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摘 要:生物学科长期起来都被扣上副课的帽子,教师和学生对生物都不甚重视,甚至在一些师资资源短缺的地区,生物课的教学还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学过程基本上就是照本宣读,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地掌握并不牢固,还会降低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新课标教育理念提出要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生物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生物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中的趣味性,改革课堂中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兴趣;设置悬念;实验教学;小组合作
以往的生物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使得生物课堂的氛围长期处于低迷的状态,教师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更是使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全无,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不到保障。为了更好的解决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生物教师首先就要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用崭新的教学放来吸引学生,让学生重新焕发出对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打造出教學质量更高的现代化生物课堂。
一、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来进行教学,以精妙的悬念来提升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中的趣味性,增加生物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在熟悉生物教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生物教材中的知识通常都是围绕某个核心知识以章节的形式呈现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核心知识设计问题,留下悬念来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在悬念的作用下,可以使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显著增加。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通过巧妙设计将悬念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课堂中的教学趣味性。细胞结构主要讲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三个方面的内容,三者之间互有联系,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联系提出问题,设计悬念吸引学生学习。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了解到我们的人体是由无数的细胞构成呢,那么细胞自身又包含哪些结构呢?各自又有什么作用?请大家通过自主学习找出答案吧。”学生在听我讲完之后带着强烈的好奇开始翻阅教材,经过一段时间地探索,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一个学生说:“细胞的最外层覆盖有一层细胞膜,相当于细胞的外衣。”另一个学生补充道:“细胞的中心是细胞核,就像是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一样。”其他学生也纷纷陈述自己的发现,学生的积极性给课堂增加了不少趣味。这样,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对生物教材进行探究,学生的好奇心被引发出来,带动课堂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二、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高中生物中的知识具有多样性,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会涉及到实验操作,但是在以往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实验的教学采用的都是口述的方法。在现代化的生物课堂中,实验的内容显然比教材中固定的理论知识更能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因此,生物教师应该在生物课堂中增加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体验,使学生更加喜爱生物这门课程。
例如,以“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为例,学生在通过操作可以增强对知识的体验,使得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得到提高。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现在我们就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过程中。”学生听说可以亲眼看到细胞质流动的过程,对接下来的实验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同时,也因为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实验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实验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自身的动手能力。这样,通过将开展实验教学,有效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妙趣横生的环境中可以更加投入的学习,得到更多的收获。
三、小组合作,释放学生的表现欲
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知识的获取通常是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完成,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没有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生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而且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生物教材中包含的趣味元素,有效提高了生物课堂中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群落的演替》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表现自己。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经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到不少与群落相关的知识,其实,在自然界中的群落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产生交替的,那么造成群落演替的因素有哪些?请大家在小组中共同找出答案吧。”学生开始在小组中合作探讨,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充分表现了自己,在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使课堂氛围变得有趣、活跃,最终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总结出来造成群落产生交替的因素和原因。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作用下,众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利用多样的的教学法提高生物课堂中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氛围低迷的状况。
参考文献:
[1]王具宏.浅谈高中生物“趣味课堂”的营造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34.
[2]公方霞.如何增强高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