为了串联起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仍会从教材中寻找“知识框架”或断落中心句,再通过活动将其串联起来。(二)面对考试压力,从教材中寻找可供复习与备考的“知识点”仍是专研教材,设计课堂教学的重要着力点。

这就导致实际道德与法治课堂形式上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易造成教学形式化,当然,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新教材的灵活把握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认真贯彻落实新教材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努力专研,一定能找到与新教材理念相符合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Z].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16

[2]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GB]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GB]..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编写使用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