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强
摘 要:特定事物的本質是涵盖该特定事物的属本质、种本质、个本质的本质体系。属本质就是特定事物高一层级的概念。种本质就是特定事物具有的基本属性。个本质就是特定事物具有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教育为基本方式、以意识形态为基本内容、以培育特定共同体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交往实践。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就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的特定共同体素质的提高程度。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本质的是:把“巩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关键词:本质;应然本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6-0164-03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a particular thing is an essential system that covers the generic essence, the species essence and the individual essence of that particular thing. The essence of a given thing is the concept of a higher order of things. The essence of a species is the basic property of a particular thing. The essence is the particularity of a particular thing. The es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communicative practice with education as the basic way, ideology as the basic conte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quality of a specific community as the fundamental goal. The basic criterion for testing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special community after the educatee receiv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oblig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s "to consoli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with Xi Jinping's though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core content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to consolidate the role of Marxism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 system with the core values of Marxism as the core content as the common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unity and struggle of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people of the whole country"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so as to adhere to the law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ollow the law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follow the law of student growth, guide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be firm believers, active disseminators and model practitioners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Keywords: essence; essence of obligation;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学者们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功能、方式等方面去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但由于对何谓本质这一前提性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故而学者们各自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定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本清源,解决何谓本质这一前提问题就成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这一理论问题的关键。
一、何谓本质
本质概念与现象概念相对,现象是多,本质是一;现象是果,本质是因;现象是表,本质是里。现象是作为人类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能够被人们用感知器官确证的事实。本质则是人们对认识对象难以用感知器官感知而必须通过理性思维或悟性直觉的方式把握的关于认识对象何以是其所是的根据。
人们对特定对象的本质认识中必定有共相,共相就是定义中的“属”。人们对特定对象的本质认识中必定有殊相,殊相就是定义中的“种差”。人们对特定对象的本质认识中必定有对象何以是其所是的条件,因此完整的下定义方式是:
概念的本质=条件+种差+属
特征、属性、本质是很容易混淆的概念。特征就是特定对象在特定条件下的不同维度的状态参数。属性则是特定对象在特定条件下与相关对象相互作用时显现出来的稳定的效应。本质则是该特定对象之所以能够具有诸多不同属性的内在依据。举个例子来说明,现在桌子放着一块重X千克、长a厘米、宽b厘米、厚度为c厘米的涂有红漆的方形铁板。这块铁板的重量、长度、宽度、厚度、形状、颜色等都是特征,这些特征是具体的、千变万化的,所以特征也被称为“偶性”。这块铁板的密度、硬度则是相对稳定的,密度、硬度就是属性。而铁之所以有特定的密度、硬度归根结底在于铁的分子结构。铁分子结构就是这块铁板以及各式各样的铁板的共同本质。
本质是特定对象是其所是的函数,规律是相关对象变其所变的函数。本质与规律都是函数。本质是特定对象属性变量的函数。规律是相关对象属性变量的函数。万事万物从理论上皆可理解为函数。函数是机制的数学形式,机制是函数的物理形式。本质是特定对象在特定条件下是其所是的函数体系。
本质就是事物的不变性,就是事物的算法,特征是事物的状态参数。属性是在事物本质的约束下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用A表示属性,用E表示本质,用C表示条件,则有A=E(C)。条件改变,属性也会变,但本质不变。
特定事物的本质是涵盖该特定事物的属本质、种本质、个本质的本质体系。属本质就是特定事物高一层级的概念。种本质就是特定事物具有的基本属性。个本质就是特定事物具有的特殊性。本质不是本体,而是本体的本相。本相不可感知只可臆测。本相由个相、殊相、共相三者组成。将本质仅仅理解为共相的本质主义摧毁了本质的丰富性自足性,必须彻底恢复本质的具体性丰富性,让本质思维继续在探索真理的漫漫长路上发挥其执要御繁的作用。
本质好比生物体内的DNA,事物的本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事物因为有特定本質而显现给特定主体以特定现象。主体的认识能力不同,对现象的把握程度也不同,必然带来对事物的本质的理解也不同,但本质本身并不会因为不同主体而有所不同。事物的本质本身是绝对的,主体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相对的。特定条件下特定事物的本质是唯一的,但事物保持其特定本质的条件不复存在时,该事物也不复存在。本质与事物本身是合一的,本质是事物的灵魂。
一个存在者因为有其特定的本质而使该存在者是其所是,对于有同类的事物而言,本质先于存在。而对于未定型未完成的存在者而言,存在先于本质。人的类本质先于类存在,而现实的具体的个人的存在先于其个人本质的形成。人具有可塑性,人的本质是人具有的全部关系的总和,关系的丰富性全面性决定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全面性。
一切天然之物其本质就是其实然本质,而一切人化世界之物其本质则可能有实然本质与应然本质之分野。实然本质就是事物何以是其所是,应然本质则是事物何以是其所当是。如人的实然本质是具有一定的理性能力并运用该能力维护和发展自己认可的利益的高等灵长类生物,而人的应然本质则是自由自觉的超越者。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廓清了人们在本质理解方面的迷雾后,再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相对容易多了。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共产党人的首创,但人类在没有提出这个概念之前已经实际地开展这项活动很久了。这就好比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些概念提出的时间不过一两百年,但人类发展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的社会实践几乎与人类一样古老。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具体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政治组织开展的以特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并以教育为基本手段动员受教育者成为其成员和追随者的交往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有交集,但二者互不隶属。德育着重培育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私德,其核心是实现个人品格的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培育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身份认同信仰认同,其核心是实现特定意识形态的社会化。二者的交集是政治伦理教育。
以往多数学者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时倾向于用基本属性、用特有功能、用主要方式等单一维度来界定,虽然客观上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定认识对象的认识,但由于在何谓本质这一前提性问题上着力不够,使各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论点成为众声喧哗自说自话。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受教育者的应然的思想政治表现与实然的思想政治表现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消除与弥合二者之间矛盾的交往实践。应然的思想政治表现主要有: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终极决定者的政治角色、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终极决定者的政治主张、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终极决定者的政治信仰。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要简称的话,最好的简称就是“同育”(Community Education)。由认同而求同,由求同而协同,由协同而共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意义上就是共同体教育,就是培育社会成员具有特定的共同体素质。所谓特定共同体素质就是共同体成员具有维护共同体利益、服从共同体意志、分享共同体荣耀的愿望与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有灌输与浸润两种。灌输看起来简单粗暴,但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社会成员而言效果很好,可以立竿见影。浸润比较人性化,但过程复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比较高,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文化程度较高而且主体意识较强的社会成员。无论灌输还是浸润,都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有核心意识形态和一般意识形态。核心意识形态就是为执政提供正当性论证的意识形态。一般意识形态是与核心意识形态一道为执政合理性进行阐释的意识形态。所谓意识形态就是关于社会资源配置的理论主张。所谓社会资源就是能够为社会带来利益变动的所有要素的总称,如权利、权力、义务、职责、职位、工作、报酬、学历、荣誉、身份、资格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工作就是思想转化与思想升华。思想转化包括:化怀疑为信任、化排斥为认同、化误解为理解、化轻视为敬重。思想升华包括:化知识为信念、化信念为行为、化行为为习惯、化习惯为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有传话式与对话式两种。传话式就是以讲授为主,当好传声筒、我讲你听。对话式就是以讨论为主,当好主持人、互讲互听。这两种话语方式各有利弊,必须同时并用、相辅相成。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思想政治工作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包括思想政治管理、思想政治服务等内容。思想政治管理就是对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管理,对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表现通过技术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约束。思想政治服务就是主动满足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需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对话和思想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教育为基本方式、以意识形态为基本内容、以培育特定共同体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交往实践。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就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的特定共同体素质的提高程度。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本质
新时代特指从党的十九大到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阶段。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 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坐标。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自觉领会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思考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
“两个巩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也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两个巩固”就是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两个巩固”中的第一个巩固,意思非常明确,这也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第二个巩固中的“共同思想基础”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并没有明确阐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007年,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
从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中不难得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共同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里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断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3]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要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反复讨论“两个巩固”就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本质。我们关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本质的看法是:把“巩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概而言之,就是要努力扩大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需要的契合区,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更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EB/OL].2017-10-18.
[2]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Z].2018-12-18.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