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路径实施研究

2019-09-10 07:22:44王成霞罗晨晖
高教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混合模式智慧教学成效

王成霞 罗晨晖

摘  要:互联网已成为传播信息与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将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学习资源和手机Apps、雨课堂、蓝墨云班课、外研社U课堂等智慧教学模式、精品网络英语课程、课堂+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等系列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及成效研究,探讨互联网和高职英语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方法,使高职英语教学和学习发挥最大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资源;智慧教学;混合模式;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6-0179-03

Abstract: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and the Internet will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eaching.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a series of English teaching models are carried out and studied by introducing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mobile phone Apps, online English courses,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learning models, smart teaching mode including rain class, Moso teach, and the U classroom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Exploring the ways to integrate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Internet plus"; network resources; AI teaching; mixed mode; effectiveness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每一个行业与互联网加在一起,相互渗透、整合、创新。教育领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催生了微课、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和微型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主要载体,网络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学习。大学生人群中,手机持有率近100%,“手机进课堂”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互联网+教育使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更加先进,实现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数据化的变革,这是大学英语课堂变革的战略选择。”[1]探讨互联网和高职英语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方法,使高职英语教学和学习发挥最大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利用网络环境构建网络学习资源及平台,开辟学习新阵地。

(一)互联网环境的利用

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创建微信学习空间等,形成便于利用学习资源的网絡多媒体环境,这种环境就是选取学习资源、利用网络资源的巨大网络空间。“互联网+教育打破了学习时空围墙,学习者没有年龄、学历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学习者可以选修清华、北大甚至哈佛大学的名师课程,还可以获得学分,取得学位证书。”[1]

(二)互联网学习资源的构建和手机Apps的广泛使用

从课程建设、重实践和应用的职业教育理念、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需要出发,精选网络和课程教学资源并进行分类整合构建资源。由于无平台依托,网络资源结构松散,无法形成系统和整体优势。教师借助于优质网络资源,如可可英语、MOOC网、网易公开课(TED演讲)、中国三分钟、Chinadaily,VOA,BBC网站等,精选和整合对接高职英语课程的网络资源内容。同时指导学生利用批改网、英语头条、可可英语、网易公开课、BBC英语、中国大学MOOC、Chinadaily等手机Apps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把这些优质资源有机融入外语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网络学习内容要么和课程单元的讲授主题相关,要么和国家大事相连、要么和社会热点相扣。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给学生推送了“这就是党代会”、“为什么中国选择了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制度” 等的英文报道,双十一那周为学生推送“‘双十一’彰显中国消费能力和经济活力”等素材。其他的如“中国制造为何受追捧”、“一带一路”、“高铁要变‘飞铁’”?“中国‘加速’用技术贡献世界”、“掌握未来科技中国进入刷脸时代”、“中国脱贫奇迹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方案”等素材都深受学生喜爱。

(三)雨课堂、蓝墨云班课、外研社U课堂等智慧教学模式的实践

互联网虚拟空间为智慧教学提供了变革和实践的环境,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各种智慧教学平台崭露头角,目前教学实践中尝试利用雨课堂、蓝墨云班课、外研社U课堂等智慧教学模式,利用其高效便捷的教学管理、丰富立体的教学资源、互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实时可见的评测数据,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构建全新的学习体验。师生均可在课堂内外使用App——教师发布考卷,包括在课堂上使用手机随时发布,利用写作、口语、翻译等主观题的机器智能评阅、即时成绩反馈等功能能够方便地布置作业、预习、讨论等任务,并随时查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获得学生反馈,使教育更加及时、有效;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预习课文、练习口语,完成、提交作业并查看成绩反馈,参与师生互动,随时随地完成学习与训练。蓝墨云班课的投票问卷、头脑风暴、作品分享、计时答题等互动教学活动,雨课堂的弹幕、投稿、课堂红包、随机点名等功能使英语教学变得智慧、简便、高效、有趣。智慧教学为外语教学提供极大助力,也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推动力。

(四)精品网络英语课程的尝试

目前,MOOC平台课程发展迅速,中国大学MOOC和清华学堂在线等均已上线精品大学课程1000多门。引用平台精品课程服务于外语教学从而共享精品课程资源,是互联网+外语教学模式的新尝试。教学中,从学堂在线MOOC平台引入国家级精品课——清华大学“生活英语听说”作为选修课,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完成饮食与用餐、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兴趣爱好、情感表达、保持健康等八个主题的课程学习内容、练习和测试。学生体验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完全不一样的网络课程学习,在网络空间里与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的老师及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用地道的表达和纯正的英语,谈论日常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课程结束后,学生取得了优秀的学习成绩,80.7%的学生成绩合格,65.2%的学生成绩为A。

(五)课堂+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的使用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已跟不上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互联网使学习随时随地发生,课堂、线上、线下等学习形式相互融合,形成课堂+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classroom + offline + online-learning, 简称为C+O+O-learning学习模式)。

教师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即借助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网络学习平台、精品开放课程等,把网络优质资源引入课堂(classroom-learning模式),让学生方便快捷地接触到网站上提供的多种学科的知识,扩充学生学习内容,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但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满足更多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教师可把精选的优质资源推送给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要求通过终端设备访问指定的不同的网络资源平台,获取资源学习,使课外网络自主学习(online-learning模式)成为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网络资源学习。当学生利用纸质材料如教材、习题而无需上网进行学习时,可采用offline-learning(线下学习)模式。

教师利用手机微信群加強与学生的沟通和管理,促进学生线上学习。目前建立了三大类五个微信群,学生700多人,很好地实现了学习资源共享。清华慕课学习群(《生活英语听说》学生近500人),英语学习群(近700人),授课班级学习群(学习指导、作业提交和检查、师生交流互动、学习资源发布等)。

二、“互联网+”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成效分析

两年的“互联网+”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实践,成效是比较显著的,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了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雨课堂等智慧教学让教材内容、图片、网络资料、音视频资源等融于网络空间,学生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即可在课内外学习,教室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渠道。机器和智能评阅功能为教师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方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另一方面,智慧教学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即时反馈等功能,使教师精确了解每一个学生学情、每处问题所在,根据分析和统计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实施有效的教学干预和科学管理。

二是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自控能力。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学习资源不再感到难于选择,无从下手,通过手机Apps就能够方便地获取各种英语学习资源。同时各种Apps的学习行为数据记录有效激励和监督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国外研究发现,网络技术支持的教与学,学生不仅获取了对科学问题更深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自主的、终身的学习技能。[2]

三是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能力。丰富的网络资源使教师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效补充了教材内容,解决了综合能力训练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形成由文化、社会热点、中国改革伟大成就、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校史校情等多主题组成的网络资源学习内容。传播先进的时代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了学生语言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认同教育,提升道德品质和综合文化素养。

三、结束语

互联网已成为传播信息与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将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互联网技术会引发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互联网+教育的变革和研究无疑是未来时期广大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如有的研究者发现,“手机进学校与课堂,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会导致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3]其它的研究,如智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信息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研究、大数据对于教学的助益作用研究、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研究等都会成为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赵冰,何高大.“互联网+”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变革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6).

[2]赵建华,朱广艳.技术支持的教与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9(6).

[3]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

猜你喜欢
混合模式智慧教学成效
整合突破,奋勇前进
考试周刊(2016年104期)2017-01-19 14:01:48
从百度“神灯搜索”看课堂教育教学的变革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必要性及成效分析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教学
职业教育课程的现代教学策略的实效
课程智慧教学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期)2016-03-12 07: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