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燕妮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水平有效地提升,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双向发展的关键。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后给予他们体验的机会,探究的条件,要比一味灌输指导的效果好得多。教师应该重视授课手段的更新、有效策略的实施、教学步骤的简化,灵活运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学生自主朗读的信心,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构建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何乐而不为呢?本文具体分析与研究了小学生语文朗读兴趣、朗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兴趣;朗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语文是门重要课程,语文知识的系统性研究,能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后,真正成为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同等重要。只有教师为此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协助他们走向成功,未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新生活。笔者特意阐述了几点看法,来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的继续推进提供帮助。
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他们更喜欢参与有趣的课堂活动,希望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但是,小学生遇到各种选择、复杂难题时常常表现得十分迷茫,一旦脱离教师引导,还会出现探究热情不高、思维过于局限、分析意识不强等情况[1]。如何改善弊端现状,并且激发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呢?笔者建议,我们教师重新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整合课程资源,告诉学生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朗读是我们融入情感、感悟生活、快乐成长的最好途径,在美文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最终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学生有了朗读兴趣,便会乐于朗读,孜孜以求之,从而逐渐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二、组织角色扮演活动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故事性比较强,对话段落比较多。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揣摩文中各个角色的特点,并试着表演。小学生大多爱表演,若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表演朗读课文,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热情,强化朗读效果。如学习《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安排两名学生分别扮演狼和羊,扮演狼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要时而愤怒、时而狡诈,扮演小羊的学生要时而可怜、时而机智,这种极富感情色彩的对话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纠正学生朗读错误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因成长环境、家庭因素、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差异,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师生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读音不准、读错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通过朗读发现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加以针对性地教学,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如课文中经常会出现多音字,在面对这些多音字时,教师可以在朗读前将这些多音字重点标注,让学生明白这些字的正确读音,然后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这些多音字的印象。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
四、创设情境,动情朗读
由于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如果仅仅是单一地朗读课文,较难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教师必须立足于课文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构建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让学生能够动情地朗读。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影音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教学《草原的早晨》一课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的视频,并让学生借助于视频与音乐融入到课文情境中,让学生能够在草原的美景中,充满感情地去朗读课文。首先,教师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通过草原风光的视频演示,让学生能够将观察、朗读、思考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与掌握“草原醒来了”的含义。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通过草原视频,直观形象地展现出草原的风光与民俗,能够将自身的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进行理解性地朗读,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较好地展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羊儿的欢乐情景。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通过再观看草原视频,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草原之美。借助于朗读、想象,让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理解与掌握课文内容。
五、不断扩充朗读时间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能力能否有效提升,取决于两点,一是教师对朗读教学是否足够重视,把朗读教学作为教学重点;二是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安排,课后有没有对学生布置朗读任务[3]。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学习不是教师讲解得越多效果越好,教师应该把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有利于学生的朗读学习。如讲授《父亲的菜园》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前对课文进行预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程度,再在课堂上进行趣味朗读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地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要求就是用普通话,吐字要正确清晰。在纠正不正确的读音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感情,带有感情色彩去朗读,并在同学间交流,读出课文包含的情感。并让学生课后多多进行练习。在学生互相交流练习时,教师要在班级内走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发现学生的错误时,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发现学生朗读得好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朗读得更有动力。课上课下充分地练习朗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结束语: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语言能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朗朗读书声是小学语文课堂非常重要的特点。因此如果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与培养,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朗读训练活动,让学生变成朗读學习的主体,促进学生语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若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3)77-79.
[2]李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剖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30-31.
[3]刘凤生.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9(05)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