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龙
摘 要:本文立足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实施原则和运用,从尊重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公正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四条惩戒教育实施的原则和预防为主、惩戒为辅,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惩戒,加强家校联系三条惩戒教育的运用策略两个方面共七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班级管理;惩戒教育;实施原则;运用策略
近年来,针对教师惩戒权的立法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实践,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小学教育中一味的赏识教育是不可取的。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惩戒教育有着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小学的班级管理中,总有一些学生不遵守纪律、打架斗殴、欺凌同学而教师劝解无效的情况发生,这种时候,开展惩戒教育就有了必要。当然,在班级管理中无节制的惩戒会严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不可取。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的时候遵循惩戒教育的原则并合理使用惩戒策略,让惩戒教育更加健康、良性地进行。
一、惩戒教育实施的原则。
1.尊重性原则。
惩戒不是体罚,它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其实施也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同时,惩戒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尊重,它是学生做错事之后内心深处的渴求和需要,合理的惩戒行为能让学生获得内心的平静。故教师在开展惩戒教育时一定要顾忌到学生自尊,不要让“爱”成“仇”。
2.目的性原则。
惩戒的目的是为了严肃校纪,让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改正自己错误的行为并且健康地成长,使大多数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故惩戒教育的实施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是在学生犯原则性错误时的纠错手段,而不应该作为日常教学和管理的手段。
3.公正性原则。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法律强调公平性,惩戒教育也具有类似的性质。不公平的惩戒教育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校园暴力,会严重伤害到学生的内心,让恶念滋生,进而让学生产生报复心理甚至行为。故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时一定要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让学生学习成绩影响惩戒标准,造成“同行为不同罪”的情况发生。
4.灵活性原则。
惩戒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但因为学生性格和人格不同,犯错的具体情况也不同,故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按照纪律和固定的惩罚规则行事,在实际的惩罚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犯错的时间、地点、目的、初犯还是屡教不改以及学生性格、人格等因素灵活地选择惩戒的方法,贯彻惩戒教育的灵活性原则。
二、惩戒教育的运用策略。
1.预防为主,惩戒为辅。
惩戒教育具有目的性,只有在学生犯错后才能实施。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实施惩戒教育不仅无法规范学生行为,让教师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还会让学生滋生怨气,对班级管理产生一定的害处。但是校规校纪的教学也不能总是在犯错之后,教师也不能总是当“救火队员”。这就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完善的纪律教育体系。如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开展纪律教育的主体班会,举办法律讲座树立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在教室的墙壁上渗透德育教学,建立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相监督的氛围等,通过各种方法预防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而一旦发生校园欺凌等违纪现象,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制止,及时给予惩戒,及时让犯错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让不良的风气蔓延。
2.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惩戒。
惩戒的目的是教育,但因为不同学生的性格以及人格特点不同,同样的惩戒方式对不同的学生起到的效果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注重个体差异,在保证惩戒公平性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惩戒方式,并且在惩戒之后进行不同的后续教育,落实因材惩戒。如学生之间的打架行为,教师就可以对违纪学生进行惩戒教育,让所有参与打架这一错误行为的学生写检查,而后考虑实际情况,微调惩戒的幅度,如初次打架斗殴的学生写500字,屡教不改的多写300字。在后续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事件的实际情况、缘由,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性格内向的用谈心疏导的方法,性格具有领导性一面的要重视理想教育,责任教育。
3.加强家校联系。
惩戒教育不应该是学校单独开展,它往往也需要得到家长的同意和配合。在惩戒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学校与家庭不同步,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动摇和疑惑,大大降低惩戒教育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达成一致,通过家校联合教育的方式加强惩戒教育的作用。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惩戒教育学生家长会,在会议上沟通学生情况,并引导家长用合适的方法实施后续教育,进一步加强惩戒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惩戒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在中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当预防为主、惩戒为辅,因材惩戒并加强家校联系,贯彻惩戒教育尊重性、目的性、公平性、靈活性等原则,合理应用惩戒教育。这样将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结合,教师才能更好地贯彻“教育”的理念,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汉学,刘宇佳.中小学教育惩戒及其有效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9(21):66-69.
[2]赵永勤,王周兴悦.有理有度的教育惩戒该如何实施?[J].江西教育,20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