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本文选取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中医(5+3)专业班级为例,对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从班级文化、打造先进典型、班级凝聚力、教育新阵地、班级评价制度、宿舍建设几个层面分析探索“卓越”模式下班级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班级管理;“卓越”特色班级建设
班级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阵营,班级管理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辅导员抓好学生教育的重要抓手。打造“卓越”特色班级归根结底要找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班风建设入手,探索“卓越”模式下班级建设的长效机制,使班集体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功能。
一、班级概况及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一直秉承“结合师承教育、突出中医经典、强化临床训练、努力培养中医继承性人才”的办学特色,中医学(5+3)班采用一体化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即5年中医学本科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中医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该班级的每位同学都配备了专业导师,实行“师带徒”式的跟师制度;开展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实习医院不同科室流转学习;通过游学计划,了解各地的中医药文化精粹;定期举办学术沙龙,进行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目前中医学(5+3)班级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但在班级管理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班级建设目标模糊
由于每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规划和目标不同,有的希望提高实践能力,有的专注学术活动,有的希望创业,因此导致一些功利化现象出现,如看不到现实利益或短期效果的活动就选择回避,这些都是班级建设目标模糊,缺乏顶层设计的表现。班级建设目标应当结合班级同学的愿景和专业特色要求展开,紧密联系个人目标和诉求,将班级成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共识。
2.班级建设内涵不足
当前,班级活动停留在执行通知或要求的层面上,活动的内容多为文体娱乐,一项活动搞完后没有及时总结经验,就奔向下一项活动,班级建设存在表面化、形式化、效果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班级忽略了文化建设内涵,失去精神品味和价值体现,故很难形成高品位、有特色、有品牌的持久性建设活动。同时缺乏合理的主题规划和喜闻乐见的内容设计,流于事务管理和任务落實,活动主题分散、时间短暂、时效性差,未充分实现思想引领、学风引导、素质提升等主题教育开展的作用。
3.以寝室代替班级,班级缺乏凝聚力
班级中的多数学生通常以寝室为单位形成明显的小集体,与寝室以外的同学沟通交流不够,班级的概念淡化。事实上,班级的凝聚力是班级文化的深层内核,但有部分同学认为学好自己的功课即可,有“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心态,这就从多个层面反映出班级成员没有形成班级发展目标的引力,没有自愿分担班级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综合力。
二、探索“卓越”模式下班级建设的长效机制
1.打造富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是隐性的教育手段,形成高品位、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对班级成员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中医学(5+3)班以医学实践和师承化教育模式为载体,挖掘实践育人的契合点,展开一系列的班级教育活动,如李时珍纪念日教育活动,主题辩论,文艺汇演等校园活动,同时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主题团课、名师讲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班级文化建设与医学知识学习、临床技能、就业指导相结合,在校园活动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此外,还可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中医药文化行、制作中医产品献爱心、社区义诊、疾病防治宣传等,努力提升班级的文化氛围。
2.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同群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其他班级成员产生效仿的动力,推动模仿行为的发生,可树立学习典型和优秀标兵,开展经验交流会,树立向榜样学习的良好班级风气。同时,还可在班级设立各种兴趣小组,如创新小组、学术小组、社会实践小组、志愿服务小组等,搭建不同的交流平台,在班级形成一种互帮互学、奋发向上的氛围,使个体更好的融入到这些“群体”之中,发挥“同群效应”,进一步促进良好班级风气的形成。
3.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集体荣誉感
健全班级管理制度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要引导班级成员树立“班级第一”的集体思想,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引导班级学生共同设计班规、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等班级形象的符号,让每个学生都在班级建设中发挥潜能、展示风采,潜移默化地培养班级成员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
4.加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新阵地建设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建立网络的虚拟社区诸如 QQ 交流群、微博话题组、豆瓣兴趣小组等;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发布以“卓越班级建设”为引领的系列主题文章,辅导员定期参与热门话题的在线讨论;通过微课、幕课、微信小程序开展情景式教学,紧跟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增强情感体验,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5.健全班级评价制度建设
班级评价制度建设是为发挥班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维护学生权利。班级制度主要包括:班级民主制度、班务公开制度、学生渐进式发展支持制度、班级量化奖惩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及班主任(指导教师)联系制度等。建立结合班级实际及目标愿景的班级评价制度,并适时加以改善,可以有效地预防班级建设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冷热病”。
6.加强班级宿舍建设
抓好学生宿舍建设和管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在宿舍管理中的带头作用,形成“党员宿舍”,“干部宿舍”等有组织性和号召力的班级战斗堡垒。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清洁美化大赛”、“中医文化展览”,发展每个寝室的特色文化,打造如“学习之家”、“书法之家”、“文体之家”、“创新之家”等特色寝室,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真正把学生宿舍建成温馨和谐、整洁有序的学生之家。此外,制定《宿舍公约》,内容包括:晚上11点熄灯睡觉;不在宿舍长时间玩游戏;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
三、总结与展望
班级组织作为学生情感依托和组织归属的重要单位,在大学管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个具有优秀班风学风、良好文化氛围的班级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能力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着力建设以“卓越”为引领的卓越班级,注重学生精神情感和价值观念培养,注重班风学风和专业认同引导,不仅加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硬实力,还强化了学生使命教育、责任教育、奉献精神、诚信意识等文化素养的软实力,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医药学子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专业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秦福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辑[J]. 高教信息, 2011, (36):22.
[2]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
作者简介:方畅,女,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