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非
摘 要:物理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但物理同时又是一门和生活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所以教师教学时如果能够将物理知识和生活素材相互结合起来,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生活素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应用研究
引言:
物理学是从实践生活中得到知识规律,并在逻辑推理、分析和实验等方式之下渐趋完善成一门复杂的学科。初中物理绝大多数知识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将一些生活素材应用到物理教学当中,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概念及抽象知识,提升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整体学习效果。这就充分体现出了生活素材在物理教学当中的重要性。教师在具体应用当这种必须要合理选择生活素材,贴合学生学习情况,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教学导入中应用生活物品
生活当中包含有海量的资源,因此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应用一些素材,使其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原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生活素材相对比较少,因此知识讲解都非常单薄,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然而运用生活素材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其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教授“大气压强”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直接使用两个皮碗,将其相互扣在一起,这时候再让学生尝试将其拉开,最终基本都是拉不开的。所以通过这个现象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这两个皮碗会紧紧地扣在一起呢?”“我们应该要使用什么方式才可以将其打开?”然后再继续运用生活物品模拟一例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即拿出来两个水杯,给一个灌满水同时运用硬纸将其杯口盖住,然后马上倒置,结果水竟然没有留出来;给另外一个杯子当中灌入少量的水,同样也使用硬纸将其盖住并倒置,就能够发现会有水流出来。在模拟这一现象时学生都会感到好奇,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运用这两个实验将大气压强的教学内容导入进去,使大家带着上述提出的几个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从而提升导入效果。
二、自制教学生活化教学工具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怎样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工具去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们能够在其中保持学习激情[1]。比如在教授“电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玩具汽车,然后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这个玩具汽车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发动起来的?”然后学生就会依照自身的生活经验回答:“因为里面有马达,马达带动车轮,从而使汽车发动起来。”然后教师再重点在组织学生通过马达去实验,运用电池去带动马达。学生们在运用这些自制的生活化教学工具进行实验通常都会对电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更加积极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之中。或者在教授“声音”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制作传统的纸杯电话,将两个纸杯底部穿孔,然后系上细绳,拉直之后让学生相互之间通话,从而使学生在这之中能够充分了解到声音是通过介质去传播的。这既能够更好地体会物理知识本身的真实性,还可以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
三、構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原先教学当中教师们都只注重对教材知识的讲解,并未重视起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都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及进步。在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驱使下,教师就可以直接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去创设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此促使其更好地思考,并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和规律去解决生活问题[2]。比如在教授“液化和汽化”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直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现象,如水在烧开之后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白气呢?然后再重点引导学生将液化的相关知识回顾一遍,即水蒸气在遇冷之后就会液化成小水珠。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知道白气实际上就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或者在教授“沉浮”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将鸡蛋放入浓盐水的情境引入进去,伴随着清水的渐渐注入,即盐水浓度不断降低,鸡蛋就从原先的漂浮变成了悬浮,最终沉入到水底。通过这一情境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重力和浮力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此激发其探索兴趣。又或者在教授“分子”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的概念,就可以将草原上的牛群进行类比。即单只的牛是整个牛群之中最小的一个单位,但是单只的牛不能再继续进行均分,不然就会变得不完整;分子也是如此,一个分子是构成物质最小的一个单位。这种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物理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与生活联系极为紧密。教师教学时应该要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和科学地看待物理现象及知识,对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积极运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将生活素材和物理知识之间相互融合起来,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理解力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段奋前.挖掘生活素材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
[2]赵虹.初中物理教学中灵活运用生活素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