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流变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极其丰厚的历史遗产、近代中国所处的极其复杂与多变的国际背景、现实的政治与文化生态的不稳定性,这三者相互交织与互动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观念流变的特殊语境,也使得民主观念在生成与传播的过程中充满了无穷变数与不确定性。本文将民主观念置于清末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作政治学与历史学的分析,力图对清末中国民主观念的形成做一个全景式的展示。
【关键词】:民主 西学东渐 中体西用 晚清
(一)西方的“东方主义”与传统中国视域中的外邦形象
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传教士纷纷来到东方这块神秘的土地,中国人与西方人开始了零距离的接触。在耶稣会士人眼中,中国有辉煌的物质文明,赋有异国情调。此时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足够的信心。在中国,他们试图将基督教神学与中国的儒学伦理调和,同时将大量儒学经典、典章制度等向西方推介,称颂中国的伦理道德与宗教宽容,这表明西方的征服欲望还未充分显现。但在1750年前后却开始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后,借助印度的鸦片扭转了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并用印度的补给与雇佣军赢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国门。随着西方文明大厦的奠定,新教士们西方中心主义越发明显,他们与低调的耶稣教会传教士不同,带着蔑视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典章文物及儒学。而中国形象走到另一个极端,封闭、堕落、停滞、邪恶的鸦片帝国。可以说,19世纪前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犹如文明人眼中的野蛮人。
同样,中国人眼中的西洋人,亦如文明人眼中的蛮夷。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固化了的“夷—夏模式”关系甚大。中国人对西方长期以来是消极而冷淡的,对华夏以外的世界要么视为奇谈异闻,要么存而不论。“因为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作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他们看来,世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越骄傲,则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1】
因此,鸦片战争前后,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都彼此认为对方很糟糕,但并不能组织彼此的交往,而随着这种交往的加深,强弱日渐为事实所验证。强者更加确信自己的优越地位,弱者不得不改变原有的认识。此种改变使得西学东渐的步伐加快,也为民主观念的传入、接受提供了一定可能性。
(二)西学东渐与中国人对西方认知的变化
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正式对话是以一场对中国来说悲剧性的战争为开端的,中国是在强敌压境下才开眼看世界的。但是,英国人发动战争是为了向中国输入鸦片,打开中国市场,而非输入英国式的民主观念或民主。中国则是为了捍卫天朝上国的尊严,也不是为了輸入或抵制西方的民主制度。“民主”本不是当时双方关注的要义。然而,这一意外的接触却开启了西方现代性东渐的阀门。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西方的认识是有限的,且多非理性的想象。例如1842年,道光皇帝命在浙江前线统兵的奕经在审讯英国俘虏时询问:“英咭利据内地水程,据称有七万里,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2】。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打开了国门,开始睁眼看世界。魏源编著了《海国图志》、徐继畲撰写了《瀛环志略》。这两部书难免有一些臆断和道听途说之处,但是作者将鸦片战争期间自己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所获得的有关西方的知识融入其中,代表了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也成了此后那些想了解西学的人士的启蒙读物。
同时,西方人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也提高了中国人对西方的认知水平。1863年由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提议翻译的哈佛大学教授惠顿的《万国公法》(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恭亲王奕䜣拨专款付印该书,并将书名中的“海国”变成了“万国”,反映了时人对西方认知的变化。证明了中国正由“天朝”降为“万国”之一,“家法”也随之被“公法”所取代。原来的家法只能治一国,而与万国发生关系,则要符合普遍主义的“公法”。郑观应在读完此书后感慨:“通商以来,各国恃其强富,声势相连,外托修何,内存觊觎,故未列中国于公法,以示外之之意。而中国亦不屑自处为万国之一列入公法,以示定于一尊,正所谓孤立无援,独受其害,不可不幡然变计者也”。【3】郑氏对“天下”的重新诠释可视为国人对国际化、全球化最早的积极回应之一,是中国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一个开端。 面对西方人供给的西学知识,中国有士之士开始接纳并传播,这些新知便开始在中国流通。有关承载西方民主政治核心价值的一些新名词如“议会”、“华盛顿”、“民主之国”等开始流行起来。
(三)中体西用—比较视野中的优势互补
在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性后,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体用、本末、道器,本是一对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不同表述,从价值判断上看,有高低、主辅之分,如重农抑商说,但与学习借鉴别国文化本无关联。近代以来,这些概念频频出现在书籍与报刊上,为关切“洋务”、“时务”的人所熟知。最初用这对概念来规范中西文化与价值的是冯桂芬。1861年完成的著作《校邠庐抗议》是当时最具现代性的作品。中西方文明的巨大落差,使他意识到“中华且将为天下万国所鱼肉”,这是因为中华不如夷的地方不只是魏源视野中的“器”,在其他方面也不如夷:“人无弃财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4】果敢地承认中国在诸多方面不如夷,这不仅需要一定的认知水平,更需要胆量。为此,中国必须大胆师夷:“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貃吾师之。”【5】他在书中提出了“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并建议进行政治与行政方面的改革,提高政治的透明度与行政效率,使民隐得以上达,真正做到“君民不隔”。
在60—70年代初,国人普遍认为“体”是指华夏的典章制度、学术文化,“用”即“夷之长技”,大体指西方的坚船利炮和经济领域的一些现代制造技术。在王韬看来,英国之富强并不在于物质文明发达,而在于“上下情通”的制度安排,而中国之极弱亦非物质文明之落后,而是上下阻塞。英国“政治之美”在于主权在民、以民为本;中国之恶,正是主权在君,以君为本。数千年来,中国人只信奉德性决定论,而王韬则是制度决定论的首倡者。关于中国的政治出路,王韬用假设的语气道出了对君民主共制的期盼。“《书》有之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而国本有苞桑磐石焉。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甚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6】
自从王韬将中西比较的触角伸向政治制度领域后,应和者日众。郑观应也提出了所谓的“小本末”与“大本末”之说。“学者必先明本末,更名所谓大本末而后可。以西学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语言文字其末也。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
结语
在中国遭遇西方的坚船利炮惨败后,国人幡然醒悟,从夜郎自大、“天朝上国”到西学东渐、中体西用,中国人对西方的认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中国一次又一次战败的惨痛教训中在不断变化、提高。并且随着这一认知水平的提高,西方的民主观念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被中国一些思想先进的人士所接受、宣传。“中体西用”观的生成,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提供了某种正当性,中国人对西方的认知不断拓展,又使得“中体西用”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西人由“夷人”变为“洋人”,西器由“其技淫巧”变为“洋货”。“土”“洋”之比较,使中西之优劣正在被悄悄置换,而对西方认知的不断变化与深入则渐次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人所依恃的“体”,这为民主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一片片小小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上)[M].何高济等译,中华书局,1983年:180.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5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222.
【3】夏东元.郑观应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版:66—67.
【4】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98.
【5】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收贫民议[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54.
【6】王韬.弢园文录编[J].近代文献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20.
作者简介:刘蒙肖(1993-),女,汉族,河南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研究,单位: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