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研究

2019-09-10 07:22:44何涛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9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何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科任老师可以将核心素养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地理教材内容,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特点,其次则具体阐述了在教学中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学策略,以期可以给相关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

引言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地理学知识,还要在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高中生应当具备的思想观念,学生只有树立了这一观念才能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特点

(一)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特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立足于人地关系的协调,对地理中的空间区域差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构成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其内容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以人地协调的思想观念,认识到当前地球与家乡的环境问题,形成保护环境观念并践行环境保护。这些内容则体现出了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识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关系、地理实践力等。

(二)读图思考是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读图与思考活动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载体。首先,通过读图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使其积极思考问题,同时,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练习与分析,深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次,在每个单元的末尾都有一个“活动”,在该活动中学生要进行实地调查或探究,如此才能对周围的地理环境状况有一个真切的认识。这一活动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而且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给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价值、新态度与新行动。在必修1的教材中,教师通过对人地关系的分析,使得学生了解到了人类行为对地球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时还预测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说明了,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資源,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教材中的文字、图标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讲解,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形成可持续发展观。

例如在《宇宙中的地球》一课教学时,让学生对人类生存的地球有一定的认识,并了解地球的重要性与唯一性,使其逐渐形成保护地球的情感。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教学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不但要使学生对水资源的概念、地理分布、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有所认识。而且还要使学生们形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擅用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策略。

(二)在地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可持续发展观

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其重点在于对学生思维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培养,但是单纯的理论培养是不够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对可持续发展观念有所体会,以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促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践行这一理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课外探索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理论联系实际,意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与相关公益组织进行联系,让学生可以参与一些爱护环境的活动,例如环境保护日、世界地球日等。通过课外活动不仅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宽阔,还加强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促使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环境。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实际上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例展开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来分析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再从对生活事物的理解过渡到对地理资源开发情况的认识。通过综合分析生活资源、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以《全球气候变化》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例举生活中常用的煤炭,其在燃烧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而这一温室气体就是造成全球变暖的元凶。这样学生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地球中生活,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影响着地球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以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结论

可持续发展观是解决人类与地球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则是促进这一思想发展的重要途径。高中地理教师要利用教材内容、课外活动与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杭.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J].好家长,2018(34):149-149.

[2]  林美.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J].好家长,2018(63):153-153.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25:55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8:52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6:53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4:00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