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生活教学模式被普遍应用于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生活教学法以其生活本身的真实性和亲切感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基于此,笔者将从“激发阅读兴趣、提高交际能力、丰富写作素材”三个角度入手,具体阐述生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教学法;阅读;写作
语文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密切相关,教材中的文本都是作者思想的精华,其中不乏作者对生活的见解,语文学科是生活载体的呈现,从这点来看,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同时,语文知识也是高于生活的存在,是对生活经验的高度升华,学好语文,能够更好的指导生活实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生活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另外,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来看,抽象的语言、文学知识需要借助生活这一具体载体加以理解,简言之,生活教学法既能够将语文知识化繁为简,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生活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学生不能够深刻认识到语文知识对今后学习成长的重要价值是困扰语文教学效率的主要障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抓住学生问题的关键,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另一方面,也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真实的生活体验不断丰富自身情感,提高素养。
一、激发阅读兴趣
生活教学法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能够以生活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文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是教学的重难点,实践证明,将文本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浓厚的生活气息中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
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我会以生活化的问题进行导入,“我们都知道,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并借助多媒体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掌握文章生字,归纳大意。之后,我会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蝙蝠为什么在夜间飞行呢?”并结合飞机机夜间安全飞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并让学生绘制表格,将文章中科学家的实验次数和结果进行记录,得出结论,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提高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口语交际课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具有生活性的话题,引导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并让学生在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自主交流,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例如:在教学“讲历史人物故事”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首先,我会以名人名言进行导入“安慰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安慰是医治心灵的良方”。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兴趣。之后,我会创设情境,出示问题(1)我不想搬走,不想离开好朋友。(2)我特别喜欢这块表,丢了好心疼啊!引导学生针对上面两种情形,你要如何安慰别人呢?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看法,并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情境表演,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最后,我会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被安慰后心情的变化,以此来让学生学会安慰他人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養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对写作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和素材,增强学生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活教学法来指导学生写作,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灵感,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写观察日记”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我会将课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引导学生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让学生明白写日记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另一部分,规定时间,让学生主动去校园内进行观察,将自己的观察感受写下来。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生活教学法,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种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从生活中去逐步明白语文学习的意义,并热爱生活。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去更好的生活,在生活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志荣.生活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运用[J].甘肃教育,2017(10):53.
[2]丛蓉.浅谈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