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燕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学的进程不断加快,促使一线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深入思考,认真挖掘,让教学更加科学化、先进化,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深化。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从七个方面对北师大版七下数学《基本平面图形》进行说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中考趋势。每个环节层层递进,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师生互動、生生互动的理念,从中为逻辑推理能力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现代化课堂 逻辑推理能力 以生为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等的不断变化,促使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光芒。下面我就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基本平面图形》,进行简单说明,层层说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养成过程。
从新旧课标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新课标将原“空间与图形”更名为“图形与几何”,名字更加的具体,并且对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提高到掌握的要求,将其能很好的应用在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围绕新课程改革理念,新课标要求,从以下七方面对本章进行简要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新旧教材内容对比
由上图可知,旧版教材第四章的题目“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新版教材削弱了对位置关系的要求,更名为“基本平面图形”,相应的减少了与位置关系有关的小节,增加了“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课时安排上,每节课传统课时基本没有变化,总课时由7节调至5节。
2、教材编写意图
本章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内容围绕了解基本几何元素展开,以“基本几何元素表示度量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为线索,力求呈现有关的概念背景,突出对生活经验的抽象,关注线段与角的度量在方法上的一致性。
在基本几何元素的基础上,新增内容”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等基本的平面图形及其相关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3、知识结构
本章内容由现实情境引入,抽象出基本平面图形,描述性给出基本图形的相关概念,其中重点强调线与角的符号表示、度量计算及基本事实,多边形和圆由以前第一章整合至第四章,增加了对正多边形的学习。
4、地位与作用
知识层面:有关线与角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作图、计算等,都是重要的几何基础知识,是后续学习研究几何图形的基础。能力层面:小学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具备简单的动手操作、识图作图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初步能力。情感层面,本章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对基本图形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与角的相关知识,并且在七年级第一章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具备了学习基本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简单图形的认识,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学习,具备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画图、制作模型的操作技能,以及初步观察、归纳的经验。。我校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思维较活跃,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且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概括,具备一定的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的转化能力。
三、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我校学生特点,分别制定以下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多边形、扇形、圆等简单平面图形,了解其含义及相关的性质。
(2)能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角。
(3)会比较和计算线段长度和角的大小。
(4)能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通过类比学习线段和角的计数,利用线段中点、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和、差、倍、分等关系进行相关计算,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通过尺规作图,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丰富的实例,体验基本平面图形的抽象过程,积累几何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2)感受数学的美,使学生感受数学美学的应用价值。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多边形、扇形、圆等简单基本图形,了解其含义及相关性质。
(2)能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角。
(3)掌握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大小的比较和计算方法,会进行角的单位的简单换算。
(4)能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教学难点
(1)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几何图形。
(2)线段、射线、直线、角及多边形对角线的计数问题。
(3)线段的长度及角的大小的和差计算。
3)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抽象概念,化抽象为直观进行教学。
(2)通过动手、动脑、多观察、多分析,培养识图、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有关特征。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将线段、角的计算变式类比,突出类比思想,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1、本章以“探究——发现”教学模式为主,并辅以其他教学模式。
2、教师的教法:突出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生所熟悉的一些图片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心组织探究活动,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图形,了解基本图形的简单性质,为今后空间与图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生的学法:突出观察发现,注重学生间的交流探究与动手操作,在探究活動中,归纳总结并掌握相关知识,从而认识基本图形,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设计
1、教学计划
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对本章内容作适当调整,线段与角的计算是今后图形与几何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养成按照一定顺序去观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故建议教师在此增加2课时,作专题研究,课本安排6课时,实际操作9课时。
2、案例剖析及学法指导
几何知识学习,一般从以下四方面人手:基本概念、公理与定理,图形性质与判定,几何计算。本章内容对应分为:①基本概念:线段、直线、射线、中点、角、角平分线、多边形、正多边形、圆和扇形;②公理:直线公理、线段公理;③性质判定:中点性质及判定、角平分线性质及判定;④计算:几何计数、线段长度、角的大小。其中,基本概念易于理解,单独学习公理也较好理解,若将两个公理放在一起考察,学生易错易混,性质判定易错易混,计算是难点。
在教学中,呈现易于理解点主要从情境出发,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解决易错易混点时,注重线与角的符号表示,重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更要加强类比教学。
3)学法指导
以线段中点判定为例,已知条件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学生通过观察,易知三条线段的关系。
将条件和结论互换,设计小组活动,使学生探讨其命题的正确性,通过交流,学生易举出反例,得出点C在线段AB上时,命题成立。由于线段和角的研究具有相通性,通过类比,学生易得出角平分线判定条件,强调射线在角内。
计算是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难点之一,为更好的突破难点,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数线段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形象作图,总结计数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穷举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将数线段条数经过适当转化,可转化为数三角形个数和数角个数,利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并用于解决诸如车票、球赛、打电话等实际问题。在几何计数问题上,可依照学生特点和层次,进行拓展学习,如n个点最多可画出多少条直线。
六、教学策略
我们从两方面进行研究。
1、基本图形研究
研究线段和点的位置关系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点在线段上与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当点C在线段上时,有中点问题,三等分、四等分点等,由此可延伸到三角形面积等分问题。
回归一般情况,是我们常见的双中点距离问题。如图,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可令AC=a,BC=b,取线段AC,BC的中点M、N,显然,MC= 1/2a,CN=1/26,故MN=1/2(a+b)。当点C在线段AB延长线上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点C在直线AB上的运动过程,当点C在直线AB上运动时,两中点距离与点C位置无关,都为线段AB的一半。
根据学生特点,对线段问题可做进一步横向拓展,讨论线段CD在线段AB上,CD与AB交错,CD在AB的延长线上,教师可作深一步研究,此时两中点的距离为1/2(AB+CD),与线段CD位置无关。
在研究角的问题中,我们常常将其类比线段进行研究,得到类似的结论。本章除线与角的研究外,还有新增内容多边形,根据点的位置,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三种方式分割,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思想。
2、数学思想方法应用
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除前面涉及到的转化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还有分类讨论思想和方程思想。
在分类讨论思想中,强调几何作图,突出分类标准,以点在线段上和点在线段延长线上分类;对于角,以射线在角内或角外进行分类。在线段与角的计算中,比例问题是常见题型之一,除了用小学的算术方法外,更可设未知数,建立方程,可以很好的简化解题步骤,突出方程思想,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七、中考链接
本章属于最基础的几何内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建立,在中考中以“双基”考察出现,中考命题围绕基本概念、性质识别、简单计算、探索规律等方面出题。
本章是围绕图形与几何的基础,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要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基本图形,处处都有基本图形展现的数学美。教学注重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体现,学生为主体,注重动手操作,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明确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促进教学。教学注重概念的学习,本章内容的概念性质和判别较多,学生容易混淆,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形成对概念的全面认识。教学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章的设计特别强调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渗透了数学结合的思想、转化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分类思想、类比思想等。
著名数学家米山国藏有这样一段名言:“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走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研究精神,数学思想和方法会随时的发挥作用,使他们受益匪终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以为我们的使命,不仅是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如何解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数学问题的研究,如何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这也许就是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