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话语即诗的源泉

2019-09-10 04:20刘晓东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4期
关键词:德安华兹华斯幼童

摘要: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西默斯·希尼来说,童年的乡村生活一直是“密封在记忆中的”,这成为希尼创作的不竭源泉。希尼到晚年才意识到“复归婴儿”的重要性,而实际上他的创作实践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复归婴儿”的状态。《周易·系辞上》有“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信然。中国先秦时期的老子、孟子等人就已经认识到婴儿、赤子是人文世界的源头。童心主义的复兴正逢其时。

关键词:婴儿赤子童心说文学创作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类一般课题“儿童哲学研究及其教育学意义”(编号:BAA190234)阶段性成果。

爱尔兰人西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2013)因其卓越的诗歌成就,于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华兹华斯以后另一位以童年生活为主要写作资源的诗人。

希尼的诗与华兹华斯的诗具有深层的相似性。可是在获奖演说中,希尼提到对其诗歌生涯有重要影响的一些诗人,却只字未提华兹华斯。不过,1999年,即获奖4年后,在与访谈者吴德安(也是他诗作中文版的主要译者)的交谈中,希尼谈及自己的童年以及为什么喜欢将童年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其中涉及华兹华斯的诗句。

吴德安特别记述了这次访谈的一个细节:他自己谈了一个我没有问的问题:“婴儿”。在访谈中,希尼提到了“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的说法可能与他1998年出的最新一部诗集《开垦的土地:1966—1996诗选》选用的封面画有关。此画是荷兰佛莱芒艺术画家巴什的一幅未命名的名画,被称为《男孩在玩耍》或《幼童基督在玩耍》,畫中一个光身幼童左手推一辆学走路的小轮三腿扶车,右手拿着一杆长柄风车,杆顶的风车与长杆垂直,看起来像后来耶稣被钉死的十字架。此长杆风车占了画面的四分之三,是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专家认为此画的寓意为:幼童的玩耍预示了人生的未来。②③[爱尔兰]西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选[M].吴德安,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437-438,370,370。希尼在访谈中提及“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而吴德安将“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归源于荷兰佛莱芒艺术画家巴什的一幅画作,这是有违史实的。事实上,巴什这幅画是无题的。许多专家揣度此画寓意“幼童的玩耍预示了人生的未来”,而巴什是否同意不得而知。其实,读过华兹华斯《颂诗:忆幼年而悟永生》(又称为《颂诗》《大颂诗》)的人应当知道,其英文原题Ode: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from Recollections of Early Childhood,亦可译为“不朽的暗示来自对幼年的回忆”。也就是说,希尼谈到的“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其直接来源应当是华兹华斯的《颂诗》。

希尼的诗常常怀念自己在北爱尔兰乡村度过的童年生活。他出生在北爱尔兰德里郡的木斯浜(Moosebawn),12岁以前均住在那里。童年的乡村生活一直是“密封在记忆中的”,这成为希尼创作的不竭源泉。请看希尼与吴德安的这段对谈:希尼:……我发现写得快的作品写得不坏。我常常发现有些这样的作品是我最喜爱的。比如,《其中假期》就是一气呵成的,很快。

吴德安:多快?

希尼:半小时。

吴德安:但在写之前您是不是想了很久?

希尼:没有,可能没想。很明显那是密封在记忆中的,写时就像打开了埃及的坟墓。它就在里面,是现成的。我想那可能就是为什么我有很多诗是写我的童年的。②可以看出,在希尼那里,似乎诗就密封在童年的记忆中。由于是“密封的”“现成的”,所以希尼的这些诗歌创作便是“一气呵成的”,而这些立就之作往往是作者自己“最喜爱的”。

美国诗人毕肖普的作品《两千多个幻想和一种完美的和谐》以一个疑问作为结尾:“为什么我们不能……以我们婴孩的目光眺望、眺望?”希尼十分赞叹这一诗句,他认为“这就是毕肖普著名的观察世界的天赋,并不仅仅是一种‘看’的习惯”③。事实上,“以我们婴孩的目光眺望”也是希尼的天赋。希尼把童年平凡的生活写成动人的诗篇,他写父亲、母亲、弟弟、伙伴、游戏、菜园……只不过他表现的是幼童的视角、幼童的心灵,捕捉的是幼童的种种感触。

希尼对吴德安说:“如果你真的被一首抒情诗感动,那是因为有某种东西在表层意下盘旋,它的边缘被显示出来了,但没有被毁坏,没有变粗俗,只允许走到那儿。我喜欢英语中一个用于很小的孩子的词——‘婴儿(infant)’,是从拉丁文来的,意思是‘不说出来的(unspoken)’,‘婴儿’意为‘不说’。华兹华斯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原文将华兹华斯《彩虹》诗中“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译为“儿童是人之父”是不妥的,应译为“儿童是成人之父”,故在此做一修订。发表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的拙文《论童年在人生中的位置》对修订理由做了说明。,还有‘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时期’,而‘婴儿’的话语即是诗的来源,那就是不说出的那部分。”③⑤吴德安.“婴儿”的启迪——都柏林访谈世界著名诗人希尼[M]//[爱]西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选.吴德安,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444,444-445,444。“我最喜欢的一首自己的诗是《木斯浜:阳光》,关于女人烤面包。写那首诗时,我想象自己在房子里,躺在一个摇篮中,是个不会说话的‘婴儿’,听着,‘那儿布满阳光静悄悄/院子里头盔似的压水井……’”③也就是说,希尼不只是意识到“‘婴儿’的话语即是诗的来源”,而且,他创作时已经试图“复归婴儿”。

希尼的这种观点与他的创作实践所体现的“诗道”,与《颂诗》第八节的内容是有可比之处的。

《颂诗》中写道:你的外在身形远远比不上

内在灵魂的宏广;

卓越的哲人!保全了异禀英才,

你是盲人中间的明眸慧眼,

不听也不说,谛视着永恒之海,

永恒的灵智时时在眼前闪现。

超凡的智者,有福的先知!

真理就在你心头栖止

……

孩子呵!如今你位于生命的高峰,

……[英]华兹华斯.永生的信息[M]//柯勒律治诗选.杨德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67—268。希尼所说的“‘婴儿’意为‘不说’”“密封在记忆中的‘婴儿期’,写时就像打开了埃及的坟墓”“‘婴儿’的话语即是诗的来源,那就是不说出的那部分”,不也正是华兹华斯《颂诗》中所唱诵的婴儿吗?希尼在自己宛若婴儿的状态下创作出他自己最喜爱的诗,不正说明婴儿不只是华兹华斯所谓“卓越的哲人”,而且还是希尼心目中“卓越的诗人”吗?

无论是希尼还是华兹华斯,他们所唱诵的婴儿都不只是宗教中的“圣婴”,更是每一个世俗生活中的婴儿;不只是皇宫大殿中的婴儿,也是乡村茅舍里的婴儿。不过,正如两位诗人所揭示的,如果我们已经发现每个婴儿是“卓越的哲人”“卓越的诗人”,那么,每一个普通的婴儿自然而然便是智者(“超凡的智者”)、先知(“有福的先知”),自然而然便是神圣的婴儿。

希尼强调,他以往并未意识到这种观点,“只是最近我才想到这点……我最近才意识到‘婴儿’不说话的效力”⑤。吴德安也介绍说:“‘婴儿’的寓意是希尼最近常常在想的问题。他的许多诗都是写他童年的回忆……”看来,希尼到晚年才意识到“复归婴儿”的重要性,但其实,他的创作实践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复归婴儿”的状态。作为伟大诗人的希尼对“婴儿”的认识尚且要等到晚年才得以达成,这的确令人感慨万千。《周易·系辞上》有云:“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信然。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希尼在诺贝尔获奖演讲中提到一些诗人对他的影响,却唯独没有提到华兹华斯。而在与吴德安的对谈中,他提到了华兹华斯的诗句“儿童是成人之父”,还提到《颂诗》“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时期”的伟大思想。晚年的希尼,在1999年或稍前,才独自悟出华兹华斯三十几岁时就已经十分成熟的儿童观念,这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希尼最终与华兹华斯在儿童观方面殊途同归,另一方面恰恰显示出华兹华斯儿童哲学的先进性、超前性,同时也表明华兹华斯儿童哲学历久弥新,高居我们这个时代儿童哲学的顶端,体现着当今世界儿童哲学的时代精神。

如果希尼不是1995年而是1999年以后获得诺贝尔奖,大概其获奖演说中应当有对华兹华斯的礼赞吧!

在此顺便做一点议论。有著名教育学学者对于“儿童是哲学家”“儿童是艺术家”等提法极尽嘲讽之能事,认为这些提法过于浪漫,不免愚蠢。其实,翻阅几页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便可知道为什么说“儿童是哲学家”。至于“儿童是艺术家”,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毕加索的高论,他声称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向6岁的幼童学习作画。李泽厚说得好:“不能什么都嘲笑,不能对任何意義都嘲笑。人类如果还要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在哲学上就得改变这种什么都嘲笑的方向。”“嘲笑意义一旦成为社会风尚,痞子就会成为社会明星,社会就不能称其为社会。”刘再复,李泽厚.二十一世界的哲学展望——对谈录[J].读书,2010(1)。

这里有必要指出,夸美纽斯、卢梭、华兹华斯、希尼等人对儿童的唱颂,在中国思想史上并不鲜见。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倡导“复归于婴儿”;孟子提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宋代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认同其兄陆九韶的诗句“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是此心”;明代王阳明学派更是将赤子之心当作学派命脉;到了明末,李贽提出“童心说”(试图包容文学、文化、政治、伦理)的理论体系,与卢梭的以“人自身的自然”(天性)或“自然人”概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李贽要比卢梭年长一百八十多岁。遗憾的是,李贽因其思想而下狱自戕,不容于他的时代,未能如卢梭那样开启“法国大革命”那样的社会运动。刘晓东.童心哲学史论——古代中国人对儿童的发现[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在中国进行“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建设、呼唤复兴传统文化的今天,童心主义的复兴正逢其时。

(刘晓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童年哲学、教育哲学、文化哲学、学前教育学。著有《儿童精神哲学》《儿童教育新论》《解放儿童》《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蒙蔽与拯救:评儿童读经》等。)

猜你喜欢
德安华兹华斯幼童
自深深处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An Analysis on William Wordsworth’s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劁猪
耳 疾
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沙画
The Study of “The Daffodil”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雷锋与“螺丝钉”刘思乐的亲密接触
对“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插图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