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乡村教育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07:22许新海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城乡一体化

摘要:近年來,江苏省海门市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改革现实出发,以更高的站位定位乡村教育的时代使命,以更宽的视野寻求乡村教育的突破路径,以更深的思维丰富乡村教育的品质内涵,积极塑造“美丽生命、美好生活”乡村教育愿景,加大投入,创新机制,不断丰富乡村教育的内涵,提升乡村教育品质。

关键词:区域推进 乡村教育 城乡一体化

乡村教育品质提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区域推进乡村教育品质提升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改革现实出发,以更高的站位定位乡村教育的时代使命,以更宽的视野寻求乡村教育的突破路径,以更深的思维丰富乡村教育的品质内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公平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着力进行区域推进乡村教育品质提升的实践探索。下文中,“乡村”是指“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涉农街道和村庄”,“乡村教育”是指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涉农街道和村庄的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

一、引领篇:顺应趋势,塑造愿景

海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虽然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已于1994年6月撤县设市,但乡村教育在县域教育中占比仍然较大。据统计,截至2015年9月,海门市共有初中29所、初中生7062人,其中,乡村初中21所(占72.4%),乡村初中学生3274人(占46.4%);共有小学40所、小学生47231人,其中,乡村小学30所(占75%),乡村小学生30532人(占64.6%);共有幼儿园48所、在园幼儿20180人,其中,乡村幼儿园38所(占79.2%),乡村在园幼儿13461人(占66.7%)。从上述在校(园)学生(幼儿)数量来看,海门教育的非城镇化率为63.5%。如果从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数量来看,海门教育的非城镇化率为76.1%。可以说,乡村教育占海门教育的大多数,乡村教育的品质决定了海门教育的整体品质。

提升乡村教育品质,推动乡村教育从全面普及向质量提升转型,从低标准、低水平、低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向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转变,进入精准化、精细化、精致化发展阶段,已经成为时代课题。海门教育人以此定位海门乡村教育的时代使命,塑造海门乡村教育的发展愿景。

经过深入思考、反复研讨,我们将海门乡村教育的发展愿景凝练为八个字:美丽生命、美好生活。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生活最令人向往的目标是美好,我们最好是通过在一切事物上的节制有度和文化的教养来获得它。”教育的追求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并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培养能够拥有美丽生命、美好生活的人,让他们都能感受美好、追寻美好、创造美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不仅要体现在教育的结果上,更要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育让生命更美丽,教育让生活更美好。涵养生命是教育的天职,对生命的发现、挖掘、探索和追寻,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要回归本真,回归到立德树人的本源上来,将人格陶冶、道德养成、文化传承等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教育的本真应当是唤醒人求真、尚善、臻美的心灵,应当是引导人成就美丽生命,走向美好生活,实现美好发展。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义,让学生真正地解放自己的个性,增进对生活目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理解,积极地感受和体验生活赋予自己的美好,在感性与理性的交织中,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丽生命和美好生活。

美丽生命、美好生活,指向更公平的教育。我们追求“有教无类”的起点公平,“因材施教”的过程公平,“人尽其才”的结果公平,让每一个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教育,能够使公平正义的价值因子根植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生生不息,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丽生命、美好生活,指向更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流淌在师生心中的一泓清泉。学校开始思考“品质”的时候,就启动了“价值内省”:要加快推进乡村品质学校建设,打造更高质量、更富内涵、更有文化、更具特色的校园,把每一所乡村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终身眷恋的精神家园,让乡村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

美丽生命、美好生活,指向更卓越的教师。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一个启迪智慧、传播真理的人;既要有高尚的师德,又要有高超的师艺,要做德艺双馨的“四有”好教师。

美丽生命、美好生活,指向更阳光的学生。“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帮助优秀人性的自然生成。”要着力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评价体系,以学生身心积极向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每一个学生,激活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美丽生命、美好生活,指向更适切的课程和更有活力的课堂。课程与课堂,是滋养学生生命的圣地,是呵护学生生长的殿堂。要架构更丰富的卓越课程体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回归到教育教学的中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适切的教育。

“美丽生命、美好生活”乡村教育愿景是一个高远的目标,是一种美好的期盼,代表着海门教育人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引领着海门教育人扎根现实,立足当下,主动作为,生动实践,积极构建与乡村振兴共命运、同发展、有质量、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乡村教育。

二、保障篇:加大投入,优化资源

(一)调整布局,优化教育资源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海门的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十三五”期间,海门进入到教育资源城乡不均衡的矛盾爆发期和区域生源分布不均的矛盾凸显期。两股矛盾叠加,放大了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的现实问题。为此,海门在协调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未雨绸缪的超前谋划和总揽全局的系统思维,充分调研论证,科学统筹、规划城乡教育,重点实施各学段资源的布局调整优化工程。

2016年至今,海门市、区(镇)两级人民政府投入资金7.15亿元,进行了新一轮乡村教育布局的调整,共撤并10所乡村学校(幼儿园),改扩建2所,易地搬迁4所,新建5所,回购乡村幼儿园7所,实施校安工程改造21万平方米,形成了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充满活力的办学格局。而且,我们有效盘活了各类教育资源,提高了使用效益,较好地化解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对海门教育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率先建成“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发展已经从机会公平步入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新阶段。近年来,海门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大力实行城乡统一的学校基本建设标准改革,推动城乡办学条件由标准化向现代化跨越,以高起点的学校提升乡村教育发展的品位品质,努力消除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

“十二五”期间,海门投入 2亿多元,实现了全市城乡学校塑胶化操场全覆盖;推进“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千兆到校、百兆到班”工程;实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全覆盖和全市教师人手一机。

2016年,海门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完成了海门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全部学校创建成为南通市数字化校园。

2017年至今,海门大力实施《教育装备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入将近1亿元的资金,提升全市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平。乡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同步推进实施。截至2019年10月,所有乡村学校的教育装备达到江苏省教育装备标准的Ⅰ类要求,乡村幼儿园达到江苏省幼儿园装备标准的Ⅱ类要求。

三、推动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是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着重在质量和内涵上下功夫,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海门紧紧围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等问题,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促进乡村教育提质增效,县域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稳步迈进,使教育逐渐成为城乡之间“填补鸿沟、弥合分裂”的力量。

(一)创新县域统筹机制,强化行政推动力度

为了解决“乡村弱”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多措并举,先后出台“全面改薄”、经费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集团化办学、县管校聘、推进教育信息化、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等多项政策举措。海门一方面切实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的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创新县域统筹机制,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城乡教育一体化。

一是以解决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为导向,深入推进县管校聘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以学段为单位的“岗位集中统筹、集中管理”机制,创新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新机制,为教师持续发展打通晋升通道,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动能。此项改革获得海门市委市政府首届创新奖民生类唯一的一等奖,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二是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抓住教师编制核定工作的契机,积极推动超编严重的学校教师向教师紧缺的城乡学校流动;按照学科相近、学段相邻的原则,通过转岗培训,尝试推动部分学科、学段富余教师跨学科、跨学段流动。三是启动“银龄助教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00名优秀退休教师到师资紧张的乡村学校任教。四是实行“校长+教师”组团交流,有计划地从城区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团队到乡村学校交流。五是积极探索公办幼儿园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切实解决劳务派遣教师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的问题。六是实施《关于提升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水平的实施细则》,加大优秀教育人才的奖励力度,激励教师成长。七是对乡村教师实行专项津贴制度,并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乡村教师扎根农村,为乡村教育振兴做贡献。

2019年,海门出台《乡村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乡村教育振兴“三个一”帮扶工程:按照“机关中层干部、集团总校班子成员”抓管理,“名师名品工作室”抓教学,“城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抓培养的思路,明确帮扶内容,优化考核方式,确保各项工作帮出成效、扶出实绩。行动中,派出挂职蹲点、结对帮扶人员98人,并在资金保障、师资配备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大了对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

(二)创新集团运作机制,扩大优质资源效应

海门教育规模大、布点广。2002年前,在市教育局与基层学校之间有一个中间机构——“片教育辅导组”,负责全市乡村学校(幼儿园)的管理协调。“十二五”期间,海门借鉴原“片教育辅导组”的工作职能,创新思考,在江苏省率先进行义务教育管理集团(学前教育区域共同体)的机制探索。义务教育管理集团(学前教育区域共同体)以市区直属学校(幼儿园)为龙头,将乡镇(园区、街道)的学校(幼儿园)纳入相应教育集团(学前教育区域共同体)。用义务教育管理集团(学前教育区域共同体)的业务管理取代“片教育辅导组”的行政管理,用专业引领取代行政干预。全市建立了5个初中、7个小学义务教育管理集团和5个学前教育区域共同体,涵盖全市所有初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建立了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发展机制。

一是探索义务教育管理集团法人治理和组织运行机制。制订义务教育管理集团章程,成立理事会、监事会,探索以集团理事会为最高决策和議事机构的新型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集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集团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坚持校长、教师城乡交流,优化顶岗、跟岗学习方式,推动教师从“学校人”向“集团人”“系统人”转变。优化集团组织运行的基本架构,合理设置内部治理结构,设立学科与教师全覆盖的集团学科工作室,建立健全决策、监督、执行、协商、调解等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程序和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结构机制和集团内城乡校长与教师交流、教科研互动、课程共建共享、文化共生共融、成员校自主发展、集团捆绑考核的发展机制。每年按不少于15%的比例进行集团内师资交流。近3年,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共1762人。2019年,全市城乡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共565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人数的16.3%;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达118人,占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人数的27.9%。海门义务教育学校集团管理、教师交流及岗位设置工作受到来海调研的江苏省人社厅与编办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是探索学前教育区域共同体和多元办园机制。基于学前教育区域共同体建设,形成“城乡联动、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共同发展”的管理机制,构建以市区优质幼儿园为领头雁、乡镇幼儿园为群雁的学前教育“雁阵式”发展新体系,彻底打破“资源固化,一校独享”的传统观念。健全城区幼儿园对乡村的帮扶机制,为所有乡村公办幼儿园配备1名支教副园长,为部分民办幼儿园派出支教园长。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通过政府购买管理、资金奖补、项目扶持、人才输出等多种方式,创新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模式,探索并建立起股份制、民办公助等学前教育的多元办园机制,健全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举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强对民办园园务管理、事业规模、课程开设、队伍建设、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监管、指导,建立健全民办园办园行为常态监测机制,确保依法依规办园。加强0—3岁婴幼儿教育管理,突出公办社区托幼项目对行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其办学品质。2019年,海门全市85%以上的幼儿在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就学。90%的乡村幼儿园创建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95%的乡村幼儿园创建为南通市优质幼儿园。

(三)创新学校治理机制,激活乡村办学活力

创新学校治理機制,是突破和超越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构建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现代化乡村学校管理体系和发展模式,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的需要。创新学校治理机制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在实践中,海门教育人发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仅靠“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这四个要素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层面的要素,就是“文化引领”。多年来,海门的学校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演进。

2008年,海门启动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全市各中小学的特色创建渐渐演变成文化再造的生动实践。文化再造背景下的特色创建,不再局限于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而是把着眼点投向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指向学校的文化发展。许多乡村学校的特色原是某一个项目。他们积极发掘特色项目的精神内涵,推演为统领学校发展的核心思想,如悦来小学的排球文化、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的海洋文化等。在核心思想统领下,各学校又架构起了包括办学愿景、育人目标、校训等在内的理念系统,建设各具特色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2017年,海门进入学校特色文化品质提升阶段,各乡村学校立足当下,基于“精而美、特而品”的办学定位,重绘办学愿景,重构文化理念,从美丽校园、卓越课程、完美教室、理想课堂等维度进行学校特色文化品质提升顶层设计,制订学校转型发展方案,将文化建设的重点转向教师与学生、转向课程与教学、转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使学校文化真正服务于“人”的发展,让学校成为特色文化的创生地、卓越课程的聚集地、美好事物的展现地、美丽生命的栖居地,实现乡村教育的生态转型,完成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华丽转身。

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关键性标志就是主体的多元化,是多元主体的共治、共享。在推进多元共治的过程中,各乡村学校均制订了学校管理章程,建立了家校合作委员会,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促进校长、教师自主管理,组织家长及社区代表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和课程生活。

四、成效篇:聚焦项目,丰富内涵

乡村教育品质提升是一个宏大的目标,目标要落地,要成为现实,必须以一个个项目为具体的抓手。多年来,海门主要依托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德育、卓越课程、理想课堂等项目,不断丰富乡村教育的内涵,使乡村教育品质逐年提升。

(一)让每一个教师实现生命价值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必须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坚持把师德师风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启动“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从严落实《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和《关于健全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长效机制的意见》,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和师德失范通报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守范承诺和失信失范惩戒机制,坚决遏止教师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术不端等师德失范问题。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首要标准,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岗位晋升等方面,坚决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每年开展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等评比表彰活动,举行“师德师风讲师团”巡回报告会,通过多渠道宣传推介,讲好海门教育师德故事,切实用师德典型的杰出事迹感染教师,用生命叙事的情景共鸣感化教师,推动教师由“生存职业”向“生命志业”转型。海门乡村教师群体中涌现出南通市文明新风典型——“一通电话救起一家人”的能仁小学教师黄琴、感动南通教育人物——海永学校校长张泉森等榜样教师。

二是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岗位设置、职称评聘、绩效工资、考核奖励等激励措施,为城乡教师学历提升、专业成长搭建平台。系统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公益助教计划》《乡村种子教师计划》,依托“领雁工程”“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等平台,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以赛促练等方式,解决乡村教师发展愿景不明、动力不足等问题,推动乡村教师能力转型提升。多年来,海门坚持以新教育“三专”(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模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作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一项教科研课题、聆听一场学术报告、完成一个微课程,以此促进教师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觉追求、自我超越。目前,海门市级以上名师(名品项目)工作室由2011年的10个发展到38个(其中南通市名师工作室5个),并建立了学科与集团工作室,累计有500多名乡村教师成为各县、市级工作室成员,实现了乡村学校(幼儿园)校校有骨干教师的目标。这些骨干教师中,有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11人、教坛新秀2人,海门市学科带头人30人、骨干教师65人、教坛新秀226人。

(二)帮每一位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海门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坚持系统化建构,完善中小学德育顶层设计,构建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的中小学德育内容体系。各乡村学校成立校长负总责,政教主任、团队干部和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共同参与的德育队伍,架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网络。通过“每月一事”“完美教室”“家校共育”等行动项目,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德育基础,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从2006年起,海门就围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公民教育行动的研究”,出台了《海门市新公民教育行动指导纲要》,以“每月一事”项目为抓手,推进新公民教育行动。“每月一事”项目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从小处、从身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培养学生一生有用的12个好习惯,按照“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反思”的流程开展活动,将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其中。“每月一事”的每一个主题都是一门课程,是一门关于习惯养成、完整人格培养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教学协同渗透,其他行动项目融合组织,学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教育力量整合参与,环境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全面呈现的综合课程,并且是始终处于动态生成中的,不断被创造、丰富和完善的课程。“每月一事”的推进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道德生活重建的过程。三厂小学、海师附小、余东小学、三星小学等乡村学校先后召开“每月一事”专题研讨会,其经验成为南通市和江苏省文明办推广的典型。

2010年,海门率先提出“缔造完美教室”概念,并开始从完美教室价值系统的建构、卓越课程的研发、课堂文化的打造、共同生活的营建、节日庆典与社团活动的组织、班级博客建设等方面全力推进“完美教室”行动项目,致力于让每一间教室成为师生幸福的港湾。海门还专门成立“完美教室”工作室,开展班级文化的内涵研究。“完美教室”行动项目站定人本立场,致力于生命的唤醒、激励和成全,让师生共同穿越课程与岁月,共同成长。这是一种创造,是对传统班集体建设理念的一种超越。近年来,海门市定期组织完美教室行动的专题培训、研讨、展示活动,涌现出倪颖娟、俞丽美、张晓辉等乡村学校榜样教师。

(三)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适切的课程

课程即生活,课程的样态决定着学生生活的样态。课程即机会,给学生怎样的课程,就等于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成长机会。研发卓越课程,就是重构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尝试、体验和发现自我的成长机会。

多年来,海门各乡村学校以特色文化品质提升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指向,整体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举办课程体系论证会、现场推进会等途径,每所学校都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习领域、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一份课程图谱、一组课程样本、一个课程基地、一种研学平合、一张课程证书,着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系列化设置、校本课程多样化开发、年级课程特色化建设和班级课程个性化安排。打破原来固定的班级学习模式,探索选课走班式的课程实施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合适的社团课程,实现“我选择、我快乐”“我的课程我做主”。各乡村幼儿园着力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课程游戏化项目为抓手,利用观察、记录、反思、研训等方式,通过环境设置、游戏区域、活动组织以及生活起居各种途径,形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全面涵盖幼儿发展领域的幼儿教育课程体系。近几年,三星小学“绣品特色课程”、四甲小学“军旅特色文化课程”、三阳小学“深海科学课程”,正余初中“多元阅读课程”、树勋初中“以爱护航心理健康特色课程”、三星初中“励志文化课程建设”等先后获批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建设项目。四甲、三厂等地乡村幼儿园的课程获批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

海门各乡村学校还大力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研发体艺课程,打造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形成了全市性的足球课程,江海文化、海洋文化、张謇文化、纺织文化和职业生涯教育等精品地方课程,百首名曲课程,百幅名画课程和射箭课程等品牌课程。31所乡村学校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所乡村幼儿园成为“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2018年,三星小学获得2018年“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冠军。2019年,由包场初中培养输送的射箭运动员丁倚亮勇夺射箭世锦赛团体金牌,赢得了中国射箭史上第一个男子项目世界冠军。余东小学学生的京剧节目登上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栏目舞台,孙灵等3位同学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奖”。

(四)让每一节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平台,是学校机体的中枢神经,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多年来,海门各乡村学校按照“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课堂改革意见,以“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热爱学习的天使”为价值取向,以问题设计为起点,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探究体验为核心,以展示交流为途径,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不断创新和优化“学程导航”教学范式,致力于打造幼儿园的“兴趣课堂”、小学的“活力课堂”、初中的“智慧课堂”;以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为抓手,完善研修中心、教育管理集团工作室、学校教研备课组整体联动的研修机制,探索建立学校学科指导委员会管理机制,完善集团(学校)集体备课中心、观课议课磨课中心、微课题研究中心建设,深入推行“观课、议课、磨课”制度,全面系统地研究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健全课堂变革督导机制、课堂变革交流展示机制、课堂教学评比机制,加强对教师教学理念、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评价等全方位的引领,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改变课堂生态,促进学生自主自觉成长。

随着云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教育云”时代的到来,海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各乡村学校以信息化教学技能竞赛和信息化课题研究为契机,努力提升教师获取、储存、筛选、加工信息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资源的能力,重点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

振兴乡村教育是历史责任、时代课题、人民期盼,任重而道远。今后,海门教育人将继续立足当下,反思实践,不断超越,更生态、更美丽、更具有海门特色的乡村教育一定能够出现!

(许新海,江苏省海门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海门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特级教师,哲学博士。)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城乡一体化
破局: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元生命体”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要重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