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仕琼
摘 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素养、团队协作以及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帮助他们为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生物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近年来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步伐也正在逐渐加快,生物教师尝试将这小组合作模式应用到教学中去,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合作学习背景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为了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加有利的学习及发展环境,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现阶段我国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小组合作背景下的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引言
小组合作模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而且能够为学生思维方式的拓展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广大教师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初中生物教师也不例外,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氛围,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其与生物教学实现有效的结合,并希望通过小组合作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虽然说,目前小组合作背景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普遍偏低,但是为了能够解决这一教学困境,就需要生物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實际作用,结合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开展初中生物小组合作教学,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拥有参与的机会,并取得一定的收获,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培养他们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死板单一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时,不注重对课堂模式的改善和创新,而是选择所谓“高效”、实则循规蹈矩的模式进行讲解。这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过于依赖教师,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索。学生的学习变得机械化,不懂得灵活变通。这样的恶性循坏形成,学生就逐渐对学习生物知识失去了信心和兴趣。1.2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知不足。
在学生主导的教学中,学情是教师开展工作的出发点,然而由于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生物教师在不担任班主任的情况下与学生的相处只有短暂的授课时间,对学生的了解也就趋于片面化。课堂教学脱离了学情基础,不仅学生学得“吃力”,教师也会有“费劲”的感受。
1.2忽略实验
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方式便是进行生物实验,实验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所带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因为部分学校的条件较差,所以不能应用有效的生物实验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学校的生物教师专业性比较低,同时学校的条件较差,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地方,所以不能进行一定的生物实验。
2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2.1合作预习,提高效率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模式下的引导式预习,来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提高学生的预习意识。这种预习方式,可让学生在预习中形成组员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学生在上课时,可以结合自己的重难点,进行选择听课。这可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鸟》一课的预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小组都建立自己的一个微信群聊。学生可以先通过自主预习教师提前发放的导学案,预习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和知识难点。比如:鸟是如何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如何概述鸟的主要特征等等。之后,学生可以在群中分享总结自己的预习效果,如预习了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中有哪些点是自己不懂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根据组员之间的总结,再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学习小组就能总结出整个组的学习情况和困惑点,第二天上交到教师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课堂着重点的调整,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
2.2合作引导,综合提升
教师在小组成员中,可分配学习较好的优等生和基础较薄弱的差等生,形成“师徒”帮扶关系。优等生抽出时间来帮助基础薄弱的同学进行基础夯实,引导差等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每个月末,教师可制作一份差等生进步榜,评估出进步最快的前三名学生,让“师徒”均可获得奖励。教师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还可提升班级的整体水平,使课堂效率快速提升;更能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打造出优质的课堂教学。
2.3合作实验,理实结合
生物是一门源自于生活的学科。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习到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能动手操作。教师可以利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通过实验对比和动手操作,来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项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在进行《细菌与真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为主,将学生按照实力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合作性实验。教师应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互帮互助,合作完成对显微镜的操作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菌内容。最终,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提出了自己小组的疑惑、遇到的操作和观察难题后,小组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要真正理解本节生物知识的内容。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对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良好发展,而且能够为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使他们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进而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提高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力度,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解决目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将小组合作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打造成理想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许小丽.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教学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3).
[2] 林芳.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2).
[3] 孙颖.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