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人文教育和新科学教育一起共同组成新教育的智识教育课程,它遵循新教育实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宗旨,以培养并提升人文素养为目标,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多方合力,通过阅读、对话、反思、实践等方法,协助教师和父母养成人文情怀,帮助学生树立人文观念、学习人文知识、涵养人生智慧、培养人文精神。它强调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追求,强调课程融合与知识贯通,强调阅读、对话、写作、践行的结合。
关键词:人文人文教育新人文教育
本文系作者在2019年新教育年会上所做的主报告,略有删改。
一、人文、人文教育与新人文教育
(一)什么是人文?
在中国,“人文”一词较早见于西周初年的《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宇宙万物四时运行,这是天文;人事伦理文治教化,这是人文。
在西方,与“人文”相关的一个词是Humanism,通常翻译为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者人道主义。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关心人,以人为本,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二是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与“人文”相关的另一个词是Humanities,通常譯为人文学科,即研究人与人性的学科,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等。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加注重事实(现象)和逻辑不同,人文学科更加注重价值。
《辞海》对“人文”的定义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人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泛指文化,狭义的人文则指哲学、伦理学、美学等知识范畴。这是从静态方面看人文。从动态方面来看人文,一般是指人类社会追求幸福自由、客观真理、生活意义的文化现象。因此,这两种状态基本囊括了关于人文的两大组成要素: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就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如果只有人文知识,而没有对“人”的关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文精神。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而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人,因为,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20年前,我在《中国教育缺什么》的讲演中,曾经阐释过我对于人文的理解,认为人文的重点其实就是人与文,即关心人与关心文这两个大的方面。关心人,表现为关心人性的涵养、人的理性培育与人的价值追求;关心文,表现为关心知识分子、人类文化的传承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确切地说,这里所说的知识分子,指的是探索人文研究和创造当下文化的群体。人文研究的探索和当下文化的创造,正是知识分子的使命。
总体来说,关心人性的涵养,关心理性的培育,关心价值的追求,关心人文研究的探索,关心当下文化的创造,关心人类文化的传承,关心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是人文的主要内容。
(二)什么是人文教育?
当今,“人文教育”一般有三种指向。一是人文主义教育,即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旨在解放被神学奴役的人性,培养身心健康、多才多艺的新人的教育。到了近代,人文主义教育强调要尊重人,要“促进人的潜能充分发展”,培养“完善的人性”。二是人文学科教育,即以文、史、哲等为内容的教育,强调体验和反思。三是人文素养教育,即以人文知识和人文技能为内容,强调全面发展的人文素养的全人教育。
从人文的含义以及教育的实践来看,人文教育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掌握人文知识,构筑人文精神,培育人文能力。
(三)什么是新人文教育?
在为新人文教育下定义之前,回顾新教育实验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文是新教育实验的底色,人文精神是蕴含在新教育实验基因之中的根本精神。
1.新教育实验的人文性。
“重塑中国教育的人文精神”是新教育实验启动的重要原因。在新教育诞生之初,我曾经写下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使人‘文化’进而‘人化’。”在2005年新教育年会主报告《“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我就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要打造中国的新教育共同体,要重塑中国教育的人文精神。2007年,我们又正式提出了新教育精神,即: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可以看出,这样的精神实质上也是人文主义的精神。
在新教育实验早期,我们就提出了新教育实验的五大理念,形成了新教育实验的基本价值观,即:新教育发展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新教育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新教育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新教育崇高论——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和谐论——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五大理念,作为新教育的基本价值观,贯穿于所有研发的课程中,贯穿于所有日常的行动中,让新教育成为一种具有强烈人文性的教育探索。
2.新人文教育的定义。
我们对新人文教育做如下概念界定:新人文教育和新科学教育共同组成新教育的智识教育课程,它遵循新教育实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宗旨,以培养并提升人文素养为目标,由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多方合力,通过阅读、对话、反思、实践等方法,协助教师和父母养成人文情怀,帮助学生树立人文观念、学习人文知识、涵养人生智慧、培养人文精神。
新人文教育的使命是:在教育中,彰显个性,保护尊严,无限相信师生成长的可能性,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激发其潜能的多样化课程,为每一位教师和父母提供适合的个性化成长路径。通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帮助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3.新人文教育的主要特点。
(1)强调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追求。
新人文教育强调对人的价值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上;强调对人的尊严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平等与幸福的实现上。这就涉及四个关键词。一是“个性”。尽管新人文教育能够起到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明发展等一系列作用,但是,其出发点建立在个体发展的基础上。二是“潜能”。发展个性是前提,激发和实现潜能是结果。只要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就必然会得到激发和实现。三是“平等”。无论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等如何不同,都不可以改变本质上人格的绝对平等。四是“幸福”。幸福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在拥有平等的前提之下,新人文教育通过尊重,为人们带去心灵的温暖、强大与幸福。以这四个关键词为基石,我们就可以打造出一个全员参与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就是最理想的新人文教育的环境。
(2)强调课程融合与知识贯通。
新人文教育不论是分科教学还是主题教学,都需要强调融合性,特别是价值性知识会在所有相关课程中体现。此外,新人文教育还需要强调知识的贯通性,即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在纵向的时间维度,新人文教育的过程既是循序渐进的,更是贯通的。同时,在语文、历史、哲学、地理等不同学科之间,在横向的学科维度,人文知识也是贯通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以大概念为核心的人文教育体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逐步拓宽、加深其在社会情境中的灵活应用。
(3)强调阅读、对话、写作、践行的结合。
新教育实验特别看重阅读和写作。在探讨新教育教师成长的规律时,我们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在研究新科学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时,我们提出了“做中学,读中思,写中悟”的基本路径;在新人文教育中,阅读、对话、写作、践行的结合,则是基本方法。
第一,阅读。施特劳斯在《什么是人文教育》一文中说,“人文教育就是仔细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是新人文教育的最基础的方法;营造书香校园,是新人文教育的最基础的行动。
第二,对话。严格来说,阅读也是一种对话,是我们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间的对话。但是另外一种对话,则发生在人文教育课堂上的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玛莎·努斯鲍姆指出,“良好的人文学科教学需要小型的班级、参与性的课堂讨论,以及对经常性写作作业的大量反馈。这个转变,不能靠讲大课加多项选择题考试完成”。
第三,写作。新教育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写作,把师生共写随笔和教师的专业写作(反思)作为新教育的重要行动。从新人文教育的角度来说,“學习写作,从根本上说是学习以理性文明的、有教养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也就是民主生活方式和公民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公共说理。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培养有效的成员”。
第四,践行。要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自觉,开展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正如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所说,教学的目标就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为了达到某一学习目标,学生必须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以取得必要的经验。
二、新人文教育对当下教育的意义
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在给现代社会带来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危机。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我们前进之路。
(一)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人文教育目标的唯知识化。
人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有所不同。同样一棵树,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关注的是此树在植物分类学中所属的地位,关心的是这棵树生长的规律性知识。而在人文教育中,这棵树本身会得到重视,它可能是作者童年的记忆,也可能是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们总会给这棵树赋予特别的意义,这与自然科学研究完全不同。事实、意义与感受是人文知识的重要组成。
但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中,意义与感受常常被忽略,留下大量事实或硬邦邦的意义知识,通过灌输充斥于学生的大脑,这样的人文教育只能让学生厌恶,只会导致学生思考力的下降,以及对人和事物感受力的受损。唯知识化在各学科都有,但是,人文学科尤其严重。
2.人文教育功能的工具化。
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个人自身得到发展。正如康德所说,人就是目的。离开了人,把人文教育作为工具的做法就背离了人文教育的根本。英国学者弗兰克·富里迪在评论当代人文教育的现状时曾经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受到重视的都不是思想和艺术的内容,而是它们的用途。结果,对知识和艺术的看法不是取决于其内在的标准,而是取决于它们对其他一些目的的作用”参见:[美]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遗憾的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些常识却未能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人们常常忽略人文教育最本质的目的,总是将人文教育工具化。
3.人文教育形式的单一化。
人文精神蕴含于各种文化载体、人文经典之中,往往难以直接理解、把握,需要通过多种体验活动与长期知识积累,才能逐渐养成。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几近全面被异化为教学,教学几近全面被异化为教考,教考几近全面被异化为做题、背题”,并且见多不怪,乃至成为“集体无意识”。许多学生把修读课程看作应对考试的工具,埋头于各种考试题型、题目的操练,却不知道这种课程对于生活、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而教师,则把上课看作是获取业绩、通过考核的手段,以至于为了鼓励学生读书不得不时常抛出杀手锏:“这些东西是必考的!”很多学生在即将离开学校之际,仿佛躲避瘟疫的,决然地把书本抛弃。这种单一化的教学造成学生对人文学科的理解停留在记忆层面,少数理解力强的学生虽然能够储备很多知识,却缺少思考力和行动力。
4.人文教育内容的碎片化。
著名学者怀特海在他的名著《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曾经专门强调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相互关联的知识要从整体上加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命题按不同顺序可反复使用。”他批评了当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中“科目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和“分崩离析的局面”,并指出,“我们从来没有教过如何把各种知识综合起来运用”。这种碎片化的人文教育,至今在许多校园里仍然是常态。
碎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是在阅读方面。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人文知识的深度学习离不开对纸质文本的“慢读细研”。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进行阅读已逐渐成为青少年的常见学习形态。尽管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增加互动和交流,但它更多的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
(二)人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周国平先生曾经说过,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就是徒有其表的教育。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路径,也是体现教育本性的主要路径。
1.人文教育能够帮助教育回到原点,回归“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初心。
中国古代最具有穿透力的教育理念是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新人文教育从儿童权利与尊严出发,在新时代进一步拓展这两个理念。我们认为,“有教无类”体现的是教育公平,“因材施教”体现的是教育质量的实现方式。
今天的中国,“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是,“上好学”的问题依然严峻。学校质量相差很大,导致学生从小就被限定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进而导致社会階层的固化。因而,新人文教育也特别关注教育品质的提升,尤其关注西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工程。
2.人文教育能够彰显个性,呵护人的尊严,增进个人的幸福。
新人文教育的起点,是对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的尊重。在本质上,新人文教育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其根本使命是用教育的方式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把人身上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把人的最宝贵的价值展现出来,使人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人文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不致力于让人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关注知识创造的过程;它不致力于专业学习或是职业教育,而是希望学生能够成为更好的公民;它不致力于追求好的分数,而是释放个体的生命活力,收获幸福的人生。所以,人文教育能够让受教育者更理性地看待世界,更从容地对待生活,构建出完满的精神世界与道德世界。
3.人文教育能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人文教育虽然不是包治当下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时弊,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良方。
从《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这几档节目之所以赢得观众的喜爱,被誉为“一股清流”,归根结底靠的是节目的文化品质以及人文旨趣。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已大为改观,精神需求便日益强烈。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对精神家园的向往,是人内心的底色和最柔软的部分。
4.人文教育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助力实现国家民族的腾飞。
正是着眼于人文教育对于民族复兴的战略思考,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教育工作者表达了殷切的期望:“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个人如果缺乏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刻了解,是很难建立起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更遑论奉献精神。纵观世界格局,当下的国际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培养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迫切,发展人文教育是将我国建设为教育强国的根本前提,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前提。
5.人文教育能够促进国际理解与交流交融,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人文主义课程体系中,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完全建立在跨文化教育的基础之上,社会的多元化得到承认,多元文化与共同价值之间得到平衡。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文教育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精神力量:一是引导人类树立全球意识——任何群体都不居高临下,而是相互尊重、彼此信赖。二是引导人类树立合作意识——相信任何问题都需要世界人民的合作、努力来解决,所有的合作都应以包容差异、形成共同体为前提。三是引导人类认识和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在碰撞与交流中吸收优秀文化“为己所用”。
三、新人文教育的原则、方法与路径
(一)新人文教育的原则
1.全员参与和全学科协同的原则。
新人文教育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新教育实验中所有的课程都强调学生的全员参加。我们不主张过早进行人为的文理分科,让人文教育成为文科生的专属。因为我们认为教育不是制造更多不公平的手段,尤其是基础教育更不是一个培优的教育。
在新教育实验中,人文性是所有学科的重要基石之一。因此,如果所有学科都能够有意识地从新人文教育的角度推进,最终推动的不仅是新人文教育,同时还会让学生因为该学科闪耀的人文精神,真正迷上该学科,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全学科协同地推进新人文教育,取得的不是叠加的效果,而是相乘的效果。
2.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的原则。
推行新人文教育,需要有“匹夫有责”的自觉和“舍我其谁”的担当,努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教育中扎根。
新教育实验一直努力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主要责任,明确提出了“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的主张,通过开发相关课程、推广“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以及举办开学日、读书节、毕业典礼等各种庆典和仪式,把教育的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民族文化是形成个人人格的核心,新人文教育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使年轻一代能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能鉴赏中国文化之美,并将中国文化之精神内化于心。
如果说本土化是扎根,国际化则是展翅。在本土化的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意识,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是一个拥有共同利益的、联系紧密的整体,是相互依赖与尊重的。有了全球意识、整体意识,就会增强合作共处意识。全球化背景下所出现的问题需要各国人民的合作来努力解决,而这种合作恰恰是以尊重差异、形成共同体为前提的。
3.尊重心灵自由与发展审辨思维的原则。
自由是人类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因为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毫无疑问,新人文教育是追求自由的教育。
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心灵自由的教师必然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这首先意味着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信任和尊重,特别是要善待学生的精神个性。只有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心灵的原野。
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要帮助学生破除对教师的迷信、对名家的迷信、对“权威”的迷信和对“多数人”的迷信。我们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圣人”;老师也好,名家也好,“权威”也好,都不可能句句是真理;我们所学的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也不可能绝对完美无瑕;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应该的,但这些意见只供我们独立思考时参考,而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对某篇文章的看法,我们不能盲目从众,绝不能用别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
要想真正实现自由,需要培养和发展审辨思维。审辨思维的含义可以总结为几个词:审慎辨别,主动汲取,反思质疑,多元共存,积极承担。无论大人、孩子,无论教师、父母、学生,只要拥有尊重自由心灵和发展的审辨思维,都将成为新人文教育的受益者。
4.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方协力的原则。
新人文教育不只相信师生成长的力量,也相信社会的力量。在教育中,学校是专业机构,政府是领导机构,家庭和社区则是非专业单位。但是,学校、家庭、政府和社区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 学校、家庭、政府和社区合作共育,围绕新人文教育问题进行精神交流,就形成了一个特色更鲜明、力量更强大的教育磁场,“磁场效应”会让所有参与者产生精神共振。就当下而言,有着潜移默化的“不教之教”的良好效果;就长期来说,有着辐射社会并提升全民教育素养的重要功效。因此,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共同承担新人文教育的局面会逐步出现。
(二)新人文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新人文教育秉持新教育实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宗旨与理念,遵循新人文教育的基本原则,从整合学科知识、构建课程体系、探寻学习规律等多个角度,探索新人文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1.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
毫无疑问,新人文教育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就在于培养一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队伍。从教育的人文性来看,教师也必须自觉地将新人文教育视为价值引领与意义创生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对学生实施了新人文教育,教师才可以从日复一日的教学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得到幸福感。
实践表明,优秀的教师绝不满足于把知识仅仅作为一种事实或结论去告诉学生,而是要基于“生活世界”对具体知识做多维度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人文属性、科学属性、社会属性,真正实现“以人析文”的目的。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上,新教育实验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教师成长是新教育实验的起点,新教育提出“职业认同+专业发展(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教师成长模式,这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教师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
2.研发融多学科为一体的“大人文教育课程”。
没有课程的创新就没有教育的创新。新人文教育主张研发一个融语文、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为一体的“大人文教育课程”。这个课程,以经典阅读为主要内容,将贯穿小学、中学阶段,面向所有学生,按照人文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来组织文本。
这是属于新教育实验的人文学科大概念。这一组人文学科大概念,是广义上的新人文教育,它纳入了我们原本放入其他课程的部分内容(如艺术)。我们相信,对这些核心概念的思考,将有助于人们应对人类未来遭遇的挑战。
这个大概念的确立,依据有四:第一,面向人类未来,传承人类文明。第二,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经验联系。第三,当代学习理论的支持。第四,概念本身的整合性。
据此,我们初步整理了构成人文学科大概念及其阐释概念的结构。这些概念,既考虑了人文学科的基础性、共通性特点,又兼顾了哲学、语文、历史、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还涉及学科研究与教学的方式。具体如下:第一,时空与联系。所有人类都共同生活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彼此之间存在着联系。第二,价值与幸福。任何人的存在都有价值,追寻幸福是人类共同的最高目标。第三,个体与群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独特个性;同时,又通过家庭、社会团体、民族、国家、国际组织等不同方式组成群体,有着不同的集体意识。第四,文化与文明。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积淀为不同的文明。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因为碰撞、冲突,交流、交融,互鉴、互学,而发展、生长。第五,文艺与审美。文学、美术、音乐等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是精神的浓缩、伟大的经典,人类的精神生命超越时空而存在。第六,历史与变迁。社会变迁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第七,哲学与审辨。世界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只有在审辨中才能发现世界的规律,寻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第八,地理与环境。不同的地理孕育出不同的文明,深刻又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反过来催生出不同的生态环境。第九,思维与表达。内在的思维通过外在的语言、文字等不同形式表达出来,产生交流,促进理解,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第十,知识与践行。所有知识只有通过运用产生价值。对人文知识的践行,不仅可以产生新的知识,更可以对世界产生影响,让生活更幸福。第十一,傳承与创造。人文领域的创造与其他领域的创造相结合,能让创造更适合人类需求,创造式的发展是最好的传承。第十二,体验与探究。人文学科的学习需要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分析。任何体验和探究都有伦理的边界,都应当以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利与尊严为前提。
“大人文教育课程”不仅重视相关知识的有机贯通,而且更突出人文课程的实践性、体验性等现代特征。
比如,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所创建的集多学科为一体的“非遗”课程,就体现了“大人文”思想。他们的美葫芦课程、山歌课程,与语文学科融合;风筝课程与数学学科融合,对轴对称知识展开探讨;扎染课程中,除了有科学道理,还有更多的地域文化、美学设计学知识,等等。为了让学生对“非遗”课程感兴趣,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学生为主体开办“非遗文化”大讲坛,由学生组织“非遗炫技场”等方法,着力让课程走向开放、走向活动、走进生活。
再如,四川省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校依据所处城市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创建了“厚重热土、育人宜宾”人文课程。该课程分阅读、游学、综合、德育四大板块,通过四条路径(读馆藏,追寻文化之源;游山水,彰显文化之彩;品酒水,学习文化之技;学榜样,铸就文化之魂),把山、水、竹、石精神和历史文化蕴含其中、融贯始终,让学生在千年古道、曲水流觞与抗日文化中找到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成就家国情怀的底色,最大限度地发展潜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3.推进“独立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创造”的新人文学习模式。
新人文教育倡导对人生意义之“觉”“悟”“体”“察”“省”“行”等柔性的、灵活性的、体验性的、对话性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反对强制性的、训导式的、说教式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这些特征。
新人文教育进一步丰富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内容:独立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新人文教育下的学习,一般以人文主题的方式进行,通过主题阅读、对话讨论、写作反思、实践行动等方法来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是充满挑战的,因为它需要兼具人性的温度和精神的高度,需要在思辨之中探索多元答案——人文教育注重的是价值而不是事实,也无法用简单的标准答案判断学习的成效。
4.以“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推进新人文阅读。
阅读是人文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条路径。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行动,系统解决了从“为什么读”,到“读什么”,再到“怎么读”的问题,形成了诸多具有创造性,又易于复制、推广的阅读成果。
首先,为了解决“读什么”,新教育研制完成和正在研制中的书目,包括《0-18岁的幼儿和中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以及面向教师、父母、公务员等重要群体的《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中国中小学学科阅读书目》《中国人学科研究基础书目》。这三大系列书目,不仅为师生阅读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形成了由浅入深的阅读梯度,为阅读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其次,为了解决“怎么读”的问题,新教育团队探索出了诸多寓教于乐、轻松高效的阅读方法,开发了“经典共读戏剧课程”“童书电影课程”等校本课程。同时,还通过“领读者联盟”“新教育萤火虫”等项目,更广泛地动员和引领公益阅读,努力建设人人参与阅读、人人热爱阅读的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书香国家和书香世界。
5.以“培养卓越口才”的行动推进新人文对话。
“培养卓越口才”是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也是新人文教育之中尤为关键的一环。
从阅读到写作,口才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如果说,在工业时代,口才是表达、交流和沟通的利器,是用于学习之后进行输出的工具,那么到了信息时代,尤其对于新人文教育而言,口才首先还是一种极为高效的学习手段。它有着三种明确的功效:学习前,是简便省力的预备;学习中,是提高效果的工具;学习后,是强化成果的输出。
在新人文教育之中,对话本身就是重要途徑之一。对话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对话,也可以终结对话。为此,我们在研发新人文课程时,直接将对话纳入研发的内容之中,大大降低了一线教师开展新人文教育的难度。
比如新教育晨诵课程,我们都增加了“思与行”的环节,通过其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打通知识和学生生命之间的关系。以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歌为例,在“思与行”中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亲爱的朋友,伟大的诗人李白,因为一次晚上看月亮,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流传至今。那么,在你的生命之中,印象最深刻的月夜是哪一个夜晚呢?那一晚的月亮,有着怎样的特点?那一晚为什么让你如此难忘?如果你现在还能够重返那个夜晚,再一次欣赏那一轮月亮,你愿意和谁一起呢?为什么?”
为了协助一线教师轻松、高效地开展新人文教育,我们集中力量,对近3000首诗进行“思与行”的开发,推出了《新教育晨诵》丛书。可想而知,当我们围绕一首诗提出这一类的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答案,能有效地消除人文教育中出现的僵化、硬化、应试化等弊端,实现新人文教育的目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是“让生命放歌”的新教育晨诵课程,还是帮助人们出口成章的说写课程,以及新教育的其他更多相关研究,我们都会更加重视“对话”。我们相信,让更多人说话,这也是未来教育的趋势之一,这个趋势也正源自我们对人文精神的坚信。
6.以“师生共写随笔”的行动推进新人文写作。
新教育实验的“师生共写随笔”,是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慢慢养成习惯,阅读、思考、写作便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
当然,师生共写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培养真正的思考者。写作者一定会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幸福的人,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一定意义上,写作与阅读一样,目的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也是养成反思性习惯等人文素养最重要的路径。
7.以“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生活方式推进新人文行动。
晨诵、午读、暮省,这是新教育的三大课程,是为所有新教育人所熟知的。这三大课程自然也是实现新人文教育的三条有效的途径,当然,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在新教育生活中,晨诵是浪漫的开启,唤醒人们诗意栖居的敏锐感受;午读的核心是共读,通过阅读同一本书,通过读后进行的交流,在碰撞沟通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暮省的核心是写作,通常以“师生共写随笔”这一行动所提倡的方式方法,对一天进行反思与总结。
“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生活方式,是对人文教育内容碎片化的一种反思与改进。我们已经知道,碎片化的内容,哪怕有再好的人文知识,也很难让人形成深刻的感悟,也就缺乏把知识内化的过程,从而无法实现从人文知识到人文精神的进一步深化。
“晨诵、午读、暮省”,以每一天具有仪式化的色彩,把现代校园、家庭生活之中被各种事务分割开来的时间,重新进行融合。
如果说“每月一事”是每个月选择一个主题贯穿进行,那么,“晨诵、午读、暮省”则是每一天选择一个小的主题,让每一天都过得完整幸福。通过这样的小小整合,让人们体会到一天之中的辛勤劳作、诗意栖居的完整幸福,通过一天又一天的完整幸福,最后达成整体教育生活的完整幸福,实现整个人生的完整幸福。
所以,我们会针对晨诵、午读、暮省的特点,选择相关的内容,而不是把这三者割裂开来。通过整合,通过三者的叠加,起到更好的作用。
8.发展具有人文性的新人文教育评价。
人们总把应试教育归结为导致工具化的重要因素。其实,好的考试评价同样能够让教育充满人文性。
我们旗帜鲜明地认为,教育体系中的考试与评价,与社会生活里的考试与评价截然不同。前者为了激发潜力,帮助弱势;后者为了分辨能力,剔除弱者。在新人文教育中,评价更多是以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更多发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之中。通过师生自我反思性的评价,不仅促进学习更好地开展,每个人更好地成长;而且,通过评价进行的交流,也成为学习中高质量的专业交往,由此缔造亲密的人际关系,让学习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成为生活中让人满怀幸福感的组成部分。
四、结语
人,作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存在,其精神发育、心灵建构,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人文启迪,重工具理性而轻视价值理性,是教育的现代性困境。
直到今天,我们的人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目标的唯知识化,功能的工具化,形式的单一化,内容的碎片化……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为什么很重要?
因为,人文教育能够帮助教育回到原点,回归“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初心;能够彰显个性,呵护人的尊严,增进个人的幸福;能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助力实现国家民族的腾飞;能够促进国际理解与交流交融,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此,我们以新人文教育之名努力。
曾经,火是方向,让人类远离茹毛饮血的蒙昧,迈向文明。
如今,火是希望,在科学的铜墙铁壁之中,给人温暖。
未来,火是力量,让我们妥善驾驭更多科技,再接再厉。
(朱永新,著名教育学家,教育家,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