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10 17:40:39周承瑶
锦绣·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应用

周承瑶

摘 要:在音乐课程学习中,节奏感是一个基础内容,小学音乐就是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开始阶段,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就应该注重有效开展节奏训练,运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天分,引导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独立魅力,获得审美享受。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身边事物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节奏,通过肢体律动感受节奏的快慢,运用打击乐器,还应该加强听力训练,从而有效提高节奏训练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应用

引言

节奏感不是理論性的知识,不能通过学习、记忆来掌握,只有参与、感受,才能体会。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感训练要体现实践性和参与性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到对节奏的体验中来,用心领悟。从另一角度来说,小学生对于节奏这一抽象的概念无法准确建立起认知,教师必须以形象化的手段,设计活动,使节奏“看得见”、“摸得着”。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节奏训练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节奏,学习节奏,掌握节奏,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艺术。

1 从身边事物入手,初步感受节奏

音乐就是蕴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在我们身边,许多事物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有着很强的节奏感,这些事物被小学生所熟知,从这一角度带领他们初步感知节奏,能够降低入门难度,使学生轻松的接受[1]。什么是节奏?许多学生在刚刚听到这一词汇时都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对于这一词汇,我没有直接向学生们做出解释,而是组织了这样一次活动。我将时钟带入了教室,让学生们静静的听时钟上分针和秒针跳动的节奏,并跟随这一节奏,轻轻的敲打桌面。几分钟后,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分针和时针跳动的频率,也跟上了这一节奏。我将三角铁、双响筒和碰铃交给了他们,让他们根据指针跳动的频率来敲打。在学生们练习的愈发起劲儿时,我拿起三角铁毫无规律的击打了几下,发出的声音令许多学生都捂住了耳朵。这时我相信他们已经意识到,无规律的敲打乐器和有规律的演奏区别究竟在哪里,这时我告诉他们,这就是节奏。简单的一个活动,使小学生初识了节奏,领略了节奏感的魅力,也期待着下一次节奏训练的到来。

2 通过肢体律动,感受节奏的快慢

我们在听音乐时,肢体会情不自禁的跟随节奏的快慢一同摆动,这是一种本能式的反应,小学生在听音乐时往往也有这样的表现。通过肢体的律动,对于节奏也自然而然的领悟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将节奏表现出来,给他们释放自我的空间。我们都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儿歌,许多教师在教唱时都会让学生们边唱边做动作。其实,这里的动作完全可以由学生们自己来发挥,只要能够与节奏相一致即可。例如,在唱到“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这一句时,学生可以以两个字为一拍,向前迈四步,同时,配上手肘的动作,握拳前后摆动四次,“跑得快,跑得快”这一句,可以以一个字为一拍,快速跺脚六次。后面的歌词也可以自由发挥,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动作进行纠正,使动作与节奏相一致[2]。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歌曲加快速度,学生也不得不将刚刚编排好的动作进行重新设计,以更快的动作来跟上节奏。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节奏的快慢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感受到了不同节奏下,歌曲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

3 运用打击乐器,调动参与学习热情

乐器的演奏运用对于强化学生的节奏感有着很大帮助,尤其是对于打击乐器来说,通过敲击所发出的声响非常清脆响亮,这对小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他们会充满着很强的好奇心,对于引导学生探索音乐节奏有很大帮助[3]。小学音乐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整个教学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打击乐器,在低年级阶段就可以让学生认识一到两种打击乐器,了解其声音特点,学习演奏方法,随着年级的提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生活中一些常见材料制作打击乐器,进一步发展他们参与音乐节奏训练的热情,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比如在《龙咚锵》歌曲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锣鼓、镲的喧闹声,就会感受到过年期间一片欢庆的气氛,课下可以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不如用纸盒代替小鼓,在矿泉水瓶中装入小石子代替鼓锤,然后可以组织学生编导出打击乐伴奏曲。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始终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学习,获得了成功体验,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欲望得到了调动,节奏感不断的强化。

4 进一步加强听力训练,提高节奏感知力

音乐与聆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离不开聆听,聆听成就了音乐。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听力训练是重要途径。科学的听力训练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与理解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乐曲节奏的感知力,从而更好的强化自身音乐节奏感[4]。对于开展听力训练来说,最好的训练素材就是来自生活和自然的声音,例如可以选择大自然中常见的动物叫声、骏马的奔跑声、叽叽喳喳的鸟鸣声、风吹树叶声等一些带有特殊节奏感的声音,让学生进行辨别,同时分析每种声音的特点是什么,节奏是怎样的,并进行全班讨论,让学生在享受这些美妙声音的同时强化节奏感。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火车工作声、建筑施工敲打声、机器的轰鸣声等一些富有节奏感的现代化声音让学生进行辨别和分析,同时适当结合现代化手段,刷新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感受到音乐来源于生活,培养音乐节奏感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

结语

节奏训练的模式和音乐教学的形式一样,是不设限的,没有最有效的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音乐教师要脱离盲目性的教学,走出纯口授式的教育模式,使音乐课堂丰富多彩,使学生充满创造力,通过有效开展音乐节奏训练,促使学生打下扎实的音乐节奏感基础,促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芳,王卓.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J].音乐时空,2015(23):149-150+138.

[2]林津.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240-241.

[3]计小平.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教学[J].读与写,2017,14(32):220-225.

[4]温立凤.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培养方法剖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50-51.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小学音乐应用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分析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08:53:09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7:23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9:18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9:58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