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锋
摘 要:在国家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中,强调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施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阳光积极地成长是教育的基本。教师需要认清目前的形式,将德育工作的教育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法实行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和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和方法,深化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在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过程的实践探索中,发现对小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促使学生文明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使得学生养成教育更有效。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身先示范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养成学生优秀品德的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使学生能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学会做人,做文明人。初中学生是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一是他们心里已经具备认识世界的雏形,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缓慢促成,但由于认识的局限可能影响价值观的正确确立,需要教师施以纠正;二是他们正处在叛逆期,一切不正确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其逆反,进而使教育难以促成,但他们同样具有可塑性,需要教师进行“养成教育”,带动其自身的发展。那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养成教育”呢。
一、注重因材施教,多种方法促进养成教育
人们一直把因材施教作为智育中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它同样适用于德育工作。我国古代荀况在他的沉气、养心艺术中,就非常主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实施教育,且对后代的影响极大。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个性方面的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加强扬长避短的训练。比如:对于倔强刚强的,要注意养成柔顺调和的品质;对于个性内向的,要注意使其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气量狭小的,遇事就烦悉的,要注意开阔其胸怀;对于没有学习志向,把學习看成是给老师和家长学的,要注意树立其远大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教育前,必须深入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二、身先示范,促进养成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勿庸置疑,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是漫长的,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让养成教育之花结出丰硕的果实,教师的榜样引领和行为示范至关重要,我们只有用自己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才能促进养成教育取行最佳效果。
三、营造良好氛围,潜移默化育人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所谓文化环境,指教育环境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环境教育的灵魂所在,是养成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一个良好环境氛围的形成,我认为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建设,这就是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如果我们能始终抓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阵地的建设不放松,就如同给了学生一双飞翔的翅膀,他们一定能够快乐充实、阳光健康地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四、家校配合,促进养成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学生将受益终身。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有人曾这样比喻学校教育:学校就像一个工厂,培育出的思想好,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是正品;成绩好,思想不好的事次品;成绩不好,思想不好的是伪劣产品。养成教育重在“养成”,好习惯是养成的,好习惯是培养的,好习惯是学习得到的。只有不断的探索适合的方法,养成教育才能结出累累的硕果。
参考文献
[1] 陈聪. 班主任开展"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科技资讯,2007(27):118-119.
[2] 刘兴和. 班主任在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中如何有效开展养成教育[J]. 考试周刊,2008(38):198-199.
[3] 龙小佳.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研究——以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为例[D]. 湖南师范大学,2015.
[4] 王文平. 多途径多措施有效开展养成教育[J]. 山西教育(管理),2015(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