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实际应用

2019-09-10 07:22吴红娟
高考·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施方法类型高中地理

吴红娟

摘 要:为了更好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在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不能再单纯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方式,而是要让学生把地理知识熟练的掌握,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此,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对于相关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教师应该积极的实践探索,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活动;类型;实施方法。

一、开展活动教学的重要性。

在湘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既有文字性的理论知识,又有图片来辅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理解,图文并茂是课本最大的特点,这也体现出了湘教版的教材更加重视对于学生们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同时湘教版教材中的活动板块还有很强的递进性,问题的设置上会由简单到复杂,环环相扣,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们在课堂中产生的枯燥乏味的感觉,并且给学生们的思考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活动中大部分例子都来源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既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同时又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来提高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变得地理思维得到锻炼和培养,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知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所以说,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以激发,让学生对于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增强。

二、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的主要类型。

湘教版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活动板块,本人主要以必修的三册教材进行研究,其中通过总结我发现活动题一共有192处,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种多样,这些活动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图文分析。这一类的活动题有很强的综合性,而且涉及到的知识也比较多,有文字性的材料也有图片行的材料,一般在活动题中可以给出几副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从这些途中筛选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还有的题目会给出文字分析和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图文结合充分的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2、调查探究。这一类的活动一般考查的是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们的文学素养要求也很高。这样的题目大多数都会要求学生在课后空余时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因为单靠学生一个人的力量任务量有点大,完成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

3、动手操作。湘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活動都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完成的,这一类型的题目还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跟踪观测、实践操作、制作简图。这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有很高的要求,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们对于地理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地理学习的乐趣。

4、研讨。这一类型的活动常常会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几个观点来进行研究和讨论,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并且要灵活的变通不同的看法,可以让学生们之间进行辩论,学生既可以通过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从而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5、拓展延伸。这一部分的活动大多数都与教材中的内容紧密相联,需要学生通过课后查阅更多的资料来完成,对教材内容算是一种补充和延伸,这一类的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并且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的拓展。

三、实施教材中活动实践的具体方法。

教师在开展活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因为活动开展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能力,所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一定要在地里活动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才会让学生们积极地开动思维,并且学会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此外,探究的内容可以结合着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把课本中的内容能够积极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拓展能力得到增强。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来完成,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且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而且学生还需要在辩论开始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需要把相关的资料整理出来,为辩论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而且辩论的形式还能够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很积极的作用。面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应该学会把活动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突出活动主题,同时让学生积极的开展动手操作,就是只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技能传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学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动手,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们通过分组探究的形式来完成,每个人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感受,通过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从而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这样能够促进班级地理教学效果整体上的提升。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他们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状态,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力量思考解决。

四、在开展活动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上,活动的中心是学生,教师应该也提高学生们的全面素养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尽量的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活动,让学生的科学性的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有浅到深的层层递进的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够对学生形成一种是为导向,让学生在未来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抓住重点。而高中地理课堂上活动教学的开展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把教学目标和实际课堂行动结合在一起,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来实现最终的目标,这样课堂活动的开展才是有方向性的。此外,地理教学活动,不仅应该局限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带领着学生积极地走出课堂参与户外活动,但是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保证纪律和良好的秩序,合理的分配时间,要充分的利用好课外活动和课堂活动的时间,不要耽误学生其他功课的学习,又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意识,帮助师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既丰富的课堂内容的形式,又能够体现学生们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彭升.塑造知识模块体系形成小组合作交流---浅谈“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2012,(04).

[2]梁敏娟.试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现代阅读,2012,(13).

[3]吴明庆.活用“打比方”提高地理课堂效率[J].现代阅读,2012,(09).

猜你喜欢
实施方法类型高中地理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