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究

2019-09-10 23:13于馨
成长 2019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于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改变。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语文识字教学为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奠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育部在2015年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立德树人"政策的实施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被推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引导新型课堂教学的走向。该文主要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某些教学建议,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帮助和启发。同时,对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究

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学习时不固定时间与内容,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师在展开识字教学时,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固定的教学形式,在深入挖掘汉字内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学习汉字的技能。汉字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所凝聚成的精华,是中国的宝贵财富[1]。因此,教师应明白汉字的学习意义,在教学时能深入分析汉字的教学方式,一步步提高教学效率。

1 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现状分析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学方式单一、氛围枯燥等诸多问题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正存在的,使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最终致使教学效果下降。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年龄较小的原因,掌握汉字的数量有限,而且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很难感受到汉字其中的意义所在,因此在其应用时也出现很多困难。很多学生在写课外作业时,经常会出现错别字,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2.1 与趣味元素相结合,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识字认字是在小学语文阶段的基础教育,所以如果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此阶段培养好学生。为此,教师在响应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培养学生识字认字的能力,汉字的学习可以通过“音”“形”“义”,并从对各个层面含义的理解帮助记忆学习。教师在传授识字教学中可以加入某些趣味元素,增加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专注力,通过增添课堂趣味性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如,学生常会把“住”和“拄”混为一谈,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分析汉字偏旁来认识汉字。“住”为单人旁,意为“人”在哪住,而“拄”为提手旁,表示在用手拄着。以这种深入分析汉字的教学模式,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正确使用汉字,理解汉字的意义,并在写作时减少出现错别字的现象。

2.2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识字教学的课堂内容

在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中也逐渐引用起多媒体技术[2]。在识字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结合语文汉字中的听、说、读、写,使汉字教学质量更充实,教学内容更丰满,从视觉感官上带给学生更为丰富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力。静态教学是以往传统识字教学的现状,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是将静态教学转化成动态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当学习汉字“日”,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微弱的太阳越过地平线,在空中慢慢的升起,慢慢的照亮”这样的视频,然后可以将“日”的历史演变情况展现出来。多媒体的应用不仅对教学内容起到了丰富的作用,还提升了教学质量,成为一种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

2.3 利用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感悟

在学习汉字时,我们必须与句子相结合来学习,句子能制造情景,学生可在情境中找到上下文的联系,更深层的理解汉字。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文化知识素养,教师可以制造各种生活情景,将汉字融入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含义,明确汉字的用法。比如,在学习“小青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播放微视频,先让学生对小青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几个学生上演一出情景剧,分别来扮演小青蛙和农民叔叔。这时,学生可以充分带入到情景中,并且学会认字读字,逐渐掌握汉字的含义,帮助学生记忆,延伸教学意义。

2.4 注重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核心语言素养

让学生积累知识和文学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所以,为了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和文学素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积累所学知识,还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学生们可以组织阅读活动,交流他们最喜欢的读物、阅读经验以及感受,并鼓励学生做笔记,把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感悟记录下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读书积累活动,在学生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读书能力和习惯,将此充分融入到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在阅读中积累经验和读音,从而加深对文字的认识。以认半边认字,形声字就是学生通过自身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学习中所得[3]。

2.5 注重语言运用,提升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弘扬与传承。汉字作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重要的是如何熟练及准确的运用文字来表达自身的想法。为此,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如何运用语言和文字。教师可以找些适宜的文章来供学生阅读,让其在感受文字魅力的同时,逐渐认知某些写作技巧并加以运用。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引导学生建立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以学生独立完成小作文的形式,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并且同桌之间可以组成互动小组,将写好的作文相互批改纠错,彼此学习进步。教师也应尽可能注意自身的言辞,不误导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开展。小学生年龄偏小的原因,教师需要对其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其可以在认字识字、以及习惯培养、经验积累、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实施教学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陪伴学生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苏进仕.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探究[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2019.

[2] 陈光慧.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究[C].2016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

[3] 严怡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9).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