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19-09-10 00:01曾秀梅
锦绣·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曾秀梅

摘 要: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文化传承是对历史最好的见证,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语文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建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从小建立民族精神。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承担起学科任务,将传统文化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语文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渗透

引言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学的主流,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便突显了出来。近年来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流入,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也是由于人们对传统文化意识薄弱造成的,长此以往,我国传统文化会产生流失的现象,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从小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观念。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利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体现;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加深学生的民族情怀,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一)丰富课堂内容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内容传授时往往以教材为主,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和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渗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对内容进行拓展,补充课外的传统文化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这也是对课本内容的丰富和补充。

(二)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

优良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传统文化渗透可以使学生从小受到优良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如此,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学生从小学习优良传统文化会促使小学生树立保护及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决心,这样对于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小学语文教育怎么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一)改善刻板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育最主要的载体便是课堂教学,所以想要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就要改善刻板的课堂教学。沉闷的课堂氛围本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更何况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因此,我认为面对低龄学生应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出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自发的主动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徐悲鸿以刻苦的精神不断精进自身的技艺,最终用实力向那些曾经诋毁自己的人证明了一切,受当时国家背景的影响,很多国家对我国有歧义的心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把爱国主义情怀放在心中,少年强则国强。教师要通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文章的字里行间,仔细品读,将刻苦努力,热爱国家等优秀传统品质感同身受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爱上阅读,主动爱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二)结合实际生活

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渗透时还需要结合生活,从生活入手,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例如在讲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展示相应的邮票挂图,通过邮票挂图展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十二生肖的种类及形象。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景,如“XX发布会”,以发布会的形式将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分享,教师对传统文化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如可以对学生发放积分卡,一定数量的积分卡可以换表扬信,通过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进行优良传统文化渗透时教师需要做好反思工作,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否得到提升?其次学生对十二生肖知识是否已经完全掌握。最后如何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以便于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渗透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优良传统文化渗透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课外学习

最后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渗透优良传统文化时还需要实施开展课外学习活动,拓展传统文化素材的来源范围。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在讲述有关节日的篇目时教师可以引入这些传统文化,布置相应的课下作业,由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

在学习《但愿人长久》中所讲述的中秋节文化时,懂得这是一年之中的团圆之夜。由于苏轼外派任官而无法与家人团聚,那么在今年的中秋节学生的家人是否全数到场?今年的中秋节是否和书中一样赏月食瓜果?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去各抒己見,在不同家庭的节日氛围及庆祝方式的异同中,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苏轼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渲染,加深学生对传统风俗的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使命感。

在学习《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资源收集与孔子相关的奇闻轶事,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抒己见,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繁重的课业压力,这个时期的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更重的是帮助其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的爱国情怀,还能通过传统文化形成优秀的道德规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时代发展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菊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理论月刊,2015,(01):60-65

[2]孙玮.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