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差异化厌学情绪现状与对策

2019-09-10 04:25魏娟花
高考·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厌学情绪差异化高职院校

魏娟花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差异化厌学情绪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情况,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与效率。本文从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厌学情绪现状与解决思路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差异化;厌学情绪;

引言: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厌学情绪较为普遍,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探索学生厌学情绪产生原因成为当前教育者的首要工作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促使学生高效进行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差异化厌学情绪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处于从未成年阶段到成年阶段的过渡时期,该时期内学生的思想意识较为敏感,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自身控制力度不足,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与此同时,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能力较差,存在明显的整体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不同的厌学情绪。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较多,并且呈现出动态特点,如学生对科目不感兴趣、自身原因、课堂环境氛围因素以及外界因素等,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从多角度分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属于复杂的过程,并且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克制自身的“懒惰”因子,产生学习的欲望,进而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实现全方面发展,成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1]。例如,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某高职院校全体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人数为1000名,其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懂与学生不学两方面,并且其数据呈现出动态化,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化。引起厌学的因素较多,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其学习积极性不强,自身的基础不够牢靠,难以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造成学生厌学

二、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差异化厌学情绪的思路分析

在上述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的因素较多,因而想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应改变传统的思路,针对性对问题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完善,寻找其存在的共通点,以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例如,我国教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外界因素对自身进行约束,所以想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应促使学生产生合理的学习“欲望”,构建优质的教学环境,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转变思想,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如利用兴趣与期待引导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重新建立学习信心,制定完善的学习目标并向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全方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差异化厌学情绪解决策略

受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性质影响,其自身与本科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的独立与文化知识方面,因此应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创新,采取有效的策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成为优秀的人才,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合理进行教学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对基础文化课程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文化基础能力较差,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听不懂情况,并且其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与高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学生难以深入对知识进行了解,实践力度不足,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应积极对现有的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针对性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逐渐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学习的动力。例如,某高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微课、慕課、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获得学习信心,主动获取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化基础能力,为后续的发展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教师的创新教学取得了创新的进展,学生不仅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还在学习与改变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相互进行帮助,实现共同的发展,引导高职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清除不合理内容,选择学生喜欢并且对其日后工作与发展存在帮助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2]。

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每一章节的第一节课程重视,尤其是其内容,其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知,明确该知识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促使学生理解相关内容对专业发展或者今后的工作中产生哪些作用,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树立健康的学习榜样,优化课堂的整体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全方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重视课前的五分钟与课后的五分钟,通过课前时间对整节课堂讲解进行提前的概括,利用短短的几分钟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通过后续的精细学习对框架进行完善,降低学习难度。在课后结束时利用几分钟进行整体的概括,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化,整体上提升教学效果,满足当前的需求。

2.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差异化教学加强考核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自身属于差异化较为明显的学生群体,随着不断的发展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注意差异化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进行创新,兼顾个人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成就目标,实现个性化发展。例如,某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应用分层次教学理念与差异教学理念,明确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差异,制定完善的学习方案,分析学生不同的侧重点,促使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内容符合自身的需求,并提高其学习效率。与此同时,积极进行考核创新,优化传统的考核方法,如传统单一以理论成绩为基础,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评定不公平,通过考核方法的创新实现多方面考核,将不同的课程进行明确的划分,如考核学生的基础文化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通过不断的发展成为综合型人才。

例如,对于学生来说,不同的学生自身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如有的学生记忆力较强、有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创新能力较强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信心提升学生的特长能力,全方面发展。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性,如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对学生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通过实践、创新、理论、分析、探索等多方面入手,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的特长进一步发挥,并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实现全方面发展。在进行考核过程中,可以将当前的考核项目进行划分,以学生的基础能力为主,按照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划分,并保证不同的内容均有考核,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兼顾多方面发展。对于部分考核项目来说,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档,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次分步考核,甚至根据实际情况对考核内容进行完善,制定不同的规则,引导学生向自身的目标发展,实现自我的突破[4]。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受当前的时代影响,学生处于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容易受到多元化思想的影响,逐渐对自身的价值观与思考能力产生干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生硬师生关系,学会与学生“打成一片”,以朋友的方式进行引导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当前的信息技术产生了解,逐渐深入进行优化,掌握学习技能,逐渐消除学生存在的厌学情绪,实现创新发展[3]。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不断进行完善创新,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课堂,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由浅如深,针对性进行教学,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延伸,收集相关的资料,扩宽学生的视野,加强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注重教师素养的提升,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教师的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如教师的讲解方法不合理,学生在听讲过程中难以理解知识内容,因此应积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素养水平,尤其是相对来说,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能力较弱,知识累积较少,需要改变当前的状况,积极进行创新,合理吸纳优秀的教师,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优势,深化教学理念,满足当前的需求。对于现有的教师应积极进行培训,如定期开展院校交流活动,加强教师的学术研讨,并聘请教授进行学术演讲,将优秀的育人经验进行落实,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礎[5]。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厌学情况较为普遍,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学环境、教学水平、教师素养以及学校办学理念等因素影响,造成学生厌学情况较为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育界应积极进行创新,不断探索全新的教学理念,深化其整体思想,帮助学生改变厌学思想,积极主动进行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探索与实践的好习惯,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当前的高职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厌学情绪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进行创新,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进行引导,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罗建新,赖茶秀,李召.中职生厌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以佛山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为例[J].职业技术,2018,17(09):95-99.

[2]洪艳萍,漆杰.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及分析——以湖北科技学院大学生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03):133-137.

[3]王欢.运用“心流理论”开展学生工作之探讨——以本科与研究生干部差异化培养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7(12):75-77.

[4]马海涯.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差异化教学模式探析——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18(04):43-45.

[5]李康波,尹诗慧.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管理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7):252-253.

猜你喜欢
厌学情绪差异化高职院校
关注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关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