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解题思维,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教学任务,而审题能力则是学生在进行解题时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拥有良好的审题能力,能够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迅速地理解题目含义,找到解题关键,明确题干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进行解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中段;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备的学习能力,只有准确把握文字与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确地认知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点,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认识和解决。数学是一门需要进行大量的解题训练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融入自身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有着关键性作用。学生只有在做题的时候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才能够保证解题方向的准确和高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思维和审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效率。
一、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都会发现,学生们在拿到一道数学题后常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审题错误,这不仅仅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运用,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很多学生出现审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在看题目的时候太过马虎,不够仔细,有的时候会看漏一个小数点,也有的时候将加号和减号弄混,这样一来,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就经常会出现代入数值不准确的低级错误。还有的学生在做数学应用题时,对题干中出现的较为生活化的情景问题部分显得有些理解吃力。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差,但往往在审题过程中想不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算,用加法还是减法,导致学生无法将自身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导致了学生做题方面的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克服马虎粗糙的小毛病,还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更加自然地将数学问题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去。
二、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一)杜绝马虎,提高审题严谨性
学习数学需要绝对的严谨,一点马虎就很容易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时时刻刻提醒学生们杜绝粗心大意,认真审题,在审题过程中应当对数值、关键词进行着重记忆,也可以培养做题过程中标记题干关键词的学习习惯。在审题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将精力投入到审题中去,避免三心二意,认真严谨地对题目进行分析和理解。在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把握题目中的含义。教师可以向学生们亲身示范审题过程中的每一步,对于一些对解题有着重要作用的数值该如何进行记忆和分析,对与不同数值相关联的关键词如何进行辨别和筛选。只有真正做到一心一意认真严肃地对待题目要求,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认识到题目内涵。
(二)联系生活,加强学生理解力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元素,因此在数学问题中也常常会出现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但是很多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审题偏差和认知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和审题训练时,适当地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给学生创造更多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更多地引用一些生活中的口语化词语,并且让学生们完全理解它们的意思,以便学生在更多的相关问题中进行合理有效的审题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即兴提出几个带有生活元素的小问题供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训练,在多次的训练和讲解中,学生的审题能力自然而然就会随之提升。联系生活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思维。
(三)分类训练,强化审题思维感
培养学生的身体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推敲,从而认识到不同问题的多种问法,在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中精准地找到解题的关键点,从而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类训练,可以是同一种题型不同数值的解题训练,也可以是在一类题目中随机删减、替换几个条件,让学生在大量的题目解析中找到问题之间的不同,进行反复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分类训练的教学方法,能够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身体思维,让学生在面对不同情况的问题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认知,有效强化学生的思维感受,磨炼学生的解题敏锐度。
综上所述,审题能力是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过程,也为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二明. 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66.
[2]潘皓洁. 对小学中段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