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摘要:高职护生学习儿科护理理教学论课堂教学的保证,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利用现代化课堂的信息技术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点和当下的社会理念,并注意课堂教学与临床有机衔接,多途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为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浅谈高职儿科护理理论课堂的教学与反思,为相关教学工作给与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护生;儿科护理学;教学;反思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也是必修课程,同时还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儿科护理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儿童心理学知识相互渗透,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现代整体护理理念。在国家全面开放的二胎政策背景下,需要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的理念转变,社会也对儿科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儿科护理学授课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1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儿科护士应该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儿科护理事业,对患儿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和耐心,尊重爱护小儿,对患儿实行人道主义精神,并具有忠于职守,救死扶伤的精神。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始终贯穿对护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不断地对儿科护士进行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只有护生真正的儿科护理工作,才能深深体会到患儿的身心痛苦,才会主动的去学习和探索儿科护理。
2提升学习兴趣
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自我约束力和学习力相对薄弱。由于经历高考的失败后,对学习不重视。学习医学和原来的知识相关性较小,所以普遍缺乏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在绝大多数职业院校中都存在。医学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来处理临床问题。儿科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课程,儿科护理具有特殊性,年龄跨度大,知识点覆盖广,涉及新生儿护理,健康儿童保健、患病儿童护理等多个方面,常需要同学们联合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高职护生普遍认为儿科护理理论知识点较多,很难和自身的相关问题结合在一起,学习起来较难。如何保证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培养兴趣,是儿科护理教学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乐学才能善求,若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教学很难产生较好效果,学习兴趣或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儿科护理授课教师的首要任务。
3多种教法调动课堂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大方面,是教授和学习的统一方法。教授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的目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能体现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应根据所授课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讲授,这样能让同学们记忆深刻。讲解疾病时可以结合临床的案例导入、PBL教学法进行讲解,让同学们提前接触临床,并可以调动课堂的积极性,让大多数的同学带着兴趣进入课堂。在讲解早产儿和足月儿时可以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结合视频、图片教学能帮助同学牢记知识。对儿童保健知识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护生积极参与。培养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效使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演绎推理等多元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护生参与度。
4 利用现代化信息营造高效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信息已经不可替代,在高校课堂使用现代化高科技信息是一种趋势,也是同学们非常受欢迎的,如何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课堂效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5]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资源网络化,可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喜鹊儿、雨课堂引入教学实践,发现护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注意力、学习成绩均有明显提升。课后采用问卷星的手机软件来检验课后学习情况,能较好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也提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5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士行业的执业准入考试,是检验护理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高职护生与本科的护生相比,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归纳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较差,护考通过率略低。为了助力护生顺利通过护考,我院相关护理的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整个护考准备阶段分为三个环节,第一,在进入临床实习岗位期间,是带着任务去学习实践。第二,通过线上的app进行每天的定量完成学习任务。第三,实习结束后回学校集中培训2個月的时间。整个过程同学们非常的积极学习,在儿科护理的一些重难点的讲解,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在讲解儿童补液是,会用到表格列举,清晰分明能使同学们一目了然,也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6 重视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技能的培养
人文关怀理念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临床中不乏因医务人员对患儿及家属缺乏关怀、沟通不当,导致家属暴力伤医行为。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既符合当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趋势,又符合护理专业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具有关怀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6] 。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应融入小儿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引导护生端正服务态度,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综上所述,高职儿科护理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点和人文关怀理念和沟通技能的培养,并注意课堂教学与临床工作的衔接,多途径提高护生课堂参与度,为培养护生职业核心能力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启立.中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课程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7):97-99.
[2] 韦立宏.五年制高职课堂“教考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3):170-171.
[3] 赫玉芳.浅谈如何提高药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41):217-218.
[4] 蔡明烨.试论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68.
[5] 刘芳,姚洁,李安琪.护士人文关怀知识储备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10):1272-1275.
(作者单位:云南新兴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