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梦伟
摘要:学生的兴趣,热情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萌发孕育的。如果语文教学能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好奇,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争辩,并有所感悟,有所提高,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充满生命活力。身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体验 有效性 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面向素质教育,这已是绝大多数老师的共识。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体验”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学生的兴趣,热情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萌发孕育的。如果语文教学能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好奇,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猜想,争辩,并有所感悟,有所提高,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充满生命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因材施教,贯彻以人为本,实践第一的教学原则,大胆放手,给学生以体验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身为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应自然而然的注入生活内容,努力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 体验演讲的快乐,培养口语能力
时代呼唤有文化底蕴,擅长言谈的人才。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若悬河,令人羡慕;大专辩论会上大学生们唇齿舌剑,令人赞叹;社会上招聘人才要口试,竞选干部要演讲,人际关系也要靠口语去交流沟通,现实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口才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理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我首先让学生品尝一下口拙的苦头.在辩论赛,演讲上,有些学生过不了几招,讲不了几句就败下阵来,他们深刻体验到无话可说的尴尬,体验到语言苍白无力,平淡乏味的无奈.这种失败的体验会刺激学生去发奋练好口才.其次,我激励他们多读书,多积累,多观察,多体验.我让学生随身带一个小本子,随时记下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事情,如,富有生命力的鲜活的语言,自己的一份好心情,别人的一个个性化的动作,等等.素材积累厚实了,每天早读时的演讲学生也就有话可说了。
二、 体验写作的甘苦,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比较害怕写作文,但又有强烈的写作愿望.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使他们有怕写到想写到爱写,我让学生进行仿写.学生在读了一些美文后,往往浮想联翩,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这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一些精彩片段,让学生去仿写.比如朱自清的《春》《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 中的许多片断都是学生仿写的好材料。
续写也是一种练笔的好方式.作文课上我给学生朗读一篇短篇小说或寓言,在情节发展的高潮处或悬念将释,寓意将明处,戛然而止,抽去结尾部分,让学生续写。学生最爱听别的同学读续写的小说或故事,他们在捧腹大笑中体验到了更精彩,更丰富的生活与思想。
三、演出课本剧,体验“明星”般的幸福
小说鉴赏在文艺鉴赏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课本剧的演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鉴赏小说。我指导学生成立了“课本剧社”,编剧,导演,摄影等都由学生担任,竞争上岗,道具,服装,布景,化装也由学生自己设计。学生在自导自演中体验了创作的艰辛,发掘出了自身的潜力,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才能.《威尼斯商人》、 《范进中举》《唐雎不辱使命》《智取生辰纲》等编得新奇有趣,演得惟妙惟肖,深受师生的欢迎.学生品尝到了”明星“般的幸福甘甜,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四、体验“成功喜悦”,促进学习的愿望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并且认为:“当一个人不仅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
一部分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是他们觉得有些时候漫无目的,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知道从何学起,因此干脆什么也不学.那么,要使学生对每一个阶段的知识点(如拼音、字词、常识、精要语段、要求背育的内容等)做到心中有数,形成一定量的标准,让他们学习时有一定的奋斗目标。我就拿文言文背诵为例,成绩优秀的同学固然可佳,他们能够在一节课中拿下自己要攻的“堡垒”,而成绩一般的同学则不然.此时怎么办呢?我试着给没背会的同学以“延时”准备,直到背诵会为止,看谁花了多长的时间.这样成绩一般的同学也在三、四节课后能自然背出来了。我大加赞赏,肯定了他们也是一位不错的学生,只不过需要的时间不同,目标是一致的。学生心中自然会涌起了成功的喜悦,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真没想到这么长的课文我也會背了。”
在培养学生成功感的同时,要善于满足学生的补偿心理,学生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并不等于失败,如果教师能给学生创造再次表现的机会,直到取得成功,学生就会始终保持必胜的“补偿心理”的做法.
学生的学习水平的不平衡是客观事实,将差生、中等生、优胜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无疑会使差生失去信心,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对差生的成绩,在教学中适当放宽“政策”,鼓励他们的可取之处,毫不吝惜地给以高分.同是九十分,差生与优生允许有一定差距.这样,学生取得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往往能刺激学生的成就动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的确有道理.
总而言之,在课堂中巧妙地设置一种愉快的心境的氛围,让学生沿着从兴趣、思索到进步的程序,慢慢地导进学习的大门。我想:教室一定会有一个愉快的氛围,学生也一定会有一份愉快的心情,金黄的季节定会有一份愉快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