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珍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各项思维能力,从而使教学达到有效性,但目前存在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学如何达到有效性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从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掌握学情;创设情境;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联系生活的重要桥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这一要求对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存在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现象,使学生兴趣得不到激发,思维得不到激活,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从多方面改善教学,使教学达到有效性。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高中化学为出发点,从“掌握学生学情、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多元评价”三个方面对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掌握学生学情,全面有效备课
备课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一节好课的关键环节,因此,全面备课对教师有效教学的展开至关重要,目前,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忽视学生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导致三维课程目标得不到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過程中,应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并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从“教材、教法、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备课,为教学有效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笔者在进行“空气分离”教学中,基于空气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资源,而且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运用生活化的案例进行教学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对课标要求与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需要学生了解空气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并且掌握空气分离的方法,课前布置自主查阅相关资料的任务,使学生对空气应用有一个表象的认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视频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观察空气分离的实验现象,给学生有一种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分离方法的使用,以达到教学有效展开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需要作为导向,以课程目标作为标准,进行全面有效的备课,以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关键因素,也是学习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兴趣的培养在高中化学学科中的渗入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教师以知识灌输的方式运用于教学中,营造了一种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氛围,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觉的参与课堂教学中,使其兴趣得以提高,思维得以发展。
笔者在进行“陶瓷的烧制”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了解陶器、瓷器以及新型陶瓷材料的原料内容,知道陶瓷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通过工艺制作,了解陶瓷制作工艺的主要步骤,首先,运用多媒体图片导入教学,出示建材、高楼、房屋装修的图片,提出问题:“房子中的红砖与青砖是怎么烧成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随着学生集中的注意力,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认识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增加应用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拉近学习的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参与感得以增强。
三、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生自信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无论以哪种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对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与学习自信心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做评价或者只是单一的口头评价,造成学生自我效能感得不到提高,学习效率得不到增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使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针对性的提升自我,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由大豆能制得什么”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阅读能力与探究能力,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不同分工,查阅资料了解大豆的发展史、营养成分特点与如何使用大豆制成豆腐,学生在讨论总结完毕后,由小组代表展示结果,笔者在学生总结的结论中及时鼓励并补充不足,然后由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最后学生从“参与程度、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反思评价,从而不断的完善自我,树立自信。
综上所述,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巧妙设计,使其顺利开展,并为下个环节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教师要不断的转变教学理念,使其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达到有机统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延芳.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23(4):102-104.
[2]王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5(7):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