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忠秀
摘 要:众所周知,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绘本阅读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能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学习到基本的文化知识,为幼儿以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幼儿园大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运用绘本读物,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促进幼儿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为将来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
引言
所谓的绘本是一类有效的读物,对于幼儿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其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色彩鲜明、形象突出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组成比较丰富的故事,可以看成是一种早期的阅读材料。对于绘本来说,里面虽然有简单的汉字,大部分主要还是图画,教师如果能对幼儿绘本进行合理的运用,可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意识,促进幼儿各方面情感认知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对幼儿语言的发展。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在幼儿园大班绘本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结合教学要求,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幼儿大班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学习《狐狸爸爸鸭儿子》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通过文章学习,感受文章中情感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体会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为什么小鸭子的爸爸是狐狸呢?狐狸爸爸对鸭儿子都做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故事,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2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首先,应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在绘本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图画,比较前后情节的变化,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也可以抓住一些关键性情节,通过引导幼儿模仿其中的情节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和兴趣,提高幼儿的表现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PPT的形式,将声音及图像以演示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感受绘本活动带来的有趣及愉悦的氛围。其次,巧妙设计提问,注重绘本提问的层次。教师可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既帮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的发展过程和顺序,又保证对细节的准确把握,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这样不会压制幼儿的主体性。教师还可以运用设疑式的提问,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阅读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3创新阅读形式,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自身还没有一定的思维意识,但是他们想象力非常丰富,如果在这个时候,对幼儿的思想进行一定的制约,那么就会影响幼儿的成长。教师要创新绘本的阅读形式,把握幼儿的好奇心,在尊重幼儿的同时,让幼儿更好地发展,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幼儿来说,能受益终身。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创新绘本阅读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其阅读习惯,尊重幼儿,让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尊重幼儿的主体意识,发挥幼儿的个性特点,让幼儿展开积极的想象,更好地培養幼儿的思维能力。
4品味绘本精髓,有效组织阅读教学
(1)制作形象、生动的幼儿园教学具。
在进行幼儿园大班绘本教学的时候,作为教师是要必须制作一些相应的教具来配合教学的,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直观的教具中对绘本中的内容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数学绘本《小刺猬的项链》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学生们太小,对于小刺猬穿的项链并不是能够深度的理解。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道具,可以将五颜六色的珠子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来穿一串项链,并且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排列顺序进行制作,这样学生在穿珠子的时候对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注意力的提升都非常有帮助,学生在游戏的情景中进行学习,有助于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
(2)精心设计,注意提问的有效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问有答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也能够推动课堂的进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解答问题是教学的一个常规环节,要想激发学生在绘本中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就必须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作为被学生探究的问题,教师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拓展,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具备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师生的对话来提升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5幼儿园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开展不同的绘本教学实践环节的过程之中,老师必须要立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具体内容、目标以及要求,通过对阅读活动特点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来更好的促进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老师需要选择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经典读本,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为立足点,分析绘本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的时间策略,保证幼儿能够在个人阅读兴趣的引导之下实现主动的阅读以及学习。其次,老师还需要采取潜移默化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幼儿的个人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老师可以设置学习要求以及规范,让幼儿能够对个人的言谈举止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判断,提高幼儿思维判断能力,保证幼儿能够主动的进行阅读,接受老师的阅读引导。除此之外,老师需要注重不同阅读形式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采取创造性的阅读教学策略和手段给予更多的鼓励及指导,保证幼儿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最后,老师需要对幼儿的生活实践经验进行不断的拓展,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将绘本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幼儿的阅读理解难度。
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大班开展绘本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同时对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绘本阅读教学开展,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基础,推动幼儿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金红.浅谈幼儿阅读教育的几点做法[J].读天下,2018(36).
[2] 梁艳荣.浅谈农村学前阅读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