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腾
摘要: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层面,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学习模式,文章尝试通过构建小组合作,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小组合作;核心素养;构建策略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着力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任务。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层面,即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大胆创新,构建小组合作,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构建小组合作,创新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的构建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就是小组内每个组员的共同之处比较少,差异比较大,如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组间异质是指全班中每个小组的差别比较少,各个小组的水平相同或接近。依据分组原则,笔者将全班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4~5个组员,任命一个组长。同时,创建班级微信群,用于发布小组学习活动评价。
二、优选教学策略,提升核心素养
1.采用小组调查法合作策略
小组调查法合作策略的基本流程是“构建小组一选题设计一小组调查一总结报告一呈现汇报一成果评价”。笔者选题为“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情况”,即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调查活动。
以下是其中一位组长在结束调查活动后的描述:当我接到这个调查任务后,我们几名学生就建立一个讨论小组,对这个调查任务要怎么做,怎么调查,从哪些方面人手进行了讨论。讨论之后,有的学生负责在网上、书籍中搜集资料;有的学生负责走访农民伯伯或是家里的长辈;有的学生负责制作PPT。各自分配完任务后,学生就开始行动了。在资料搜集方面,我们通过在网上查询,了解到人们是采用什么方式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还从教材中了解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的情况和特点;在走访方面,我们向一位农民伯伯了解关于农田的一些情况,如平日他们在田地里主要耕作什么农作物,有哪些对农作物有益或有害的昆虫,以及他们是如何保护农作物、解决农作物的残根和外皮的,有的学生还到村子的田地里拍了照片。了解完这些问题后,我们就开始制作PPT。在我看来,这次调查活动任务不仅是一个调查任务,通过这次的调查任务,能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会如何进行合作。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有趣、开放,而且通过这次调查任务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制作PPT,如何去走访等一些课外知识。
各小组完成任务后,笔者组织举行汇报会,各组长上讲台做总结汇报,展示作品。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对各小组做出综合评价,并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
调查活动是一种科学探究,需要理性思维。这种小组调查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农田、关心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调查活动,除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农田生态系统状况,以及当地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在与农民伯伯的交流过程中,了解人们的农田保护意识。笔者教育学生要担负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让学生向农民伯伯传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采用“小先生”法合作策略
“小先生”法合作策略的基本流程是“构建小组合作一一名学生当教师一准备授课内容一授课组织活动一检测评价反馈”。“小先生”就是小组组长,组长具有比组内成员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授课内容的选择可以以体现生命观念的重要概念为主,由组长设置成问题卡片,问题卡片中的主要问题包括:(1)核酸的种类?(2)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什么?(4)线粒体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与它的功能相适应?(5)细胞膜结构特点由什么决定?
而授课组织活动的安排可以选择在课外进行,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或利用早读课,或利用碎片时间;可以在结束某个单元学习或复习完某个单元后由组长归纳、总结,形成若干个问题,设置成问题卡片,组长带着问题卡片,充当教师角色,向组员提问,并指导组员。小组活动的场所可以由教室迁移到办公室,通过改变场景使小组组员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自由地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对每次活动都要做出评价,并及时发布到班级微信群,促进学生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未来的高考将与课程改革的目标统一起来,这有利于我们将教学和测评统一起来,学有所考、用考促学,以达到共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在高考生物试卷中,有些命題是以重要概念来考查学生的生命观念的。因此,教师在高三复习备考中要对接高考,加强对包含生命观念的重要概念的复习,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