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栋
摘 要:本文中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注重转换教师与学生的相对位置,即由原来的教师站在学生前面引领,到教师站在学生身后引导,给与学生充分地试错和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思考的快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他们将学生的解题效率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忽视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得感低,让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消磨。针对以上教学现状,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纠正原有的错误观念,并积极性学习新型的教学理念,为學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为开放、自由和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而获得良好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以微课教学为着力点,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知识点复杂,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挑战。针对这种状况,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方式开展课前授课,让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频率,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信与快乐。
例如,在讲授“集合”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数学知识的预习,使他们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也能给与学生更为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探究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在探究出数学答案的过程中,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获得感。教师在此简要介绍微课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讲授集合中交集和并集的概念,以及相应的生活实例。第二部分,出设问题。数学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一个班级中一共有52名学生。晓明想对本班学生爱好的电影种类进行统计,但是他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统计数目与实际人数明显不符,其中喜欢动作片的学生有30人,喜欢喜剧片的电影有40人。但是实际的学生人数为52人,为什么会多出18人呢?第三部分,实施引导。教师在微课中,打下如下的提示语:你们可以从交、并集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第四部分,展示学生探究成果。在再次上课后,教师询问学生的探究成果。小陈积极地举手说:“这道题虽然我花费了很长时间,但是在这道题的解答过程中,我获得了成就感。这个问题运用了交集的知识。因为人数算多了应该是重复计算了人数,而重复计算的人数中,一定是两种爱好都具备的人。这部分人的人数为18人;只爱好动作片的人数有12人;只爱好喜剧片的人数为22人。”高中数学教师运用微课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给与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不断摸索地过程中,获得自信,增强他们的高中数学学习获得感。
以生活教学为切入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度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法,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度,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激发对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为学生的生活化思维提供着力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技能,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概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出设如下的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度。情境如下: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凡是消费超过500元的消费者,均有一次抽奖领奖品的活动。要求是消费者要连续两次猜对厂家设置的游戏。游戏较为简单。售货员手中拿两枚硬币,让消费者猜测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情况。售货员出设如下三种硬币的情况,两正、两反、两面不同向。小明面对这种情况,他连续多次猜测两面不同向的情况,而他得到的奖品最多。教师适时地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两面不同向出现的概率最多吗?可以运用手中的硬币进行实验,注意仔细观察!”在大部分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进行询问。萧赞积极地举手说:“通过进行投硬币的实验,我发现两面不同向其实包含两种情况,即一正一反和一反一正,因而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最多,为50%!”高中数学教师运用生活中的场景,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运用实验的方式,开展生活化问题的探究,从而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观察能力,提升学生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良好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以合作教学为契合点,培养学生空间感知力
每位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千差万别。这也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基础。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从自身思维的方式的角度,进行相互交流,让一个学生的观点,点燃另一个学生的灵感,最大限度发挥小组合作的综合效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文重点从培养学生空间感知力的角度,对小组合作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例如,在讲授“直线和平面垂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教学。第一点,创设问题。数学教师对学生说:“我们学过,假如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此直线与平面垂直。我们换一种方式进行表达,假如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吗?”这道题的出设是为了打破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思维惯性,让学生从实际出发,解决空间学习的问题,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空间想象力。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小冉积极地举手说:“这是我们共同智慧的结晶。先是小组长说,我们不能只是从课本的思路思考,而是琢磨是否会有其他新情况?接着副组长说,假如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一根直线,是不是在平面内就有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呢?随后,我将手中的笔靠近桌面,从而找到让桌面垂直于桌沿,但是不垂直于桌面的位置,从而证明教师的发言是错误的!”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授课,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提升学生的空间感知力。
总而言之,在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着眼,探寻最为接近学生认知区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思考的快乐,与人协作的快乐,独立自主思考的快乐,从而让学生享受数学,并爱上数学,提升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宏荣.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7(03)
[2]花文凤.高效课堂模式之殇及实践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