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德育知行分离现象的改善策略

2019-09-10 18:03曾楚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改善策略小学德育

曾楚英

摘 要: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这使“知”的地位转变,不再是主导地位,而是为了“行”服务,这为现如今的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如今,我国小学德育教学中虽然已经开始重视知性教育,但是却忽略了理论和其对象相对接,导致学生在学到相关方面知识时,却发现和生活实际所不符,出现其认知不能够帮助行为的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小学德育“知行分离”的现状来寻找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知行分离;改善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重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寻找能够解决当前情况的办法,让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德育水平有所提升。

一、小学德育“知行分离”现象的现状

当前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出现“知行分离”的现象数不胜数。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的约束力较差,常常在行动之前因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而做出一些行为。一些小学生对于身边事物不感兴趣,即使是懂得教师的意思,但还是无法提起兴趣,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价值观有错误

当前在实施小学德育时,依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没有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只是为了传授相关的知识为主,在进行德育学科教学时,主要还是讲解理论。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学生获得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一旦进行实践时,就会发生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不符,无法真正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也就无法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知行分离”的情况[1]。

2.德育教学时没有重视学生的情感转换

比如,很多小学在开展植树节活动时,教师主张让学生不要弄乱自身衣服,而对于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并不在意,这样的德育活动没有真正地对学生起到教育意义,而且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再重视这类活动,甚至对这种活动的价值产生疑问,引起“知行分离”的情况[2]。

3.教师的水平不达标准

当前很多德育教师都并不是专业教师任职,而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很多学校的德育课教师都能够参与,而这些教师对于德育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很深刻的了解,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也没有系统的方案,对于德育教育的研究不够透彻,所以在教学时可能就会出现无法正确把握德育内容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就导致“知行分离”的现象出现。

二、小学教育“知行分离”现象的改善方法

1.德育方法的选择

小学德育在进行实施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例如故事、童谣等,这样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故事这种方法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多书籍并没有很深的理论,而是主要通过“责任”“勇气”“诚实”等美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小王子》这本书中,就通过各种各样的美德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书中也没有一些过于刻板的道德教育,只是通过故事来向学生阐述一些道德道理,通过这些简单的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住其中的道理。还有童谣这种德育教育方法,教師可以根据童谣中的桥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得到一些感悟,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着愉快的心情和活跃度,这要远比教师大声严厉的呵斥要好得多,能够真正地被学生接受,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在其中完成了德育教育的传播[4]。

2.德育课程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

德育课程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够被学生接受。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当前的一些问题没有办法进行准确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知行合一”。想要将德育课程有效地落实到实际生活中,需要注意不同地区的区别,比如城市和农村,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况,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教学。但是在现实德育教学中,却没有考虑到这一方面,德育教育的书籍也没有将其有所划分,这样就会导致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在设计德育课程内容时注重不同地方的生活,根据不同地方来设计不同的德育教学,尽可能将两者有效地区分开来,避免出现趋同化[5]。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德育教师本身就担负着传播教育,促进学生成长的重大任务,如果想要成为合格的德育教师,就需要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具有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而且还需要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用自身的专业素质去规范自身的行为,通过课上教学和生活这两方面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需要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当自身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调整,懂得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步,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具有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管理、研究等活动,能够使用德育课程相关的现代科技和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6]。

结束语:

总的来说,如果想要提升小学德育的效果,就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需要完善教学目标,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真正地实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胡文静.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59.

[2]王玉丽.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J/OL].学周刊,2019(21):112[2019-06-24].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 1673-9132.2019.21.107.

[3]翟莉莉.对优化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9(18):87-88.

[4]王玉丽.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9(21):112.

[5]肖平.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6):184.

[6]许琼.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206-207.

猜你喜欢
改善策略小学德育
关于配电线路施工管理现状和改善策略研究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思考与研究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