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松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理念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现已渗透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高中体育作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对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掌握。现阶段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教师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要在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时,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往我国在进行体育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教会学生体育技能,并没有将其与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体育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态度,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所以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将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師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力量
高中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意志品质,对于道德行为在自身之上的人群都会存在一定的敬畏心理,从而不自觉地对这些优秀的人进行模仿。这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规范自身的道德标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以往教师在运用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通常在网上搜索大量的材料,向学生讲述篮球巨人姚明、短跑健将刘翔等优秀体坛名将的事迹。这种说服教育只能对学生产生短暂的激励作用,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需要以自身为教材,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树立崇高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身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高大、完美的形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严格地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的优秀人格赢得学生的赞赏与尊重,树立良好的形象。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选用专业术语,在示范体育动作中应该保持规范性,并且在使用器械时小心爱护公物。这时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严格约束自己的操作标准,自觉地爱护操作器材。
二、结合体育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体育课程是学生难得的放松时间,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许多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重视度不足,利用体育课程做课后复习。这时教师应该制定科学的体育训练方法,使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制定科学的训练技巧。例如,教师在课前可以开展放松训练,使学生呼吸到外界的新鲜空气,可以暂时放松内心的压力。在身体适应之后,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通过高强度的练习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跑步课程中,可以以竞赛的形式指导学生开展中长跑的训练,突破学生身体体能的极限,使学生学会只要坚持,最终就会获得成功,培养学生不畏艰辛,战胜困难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三、科学安排教学形式,开展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转变以往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活动项目,可以设计接力赛、篮球竞赛等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比赛项目。这时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同时也会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集体荣誉感、班级荣誉感。这时学生就会改正自身高傲、自私自利的不良品质,意识到合作伙伴在自己成功道路上的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乐于帮助他人的品质。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教学评价,在课堂评价中发现学生是否出现思想、态度的变化。针对出现思想偏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心理沟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中发现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在课堂活动时,与同学之间缺乏交流,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降低。这时教师就需要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发现,该学生认为体育课程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所以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存在逆反心理,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该学生认为自己的性格较为孤僻,不善与人交流,所以难以融入集体活动中。这时教师就需要将体育课程学习的必要性进行讲解,告知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且对自己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可以多开展一些小组接力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其明白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获得胜利的,需要与他人进行共同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渗透教育应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所以教师应该对德育教育引起重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取教师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力量;结合体育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科学安排教学形式,开展德育教育等措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体育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迎新. 试析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J]. 学周刊,2018(17):67-68.
[2]庞印福. 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J]. 学周刊,2016(2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