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

2019-09-10 01:55钱祥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思政教育高校

钱祥升

摘  要:面对国际局势和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大学生自身思想特征的新变化,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深入到大学生中去,要更有效、更合理、更深入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学生党员;教育规律

伴随着全球化和转型期,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以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渠道的普及,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改变。面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发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指导,最主要的是凝聚到一个“导”字。也就是说,在思想上要引导,在学业上要指导,在心理上要疏导,在生活上要辅导。要做好学生工作,必须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新问题,提高学生工作的理论性、针对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本”就是“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学生为本是人本主义在学生工作上的反映,要求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比如说最基本的人权以及在学习、生活中享有的一些相对特殊的权利,如学校重大事务的知情权等。其次是要承认学生的自我价值。学生的自我价值通常表现为对其自身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对其尊严的维护和人格的尊重等。还有就是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是由于遗传、生活经历以及社会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的,“以学生为本”就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个性差异,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第一,要能真正深入和透彻地理解“以学生为本”的内涵,避免与一些思想混淆。比如“以学生为本”不等同于人性化,“以学生为本”建立在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这一基础之上的,而人性化总是与教育、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操作层面上的东西,两者处在不同的层次上。“以学生为本”同样不等同于以学生为上帝,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而不管学生的要求是否合理一概予以满足。“以学生为本”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第二,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为保障。“以学生为本”要求广大师生员工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展开,要实现这一点,就要用制度来规范和保证运行。一方面明确学校各支队伍各类人员的职能、责任和工作范围等,使“以学生为本”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依靠制度对师生员工的行为进行指导,对那些不从学生需要出发的行为进行约束。

第三,要实现“以学生为本”,还必须融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去。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包括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成果和大学设施等方面。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最根本的就是建设“以学生为本”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为学生创造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氛围,为学生提供适宜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空间,向每一个教职工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意识。

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大学生党员是知识青年的优秀代表,是党的新鲜血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党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的,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如何,还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对党的认识。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依靠教师的教育,还有一支可依赖的重要力量就是大学生党员队伍,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和特点,帮助思政工作教师一起认真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以及大学生党员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工作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学生党建的有关问题。过去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秉承高标准、严要求,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中央的十六号文件中最新指出,新阶段里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大批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做学生党建工作要有发展的眼光,坚持标准而不是僵化标准,只要符合我们发展党员的基本条件,并且可教育、能塑造的对象就可以吸收。

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理论、武装大脑、改变主观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对于大学生尤其需要。大学生党员年龄轻、党龄短、社会阅历浅、经受各种考验少,先进性教育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大学生党员应该抓住机会,完善自己,以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影响周围的同学,为他们樹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所以,学生工作应该利用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机会,努力帮助大学生党员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而通过他们去影响其他学生。

三、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首先,系统的理论教育是学生工作的先导和基础。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提高大学生分辨是非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正面的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学会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实践证明,适时、生动、有效的思想理论教育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其专业素质的发挥和发展,是保证人才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因此,系统的理论教育是学生工作的先导和基础。

其次,要能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解决青年学生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是保证学生工作取得成效的必然条件,多途径、全方位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变化趋势是使我们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先决条件。要真正解决青年学生的实际问题,赢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可。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青年学生在思想认识、学习、生活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就能掌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达到引导和教育的目的。因此,学生工作的针对性,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和特征,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注意研究社会的变化使青年学生思想所产生的变化。对青年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联系和区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和分析,用科学的理论和鲜活的实证来回答和解释青年学生思想上的疑惑,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再次,要掌握思想教育工作规律,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素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教育首先应遵循的是教育自身的规律,而不是市场经济规律。因此,必须注重对大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充分认识他们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构筑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系统化、网络化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缺乏主动性。主动性不仅指教育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教育活动,而且指教育者掌握对被教育者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因此,主动性必须建立在对青年学生特点的认识、思想教育规律的把握和学生思想状况的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这就要求高校建立一支精干的专、兼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要求教育者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较高的知识能力素质,才能担负起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崇高使命,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是新生事物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他们思想活跃,求新意识强,有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创新意识和成才意识;他们永立时代的潮头,随着社会的变革以超常规的速度和轨迹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者打开眼界,拓宽思路,通过不断创新,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保证学生工作的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取得实效。只有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将大学生培养好,为国家建设发展输送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张焜,《多元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年第4期.

[2]李黎,《善用新媒体,让思政育人更给力》,《人民论坛》2017年第3期.

[3]毕宇晓,《转型时期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弱化消解对策》,《高教探索》,2016年第8期.

[4]彭晓波,王贺,《充分发挥文化在搞笑思政教与过程中的涵养作用》,《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思政教育高校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