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培训理念融入儿科护理学教学的研究

2016-04-06 09:11罗莹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念教学改革

罗莹

【摘 要】中职卫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2014年“放宽二胎”和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新政实施,催生并带动一些新兴行业如育婴师、儿童保健师等的市场需求,这为我们的中职护生就业提供了新契机,就业方向可由临床护理向这方面扩展。本文从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背景、思路、实施过程、意义四方面对育婴师培训融入儿科护理学教学进行研究,提倡在课程内容和大纲、实训室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将职业培训和课程教学相结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育婴师培训 理念 儿科护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51-02

职业教育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市场,培养与市场接轨的实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护理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护理领域也由单一的医院护理逐渐扩展至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2014年“放宽二胎”和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新政实施,催生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新生儿数目的增加,高级保姆、家庭护理人员和育婴师、儿童保健师等的市场需求也有所提高。然而,目前市场上受过正规培训、有一定医学知识和护理技术的育婴人才较短缺,而我们的中职护生可以借助自身的专业优势,顺应市场需求,往这个方向拓宽就业渠道,填补这个市场缺口。

要顺应市场需求,中职学校必须在教学中体现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育婴师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婴幼儿护理的相关理论和技能,与之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是儿科护理学,因此,我们可以将职业培训和课程教学相结合,将育婴师培训理念融入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笔者对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背景

我国现行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多是在生物医学模式下设置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旧模式,以儿科护理学为例,原课程目标为“以疾病为中心,服务对象为患病儿童”,仍旧着眼于传统的纯生物医学模式,没有体现出整体护理的思想,服务对象没有突出全体儿童,忽略了健康儿童日常的身心保健。

因此,有必要对学科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换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以就业为导向,在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市场调研市场对儿科护理人才的需求。

(二)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课程开展的内容,制定新的教学大纲。

(三)针对性地购置实训设备,加强和完善实训室建设,为学生打造优良的实训环境,提高操作能力。

(四)构建模块式教学体系,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儿童保健与生活护理、新生儿保健与疾病护理、患病儿童的护理、小儿及家属的沟通四大模块,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五)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于一体,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教学效果。

(七)结合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建设较完善的儿科护理学习题库,为考试提供复习资料,提高护考通过率,达到执证上岗;同时积极联系育婴师培训机构,鼓励学生考取育婴师资格,达到多证就业,增加就业优势。

三、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做好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以往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本市及周边各县份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士执照的取得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就业方向较单一;而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毕业生人数较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在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人才市场调研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结果显示市场需求由原来单一的医疗机构护理逐渐扩展至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一些新兴行业如育婴师、家庭护理员、社区护理员等的市场需求比较大,待遇也不错,因此,可以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往这些方向扩展就业渠道。

(二)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儿科护理教学目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理论教学目标:掌握儿科基础和小儿一般生活护理、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儿科护理基本技能操作;熟悉常见疾病原因、防治措施和小儿保健,了解小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基本知识。

2.技能教学目标包括:应用基础护理和儿科护理学的知识,能对不同年龄的正常小儿及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具有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小儿健康指导和卫生宣教的能力;具有与儿童、家长及社区群体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开展儿童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3.思想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儿童护理事业充满热忱,全心全意为儿童护理事业服务。

(三)调整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具体和完善婴幼儿护理的内容(即育婴师培训的教程),理论课增加以下内容:1.婴幼儿各系统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2.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特性、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意志力、气质特征、言语能力;3.婴幼儿营养:热能、营养素的基本知识、营养需要、膳食评价与营养行为;4.婴幼儿教育:教育意义、教育特点与内容、教育原则与方法。实验课增加婴幼儿生活照料、游戏设计、抚触、动作技能训练、辅食制作、奶粉冲调等内容。同时开设儿童保健专题讲座,讲解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意外事故的预防等;儿童心理专题讲座,讲授小儿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措施如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多动综合症等。让学生了解并关注儿童健康已从单纯的躯体健康发展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全的综合问题,更好地贯彻整体护理的主导思想。

(四)加大实践学时比例,使学生能通过反复练习锤炼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性地购置实训器材和设备(如婴儿洗浴室、模拟人、体重测量仪等),加强和完善儿科实验室的建设,使其结构、布局更合理,功能更齐全,为学生打造优良的实训环境,提高操作能力。

(五)构建模块式教学体系,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儿童保健与生活护理、新生儿保健与疾病护理、患病儿童的护理、小儿及家属的沟通四大模块;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于一体,如下表:

(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情境教学、启发引导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将奶粉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冲调,再将婴儿模型作为对象进行喂哺,掌握人工喂养的方法;再如案例分析法,列出一个典型的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做出诊断的基础上提出对该患儿应实施哪些护理措施。

(七)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手段,制作图文并茂的儿科学教学多媒体课件、模型、挂件等教学工具。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婴儿游泳和抚触的视频,再在婴儿模型上动手练习抚触的手法。

(八)建立考核制度,评价教学效果。考核模式由以前的“期考+平时成绩”改为“理论+实践”的方式,增加了实践考核的比例,使学生对实训课引起重视。

(九)结合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利用网络等资源多方面收集材料,建设并完善儿科护理学习题库。

四、意义

(一)强化“以就业为导向”而不是“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的职教新理念,合理确定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

(二)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而不是理实分离的课程设计。以学校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为例,我们对这一届的学生实施了上述的新课程改革,结果表明这届学生操作考的成绩普遍优于往届学生,动手能力大大增强。

(三)通过对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服务社会。

通过教学改革,学校的儿科护理学教学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一倩.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体会[J].全科护理,2009(7)

[2]李美珍.《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护理与康复,2011(10)

【作者简介】罗 莹(1980— ),女,壮族,广西田阳县人,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儿科、内科讲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及内科护理。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理念教学改革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