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传统的中国设计

2019-09-10 03:50:36刘昕昊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文化

摘  要  设计之美始于图案,图案之源始于传统。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设计不一样的文化内涵,使得现代设计作品洋溢着历史的底蕴并迸发出现代文明的光彩。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传统美”的积淀及其对现代设计发展的的启发为突破点,进行了举例与分析,并进一步的阐明了传统文化作为“源头”对于中国设计的意义。我们只有深深地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外来的先进理念与方法,结合新时代下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才能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与历史涵养的现代设计文化。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韵味  现代设计

1“传统美”的积淀:

中华民族有着非常灿烂的艺术文化遗产,它们共同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每一件艺术作品里面都蕴含着深厚的美学价值,而这些价值的出处,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积淀的“传统美”。

以图案中装饰纹样的题材内容为例:在原始时期,纹样多以几何纹为主,它们大多出现在彩陶、黑陶与几何印纹陶上;到了商周以至六朝时期,纹样就逐渐演变为以动物纹为主,这些动物纹样大多分为两类,有一类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还有一类是奇形怪状的,仅存在与人们想象中的动物,它们大多出现在青铜器上;自唐代以来,丰富多彩的花草等植物纹样开始流行起来,这些纹样的载体也各式各样,不管是陶瓷工艺、织造工艺、漆器工艺,还是金属工艺等均有所体现。

由此可以看出,纹样的样式千变万化,排列组合的形式也各有千秋,它们的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以一种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表达出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水平。原始社会人们以狩猎为生,每天所接触的最多的就是自然界中各式各样的动物,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与纹样多为实用与古朴。而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也得到了大大的保障,经济生活也得到了自在与满足,于是,人们的眼光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界的动物身上,而是开始欣赏周围的花草树木,因此,这个时期的作品多以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不难看出,“传统美”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升华与积淀,而“设计”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油然而生。所以,图案与设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共同见证并参与了“传统美”的积淀,也必将一起联手,共同创造“未来美”。

2中国式设计:

现代的设计作品是与时代相碰撞的产物,也是时代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综合体现。设计之美始于圖案,怎样从“传统美”中汲取营养,并真正的使中国传统纹样的形式规律、审美特征以及表现方法、展现手段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我们目前在设计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大难题。

传统为根,图案为源,只有根的设计才能有源可追并且日益强大,否则就只能是昙花一现,根本经不起时间的雕琢与考验。中国是一个经受过历史考验与文化洗礼的文明大国,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涵养,因此,我们的设计作品也应该蕴含着历史的智慧与气韵。

当下,有不少的设计作品对传统纹样进行了新的创作与诠释,但更多的是跟风了传统的“热潮”,披上了传统的“外衣”,其本质更是借助于传统文化的势头,对传统纹样进行删减与拼贴。这种做法充其量只是为作品贴上了“传统文化”的标签而已,它不仅没有使中国的现代设计拥有历史的气韵与中国的内涵,反而使其显得粗陋与浅显。

真正的设计之美,应该是一种既植根于传统文化,又能展现这个时代特性的艺术之美。设计应该是在“传统美”的基础上,提取设计所需要的元素,并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与排列,从而升华为新的设计图案。

人民大会堂中大宴会厅顶部的设计,就是运用了“传统美”的积淀,将“敦煌藻井图案”进行再设计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它印证了“设计之美始于图案”,做到了既植根于传统文化又融合了时代特征,并让其拥有了历史的气韵与中国的气度,使人们真正地感受到了具有中国智慧的设计。

作为设计师之一的常沙娜先生,因为自小跟随父亲学习敦煌艺术,所以对传统文化有着极高的热情与了解,因此她从敦煌艺术的纹样中获得了灵感,设计出了以“莲花”为主要装饰纹样的设计图。最初,设计图因为通风口与照明的问题并没有被采用,随后她又根据通风口与照明的实际需要,融入到新的设计方案中。经过不断地调整与设计,常沙娜先生又在莲花装饰纹样的外围排列设计了一圈小圆灯,为莲花增添了一抹出淤泥而不染的灵气,使其颇具美感。最后整个大厅金碧辉煌,在这些光亮的荷花纹样周围,又点缀着一圈圈层次不同的深色装饰细节,整体看来,可谓是熠熠生辉。

上世纪90年代,人民大会堂内部北大厅的墙面进行了再设计,由四大块浮雕装饰组合而成,分别以“牡丹、莲花、菊花和梅花”为主要的装饰图案,结合动物形象,经过一系列排列与组合的设计,最终形成了代表“春夏秋冬”的装饰图案作品。

就这样,常沙娜先生在积极探索传统图案的运用与创新并与工程需要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并有着自身特点的艺术风格与设计理念。设计之美始于图案,源于传统,只有以“传统美”为设计之“根”,并与现代的材料、工艺结合而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式设计。

3中国设计只有植根于传统,才能发扬光大:

没有灵魂的设计,经不起时间的雕琢,更不可能成为历史,为人们所代代相传;没有精神的设计,经不起岁月的考验,更不可能成为支柱,架起时代的桥梁;没有特色的设计,经不起世界潮流的大浪,更不可能成为旗帜,摇曳起民族之风。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离开原有的文化基础,去生存和发展。“传统美”就如同浩瀚历史长河中的指路明灯,如果没有了它的指引,我们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找不到发展的出路。时代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现代化是人类自身选择的进化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抵制现代化的进程,但是,不经思考的现代化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往往也是毁灭性的。

我们只有深深地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外来的先进理念与方法,结合新时代下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才能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与历史涵养的视觉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徐思民.中国工艺美术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2016重印).

作者简介:刘昕昊,1996年12月22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潍坊市, 省市邮编:255000,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位:硕士,职位: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传统文化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思考
浅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3:00:10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47:06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12:38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6:43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8:14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