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萍
摘 要:让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农村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有着极大的帮助。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具体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深入和践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对农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育。然而在当前得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却依旧有不少的问题存在于教学当中,其中以教师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够重视,对于该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缺乏科学有效的授课方法作为指导,以及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致缺乏,对于该如何去学习数学知识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等问题最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初中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以期为关于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探究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
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
培育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不仅能够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减小教师课堂的授课压力,缩短授课的时间。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当中,需要重视和做好学生课前的预习工作,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课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提问式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带着本节课当中所涉及到的“什么是数轴”“有理数是怎样进行分类的”“什么是绝对值,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等问题去阅读教材,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配合来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预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预习方法,以此来提高预习的成效。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需要重点培育学生认真听课的行为,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明确课堂教学的要求,能够听懂并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内容。当然,这也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和提醒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课下及时地进行解决和处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成效。
依旧拿“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来说,第一,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课堂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学习。第二,积极引导学生专心听课,注意看教师的演示和板书的内容,仔细思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方法。第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并让学生注意听取其他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发言,在课堂中大胆地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第四,让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在课堂中所布置的一些任务,及时纠正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不良行为。第五,教师还应该从自身出发,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授课内容,同时还要密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情况,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存在着過于依赖课堂、依赖教师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只想着让教师或则其他学生来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解答,因而造成自己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一知半解,很难进行有效的学习。甚至有些学生还存在着对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不愿意独立完成的情况,很显然,这样是不利于农村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的,也很难实现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鉴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开展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当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小组协作学习、分层教学、课堂趣味活动等方面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进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致和动力,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经常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主动融入到问题的探讨中,逐渐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本领,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去探究数学问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依旧拿“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来说,教师可以就“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如何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来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运算”等借助小组协作的方法来展开探究。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件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去不断寻求和探索符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授课方式方法,力求关注学生在课堂当中的每一个学习环节,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明确教学和培养的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来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 朱晓艳.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 现代农村科技,2016(11):68-69.
[2] 田明山. 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4):132.
[3] 孙洋洋. 浅谈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