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芄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一直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其中,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对学生开展写作教学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基于此,本文就分段训练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分段训练;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占据着极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也一直是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导致写出的作品质量不高。同时加上教学教学方法的单一、落后,使得学生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分段训练模式应用到写作教学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从而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分段训练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分段训练模式符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逐步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在低年级段时,其年龄较小,内心情感的表达也相对单一;学生在中年级段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写作时会自主地想要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但由于写作素材积累不足,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高年级段时,其心智愈发完善,知识积累也较为丰富,此时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分段训练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尊重小学生写作循序渐进的特点
分段训练模式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步调是基本相同的,学生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程就是从识字开始,然后词语、短句、段落到整体文章等。这同样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越多,其可阅读的素材也就越丰富,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上循序渐进的特点。
(三)帮助小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学生随着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所获取的知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从而为写作提供充足的写作素材。分段训练模式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分段训练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初级训练
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写作的水平,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那么也很难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因此,在初级训练阶段,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在写作训练时可以让学生以故事叙述题材为主,鼓励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可以利用看图写话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有效提升训练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同时,要求学生每周进行2-3篇的周记,不限形式和题材,并将优秀的作品与同学进行分享。
(二)中级训练
在經过初级训练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此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整体写作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灵活运用语言艺术,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在写作训练安排上,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人物、事物、景物等方面的写作,对生活进行细心地观察,从而将自身的真实情感融入到作文中,使作文内容更加充实。同时,教师还需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为学生选择合理的阅读材料,保障阅读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在阅读时做好相应的笔记,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高级训练
在高级训练中,教师需加强学生对文章思路、结构的设计,从而在写作中实现创新。教师要让学生能准确掌握作文的中心思想,加强对各种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的掌握,进而突显自己的特色。在写作题材上也要为学生适当的增加一些说明文、议论文的训练,并提升对学生写作字数的要求。例如:在教学完《我最好的老师》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老师”为中心,不限题材地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进行创作,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分段训练模式,有效地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通过系统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贾竹华.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80.
[2] 张莉.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73-74.
[3] 张晓玉.分段训练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