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效果达到最佳,而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以控制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问还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便于老师立马做出合理的调整,控制课堂进度,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要懂得采用合理的提问方式,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实践
问题教学法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疑,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合理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获得思维的提升,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重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提倡提高师生课堂互动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问题教学法可以充分创造出这样的课堂效果,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要根据教材知识,设计出合理的教学问题来促使课堂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一、设计趣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会比较敏感,他们会更愿意主动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老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多多观察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兴趣点,然后结合教材知识,设计出巧妙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样既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性质”这一节的时候,结合教材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给学生设计问题:小明家里一共有四口人,有一天小明的妈妈过生日,买了一个大的生日蛋糕,过完生日,妈妈把蛋糕平均切了四份,每人能吃到一块,小明这时候不开心了,一定要吃两块蛋糕,他想把哥哥的蛋糕也吃掉,这时候妈妈想了个办法,将蛋糕切成了相等的八份,这时候小明顺利地吃到了两块蛋糕,小明非常高兴。问小明是否比原来吃掉的蛋糕要多呢?这时候通过切蛋糕的故事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学生会积极地思考问题,然后鼓舞学习展开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将注意力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然后老师再引出分数的性质,将课堂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二、动手解决问题,提高师生互动
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心智发育不健全,教师对他们口授的知识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要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需要培养很强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当他们的思维被牵绊的时候,通过动手实践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比教师课堂讲解的效果要好很多,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直角知识以后,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给学生拿来一个手表的模型,给学生提问,在这个手表上面拨动时针和分针有几种方法可以形成直角,然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考虑,然后展开讨论,学生的答案不尽相同,很多学生说有两种,他们认为将时间拨到三点整和九点整就会形成两个直角,然后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展开思考,认真想想可以找出几种直角,当学生有疑惑的时候,老师亲自带领学生拨动手表指针,会发现不同的方式也能形成直角,比如在两点二十的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确实能发现这一情况,然后通过展开思考,亲自动手实验,在八点五十五也形成了一个直角。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有效地巩固了教材知识,对于学生思维的打开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提出开放型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课下的练习题更多的是为巩固数学教材知识而设计的,这样并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的储备情况,巧妙地设计开放型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深化教材知识,拓展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完比例这一课的时候,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深入学习内容,给大家设计这样的问题,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现在学校要给我们年级这两个班发月饼吃,月饼一共是60个,而咱们两个班的人数比例是2:3,我们应该如何分月饼才能保证合理公正呢,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们自己设计问题来将这些数据都用上。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利用所学知识来巧妙地设计问题,比比谁设计的问题更加合理。
综上所述,在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老师要通过采用问题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设计趣味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来增强师生的互动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给学生提出开放型的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升华,摆脱传统数学学习的束缚观念。
参考文献:
[1]黄明丽.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5(06):28.
[2]石万义.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0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