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儿童语言生成的“种子”

2019-09-10 07:22谭鑫之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蛇图画绘本

谭鑫之

绘本以图码为主,语码为辅,构思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文字简洁,故事精彩纷呈。依托绘本进行写话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绘本阅读的方法,捕捉图文中蕴含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推论、联结和整合,然后再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感悟和想象等,进行仿写或创作新的故事。以趣激趣,以文学文,以情动情,在提高第一学段学生的读写能力方面,绘本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从整体设计上看,绘本主要以第一学段及以下年龄的孩子作为主要阅读对象进行设计,不论是故事内容,还是配图,都充满了趣味性。儿童以具象思维为主,而绘本精彩、富有想象力的图画,配以简洁的文本,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从内容设计上来看,绘本更多来源于童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如取材于童话的《穿靴子的猫》。从绘本的角色设计看,它尊重儿童的特点,角色多为拟人化的可爱的小动物,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小兔,或者是儿童熟悉的身边人,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的“爷爷”。这些因素,充满着趣味性,以趣激趣,可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和写的欲望。绘本的语言也可作为言语范本,不仅简洁精炼,充满着诗意美,而且还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出绘本的主旨。写话教学中,适时地引入绘本阅读,可以让学生在简约的文字里,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潜意识里产生某种表达的愿望。其源于儿童生活、高于儿童生活的故事情节很容易唤醒学生已有的经历,使他们在不经意中实现角色转换,融入自己的情感。

由于认识的偏差、操作的失策,在处理绘本教学中的“教”与“学”、“图”与“文”的关系时,很容易出现一些偏颇,影响写话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教”多“学”少——教师的指导不能代替学生独特的观察与阅读体验,更不能挤压学生想象、练说的空间。“文”多“图”少——我们常常过分关注绘本中的文字内容部分,只顾绘声绘色地范读,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朗读,却把绘本中最有价值的图画忽略了。“人”多“己”少——绘本中的语言文字非常凝练,或生动含蓄,或通俗直白,或诙谐幽默,或发人深思,加之与图意相吻合,往往精当无比,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精妙范文,但有些学生常会采用“拿来主义”,将绘本中现成的词句拿来表述,缺乏自己独立的创作与表达。“静”多“动”少——孩子们对于绘本的阅读大都是静态的,即看看图画、读读文字,缺乏有创意的动态的阅读,有的绘本人物性格鲜明,故事跌宕起伏,很适合分角色表演,此时可让学生化身为绘本的主人公边读边演,以获得真切的体验。

绘本写话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说话,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故事创编。“创作”的过程饱含着学生智慧的生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把自己头脑中想到的支离破碎的内容整合起来,将其具象化,赋予其生命活力。佩里·诺德曼说:“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故事。”我们可以从绘本的图画、文字里去寻找关切点,让学生的写话得到多角度的训练和发展。

一、寻找图中的秘密

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想象,用他们的智慧之心抵达图画的内核,寻找图中的秘密。

于图像“无字”处。有些绘本会出现只有图画没有文字的页面,这并非作者“无话可说”,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一种艺术境界。“无字”处,恰恰是一种诗意的丰富的哲学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用文字去填补空白。《母鸡萝丝去散步》讲的是母鸡萝丝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时,狐狸跟在她后面遭遇的尴尬和受到的耻笑。作者用图画将整个故事情节完整、层次分明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但很多地方都以“无字”的形式,仅用图画展开故事隋节。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图画展开想象,为图配上文字,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

于图文“丰富”处。绘本的文字大多简单,有的页面仅有一个短句或一两个词语,但是画面上的内容却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图画进行扩充,以丰富图片上所蕴含的故事内容。美国的维吉尼亚·李·伯顿创作的绘本《小房子》,讲述了一座会呼吸、有感情的小房子看着四季变换、时代变迁而发生的故事。教学时,可以引导孩子在想象中化身为小房子,去了解、体会看到的景象。例如一个画面中只有“再一次,有人住进了小房子,又来照顾她了”这一行文字,但仔细观察画面,我们能看到温暖的橘黄色光芒、碧绿的草地、繁茂的树、在树枝上荡秋千的孩子、自由飞翔的鸟儿、修剪草坪的园丁以及微笑着的房子……因此不仅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还应要求他们用心去听、去想“鸟儿们会说些什么”“小房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孩子和修剪草坪的人脸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进入灵动的画面里,孩子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画面进行解构与感知,写出来的话也就精彩纷呈。

二、拓宽文字的外延

绘本中的文字叙述很简单,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适度的“添枝加叶”,既能让学生与故事产生隋感上的共鸣,又能提高他们写话的能力。

于故事转折处。好的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故事的转折处进行大胆的揣测。如绘本《我的幸运一天》故事情节变化大:原本应该是狐狸的幸运一天,结果它却没有得到食物;而小猪本来很倒霉,结果却凭着自己的智慧脱离了危险,使原本倒霉的一天变成了自己幸运的一天。教学时,我们要紧扣这一“转折点”,让学生想一想:小猪会想到哪些办法脱险呢?学生创编故事的结局,其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于文字留白处。绘本的语言简洁生动,往往一词一句皆蕴含丰富的内容,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这种意涵丰富的词句,通常是创意写话的亮点,让学生比照已有的图文,丰富简约的语言,让文本因此更加丰盈。《好饿的小蛇》中“啊呜——咕嘟”多次出现,但是每一次的含义都可以是不相同的。如小蛇吃掉苹果后,他发出“啊呜——咕嘟”,可能会说:“这个苹果又香又甜,滋味可真好啊!我真想再吃一个啊!”在小蛇吃掉一個带刺的菠萝后,他“啊呜——咕嘟”,可能会说:“这个菠萝怎么有刺?虽然味道酸甜可口,但是这刺也太让人难受了。下次吃,我要先把皮削一削,那样就更好吃了。”在这种想象说话中,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小蛇在吃到不同水果时的表现有声有色地表达出来,准确把握人物的情绪,让自己漫溯到了绘本故事的更深处。

于文字无尽处。如《好饿的小蛇》,连续写小蛇六天去散步,在路上看到不同的水果。每一个故事情节都以“第×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这样的形式来写,结构上非常固定。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仿编故事,想一想,第七天、第八天,小蛇去散步看到了什么?又会怎么样呢?这样的仿写,在降低难度中培养了学生的写话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绘本,在第一学段写话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积极的阅读中储存语言,在丰富的想象中致用语言,使阅读与写话双剑合璧。我们应该让绘本写话教学成为一种全新的语文课程样态,开启儿童语言表达的新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班庄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蛇图画绘本
谁要一条小蛇
绘本
绘本
绘本
小蛇跳舞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