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9-09-10 07:22李华婷
关键词:制约因素供给侧改革独立学院

李华婷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施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进行教育改革,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办学竞争力的有效路径。立足于独立学院现状分析和制约因素研究,结合独立学院特点,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提出了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灵活制定培养方案、深化教学课堂改革、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及建立互惠互赢长效机制等具有可行性和建设性的对策。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制约因素;对策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优化教育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见供给侧背景下,高校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会不断深入。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全国将近三分之一本科生的培养任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输出社会所需人才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供给者角色和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另外,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工作,在落实优惠政策、拓宽投资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高度关注民办学校师生权益保障等问题,做出指导性规定。全面总结民办教育发展经验,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梳理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政策措施。”独立学院应抓好契机,做好转型发展,进行供给侧改革,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把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一、独立学院发展现状

独立学院的出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客观选择,由本科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联合举办的本科层次教育机构。独立学院办学有别于公办高校设置的二级学院,也不同于“纯”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办学机制、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都采取新的方式,具有民办性、依托性、独立性和创新性等基本特征。独立学院办学主体更加多元化,有公办高校的高等师资资源为依托,又有优秀企业资金和行业精英作为技术支持。然而,独立学院不具有公办高校的非营利性,独立学院一方面要保障优质的办学质量,另一方面要面临着办学收支的平衡,这也是现实条件下独立学院在各方面区别于公办高校的主客观原因。

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全国独立学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尤其是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独立学院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面。目前独立学院在转型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多困境,有的独立学院虽有社会资本注入,但办学条件仍不达标;有的学院目前还没有社会资本投资,仍是母体学校的一部分,即“校中校”;有的直接沿用现有办学模式,没有进行任何改革等。可见,独立学院存在办学资金短缺、办学条件不达标、办学机制不完善、缺少社会团体合作、独立发展能力欠缺等问题。独立学院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给侧背景下面对一系列挑战和机遇,抓住机会、办出特色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二、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现状

近几年,独立学院为了破除办学瓶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各大企业进行合作,逐渐形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公司实习,缓解了一部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还另教学结果与市场接轨、与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独立学院为了在公办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中间拓宽就业生存空间,就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主动迎合当前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积极与企业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企业定岗实习,在实习中提高人岗匹配度。通过校企合作,破除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瓶颈,是独立学院提升自身办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独立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了实践教学,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应用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模式被认为是独立学院进行高等教育的特色所在,然而,校企合作的整体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许多独立学院在校企合作项目上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结果却不尽人意。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大部分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到企业进行实习、培训等形式,并未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课程设置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发掘,尚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其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校企合作是互利共赢、可灵活调整、与时俱进的办学机制,独立学院相比于公办高校行政化影响较小,管理体制不呆板,人才培养方案偏重于应用技能型,因此独立学院进行校企合作相比较而言拥有更多优势。但独立学院管理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相似,加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动态的、需要不断探索的办学机制,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过程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因此,独立学院在现有的条件下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优劣势,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创立激励政策,培养正确的择业观,与新兴技术公司联合授课,联合育人,取得优势资源。

三、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制约因素——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作为江苏省独立院校之一,由母体学校南京财经大学于1999年创办,至今已有19年历史,学院依托母体学校的学科及专业优势进行专业设置,主要以文科为主。在供给侧背景下,学院意识到要紧跟改革步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竞争力,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方式,但目前学院实施的校企合作存在很多内外部制约因素,使得校企合作虽已实施多年,但一直效果甚微。

(一)内部制约因素

1. 教师及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由于红山学院是非财政拨款,客观条件决定了独立学院的薪酬制度是以营利为主,出现一人数职,兼职等情况,学院教师的薪酬与其教学工作量成正比,因此教师工作量繁重,无法进行教学以外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另外,学院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工作量核算制度不完善,激励政策欠缺,无法调动教师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学院所开展的校企合作课程都是交由企业师资承担。另外,学院并未出台具体的校企合作薪酬制度来保障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得到合理的报酬,这是教师不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因。

学生对自身专业培养计划认识不到位,也不清楚校企合作的意义所在,对与学校签订校企合同的企業不了解等原因,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红山学院目前合作的企业不多,以电子商务等应用性专业为主,开设相关实践选修课程,该专业学生自主报名上课,由企业管理人员任教,通过上课人数来看,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选修。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缺乏对学生的约束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体系和校内管理存有一定的差异,这不仅导致学生达不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浪费企业培训资源和项目资源,也增加了企业和学校的管理成本。

2. 教师队伍缺乏实践能力

红山学院目前的师资来源主要有3大渠道:一是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引进的专职教师,以高校应届毕业生居多,约占学院教师总人数的45%;二是由母体学校派遣的专业教师,人数比例约为52%,此部分师资随各学期分配的教学课程不同有所变动;三是来自其他学校的兼职教师等。学院绝大多数教师是从高校走入高校,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经验不足,缺乏技能教学和实训指导能力。另外学院专职教师和校企合作单位之间缺少交流合作,校企合作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前红山学院校企合作培训班主要是企业人员进行授课,若仅依靠合作企业派遣的经验丰富的员工,一旦校企合作有变,自由师资在培养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

3. 人才培养方案适用性不强

在成立初期,红山学院办学体制、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受南京财经大学制约较多,一方面,学院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于南京财经大学,另一方面,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很好地结合独立学院特点,不能突出学院专业特色,另外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追求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各专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适用性也较差。目前,红山学院为了使人才培养方案贴合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每两年就进行一次修订,但学院为了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简单的增加实践课时,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践教学比例,但实际上在教学课改中并未对课程体系做实质性调整,没有结合实际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融合。因而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使校企合作的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二)外部制约因素

1. 企业合作动力和积极性不足

从学院的角度来看,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企业角度来看,采取校企合作的目的是降低企业成本,获取最大利益。但是,进行校企合作不仅短期内不能直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还需要企业在前期增加运营成本,比如企业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和学院一起进行学生培养。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很难为校企合作投入经费,比如提供专项的学生实习经费、员工参与培训、授课和指导的经费等。导致校企双方目标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双方的利益出发点不同,企业没有动力参与校企合作,这也是制约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2. 合作模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红山学院现有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主要是学院和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合同,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由企业抽调经验丰富的员工来授课,最后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考试作为主要的成绩评价依据。双方合作层次较低,合作模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使得企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课程结束后也没有反馈机制,无法真正了解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也很难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在实训中取得的成绩。

3. 合作机制不完善

校企合作利益关系牵涉多方面,企业与学院之间的目标与利益追求并不一致。双方没有互利共赢机制,导致校企合作双方集中在短期合作项目多、无成本项目、名誉项目之中,缺少长期合作项目。目前来看,红山学院没有专门设置校企合作部门,校企合作的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学院和企业签订合约后,如何解决出现毁约行为等,并无详细制度规范。校企合作的管理运行体系需要自上而下的行文规范与专属部门协同合作。

四、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方式探索——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学院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进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学校和企业都应该主动思考、科学谋划,以学生为主题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有利于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供给侧改革顺利进行。立足于红山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实际情况,紧跟政策,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建议供学院参考。

(一)协商认识,创新教育观念

校企合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双方管理者需要协商认识,目标上达到统一。双方管理者需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充分认识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性,不断开拓和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譬如红山学院在2018年前,校企合作相关工作主要由招生就业部门负责,学院没有从上至小对校企合作模式达成共识,校企合作成果甚微。从2018年开始,学院管理者工作分配做了调整,在供给侧背景的影响下,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由副院长做牵头人,校企合作工作逐渐走向正轨。另外,不仅学院要树立新的理念,培养人才的同时为企业服务,走互惠互利的道路,而且企业也应转变旧的工作理念,在传统招聘适用人才的基础上,联合学校共同培养未来企业所需的人才。

(二)携手合作,灵活设置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石”,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的“蓝图”。学院应根据行业需求灵活调整培养方案,提供企业真正所需的人才。首先,合作企业应根据岗位需求向学院提供社会及企业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等信息。其次,由学院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组成“校企合作专业培养委员会”,具体牵头各项事物。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导向”为原则,研究设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体系、教学计划等内容。灵活设置培养方案,不仅要保障知识系统、体系完整、应用操作性,还要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精心设计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根据红山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学院课程体系可以总结为“两模块——理论课程模块和实践课程模块、一平台——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综合实训平台”,如图1所示。学院应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精心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从“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向“以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为主”转变。

学院还应注重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采用TBL、CBL、PBL等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小班授课等教学方法。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学,比如合理利用慕课、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2018年红山学院任课老师集体培训了“雨课堂”教学使用方法,在全院广泛推广雨课堂,有效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上课质量。除了注重上课质量,学院也应注重课后考核,对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考核,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评,引入企业导师参与学生成绩评定和认定机制,校企共同参与学生培养过程。

(四)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

“双师型”教师既要具有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职业素质和实践指导能力,是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学院应充分利用校内及企业资源进行“一专多能双师型”队伍培训,可帮助学院解决专业教师实践经验匮乏的问题。一方面可支持教师到企业兼职、挂职等、参加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等,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专业课程教案、创新教学方式等。另一方面,学院课聘请合作企业的经验丰富的员工到学院授课,为学生带来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等,指导学生实践,促进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一支有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强、应用能力强的双师教师团队。

此外,学院还应与合作企业共同组织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企业确定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协助学院改善教学环境。学院和企业应共同制定学生实习相关合约、管理制度等,企业指派优秀管理者、经验丰富的生产者等员工担任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与学院指派的优秀教师一起完成课堂教学。

(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互惠互盈的长效机制

1. 建立健全運行保障机制

一方面,校企合作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详细说明校企双方的具备的权利、义务以及要承担的责任等事宜。校企双方共同成立专门部门来负责校企合作各方面工作,包括制度制定、沟通管理等工作,比如学院可拟定《合作企业资质要求》、《企业实习方案》等。另一方面,要确保合作过程各个环节有经费保障。学院和企业都应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预算,推进合作健全运行。另外,学院还应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优化学科建设,共建实践基地。

2.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衡量校企合作是否有成效,主要通过考核评价机制来反馈。校企双方应共同制定评价体系,合理设计评价考核表,针对学生在学校的上课情况、在企业的实习情况等科学考核,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主要由企业进行考核,具体反映学生的实习实践情况。不仅要考核学生,学生还应对合作企业、企业导师进行评价。校企双方都对合作过程进行合理公正的考核评价,能帮助双方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能有效保障校企合作健全运行。

3. 建立健全利益驱动机制

校企合作能否互惠互利是双方合作的出发点,双方要找到合作的共同利益点是保障校企合作长远运行的制高点。一方面,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院进行人才培养、优化培养方案、提高综合办学能力和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合作能够在人员需求、技术改进、企业宣传等方面获益。另外,学院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发挥双方最大资源优秀,共同能够帮助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成本。校企双方要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保持一致,打牢校企合作的基础,做到互惠互利、长远发展,共同培养学院所需、企业所需、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一珍.“后过渡期”独立学院发展路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 荆光辉,刘巨钦,袁建波.独立学院发展与创新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08.

[3]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月23日)[N].中国教育报,2018.2.7(第001版).

[4] 王敦.论高职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职业教育,2017,(3):85-88.

[5] 周加灿,张浩.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D].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15-117.

[6] 车长金,刘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育人的内生动力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80-83.

[7] 顾洪丰,何啸峰,蒋剑红.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以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6,(25):117-119.

[8] 曲永印,付洪利.破解主要矛盾,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7).

[9] 边文钰,张杰.转型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研究——以张家界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7,(6):40-41.

[10] 宋建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6.

[11] 谭艳斌.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供给侧改革独立学院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