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2019-09-10 07:22:44梁雯
高教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源师资实训

梁雯

摘  要:播音与主持专业是地方本科院校中的重点专业,近些年以来,已有较多地方院校正在着眼于健全该专业的有关教学模式,同时也显著拓宽了该专业原有的专业发展路径。从本质上讲,播音与主持专业应当侧重于培育新型的播音主持类人才,确保将现阶段的课改宗旨全面渗透于日常性的专业教学。在此前提下,作为地方院校就要全面明晰该专业当前呈现的基本发展趋向,从而因地制宜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6-0182-03

Abstract: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is key majors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recent years, many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focusing on improving the relevant teaching mode of the major, and have also significantly broadened the origi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major. In essence, the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profession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new types of broadcasting host talents, ensuring that the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objectives are fully infiltrated into daily professional teaching. Under this premise, as a local college,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clarify the basic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rofession, and to choose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th that suits the local conditions.

Keywords: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major; development path

从根本上来讲,播音与主持专业具备的价值就在于输送优良的播音主持类型人才,确保能够为当地现有的市县级电视台以及电台培育综合素养较高的新型人才。在目前的现状下,播音与主持专业日益表现为优良的专业发展态势,同时也呈现了优良的专业前景[1]。作为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其有必要运用相应的举措来突显播音与主持专业具备的独特专业优势,并且将上述优势实现综合性的发挥。地方院校只有做到了上述的专业转型举措,那么播音与主持专业才能够表现为更强的吸引力,针对当前现存的专业发展路径着眼于进行拓宽。

一、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播音与主持专业发展路径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现状下,播音与主持专业整体上呈现优良的发展趋向以及发展前景。探究其中的根源,就在于上述专业紧密结合了该领域的岗位操作实践,同时也符合了对口输送的全新人才培育目标。因此作为本科院校而言,应当将关注点全面转向于播音主持类现有的专业模式创新,确保将更多的创新要素渗透并且融入现存的专业发展中。

与此同时,播音主持专业本身具备突显的吸引力,地方院校据此能够着眼于吸纳优质生源,并且为自身发展提供必要保障[2]。但是不应忽视,当前仍有较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并没能真正关注创新专业的基本宗旨,因此习惯于依照既定的路径来发展该专业。由于受到僵化的发展思路影响,以至于学生很难真切感受到播音与主持专业本身蕴含的创新性,同时也欠缺了深层次的动力与热情。

因此面对现阶段的全新专业发展趋向,地方院校仍然有必要从源头入手来显著增强播音主持专业表现出来的创新性。截至目前,上述院校由于受到师资欠缺以及专业设施欠缺等不良影响,因此很难投入较高比例的资金用来完成全方位的新型设施购置。为了实现针对此种现状的全面转型,那么关键就是要培育优良师资并且全面突显专业创新性,确保运用新颖的思路来扶持播音主持专业得以显著发展[3]。

二、当前的专业发展现状

近些年以来,很多院校都在尝试实现综合性的專业创新,其中关键就要落实于播音主持专业。但是与此同时,播音主持专业整体上并没能达到较高层次的创新性。这主要是由于,院校针对该专业仍然习惯于忽视引进优质的专门师资队伍,此外还欠缺基础性的播音主持实训设施。具体而言,播音与主持专业体现为如下的专业发展弊端:

(一)欠缺基础性的设备与资金

地方院校针对全新的专业如果要予以开设,那么有必要将其建立于齐全的软件设施以及硬件设施前提下。然而截至目前,仍有很多院校倾向于忽视为现有的播音与主持专业配备基础性的实训设备,同时也忽视了资金的投入。由于受到此种现状引发的显著影响,某些学校甚至仍然没能配备语音实验室、节目演播室以及制作电视栏目的专用设施等[4]。具体在涉及到开设实训课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也仅限于为学生讲授制作电视栏目以及语音基础等有关原理,但却没能紧密衔接该专业原理以及播音主持领域的具体实训实践[5]。

与此同时,播音与主持专业截至目前仍然没能真正受到院校部门对此的关注,此种现状集中体现为忽视全方位的专业建设资金。例如在目前看来,很多院校通常都会忽视全方位的实训设备购置,以至于在校生很难真切感受到优良的实训氛围[6]。除此以外,上述院校整体上呈现了相对较低的专业培训水准,因此学生通常都会感觉到学习播音与主持的难度较大,对此甚至丧失了应有的探究热情。

(二)忽视引进并且培养师资

地方院校如果忽视引进优质师资,那么将会显著减损播音主持专业在现阶段能够达到的整体人才培育水平。与此同时,很多院校也并没能运用日常培训等举措来培养优良的播音与主持师资队伍。因此从现状来看,地方院校欠缺优良师资的最关键根源就在于没能达到应有的关注程度[7]。

近些年以来,很多地方院校虽然能够致力于引进师资,但是上述教师队伍从总体上讲欠缺灵活度较高的实训经验。针对上述问题为了予以化解,某些地方院校将会转而寻求电视台主持人或者其他人员用来传授相应的基础课程原理。但是实质上,上述解决思路很可能引发相对较强的师资流动性,很多在校生对此无法迅速予以适应。此外,由于受到较低的师资待遇影响,以至于此类地方院校无法着眼于对口师资的灵活引进,从而导致了师资较为匮乏的不良现状。

(三)较为严峻的学生就业趋势

在目前现有的高教体系中,播音与主持专业呈现热门性的显著特征。然而在上述现状的背后,学生仍然将会面对突显的严峻就业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播音主持专业的较多毕业生都会面临多样化的行业竞争[8]。与此同时,某些在校生本身欠缺实践锻炼,因此在真正面对与播音主持有关的岗位实践时,其自身就会感觉到迷茫甚至困惑,无法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适应日常性的播音主持操作,某些学生甚至频繁表现为调换工作的现象。

从市场现状来看,播音主持行业仍然表现为激烈的就业竞争趋向。例如在近些年以来的招聘会举办过程中,经常能够见到较多该领域的应届生前往进行简历的投递。然而与前往应聘的总人数进行对比,能够真正实现签约的毕业生总数却是较少的。除此以外,学生在毕业以后通常无法找到在省级电视台、杂志社或者日报社的具体岗位,而很多岗位也并不适合毕业生对其进行熟练的从事。面对上述的现状,很多毕业生将会感觉到强烈的困惑甚至厌倦,从而最终选择退缩。

(四)生源整体素质较低

在没能经过综合面试的状态下,生源素质整体上仍然局限于较低的层次,学生本身也欠缺理想的生源条件。具体在实践中,地方院校设置的上述学科专业通常来讲都很难招收综合素养优良的生源,而院校现存的生源也体现为个人才艺、语音面貌以及声线方面的较大差异性[9]。在某些情形下,地方院校招收的播音主持类学生甚至没能熟练普通话的基本常识。由于受到生源素质较低的影响,地方院校在后期进行生源培养时将会投入更高比例的培养成本。

三、探析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播音主持专业的多数本科学生在自身毕业以后,其将会面对真实的日常岗位实践。在此前提下,学生应当能够全面明晰播音主持日常岗位实践必需的各项基本技能,从而紧密衔接了该专业的有关原理以及播音主持实践。因此作为本科院校而言,应当将关注点全面集中于探析现阶段的全新发展路径,依照因地制宜的途径与思路来探求全新的专业发展举措:

(一)妥善选拔生源并且设置全新的人才培育目标

从目前现状来看,地方本科院校有必要秉持因地制宜的根本思路来优化专业培育的目标,确保上述目标能够真正吻合当前的人才培育方向。与此同时,地方院校针对筛选优质生源也应当拟定与之有关的生源选拔基本标准。在目前看来,很多地方院校都在逐步摸索并且探求适用于院校本身的人才培育模式,其中关键举措就在于侧重训练主持播音的技能,对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要予以更多的关注。通过运用上述的转型与优化措施,学生自身就能够拥有更优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懂得将自身当前所学的播音主持有关知识紧密结合于日常实践[10]。

由此可见,地方院校只有在拟定培养目标并且给出培养方向的前提下,针对全方位的生源选拔才能给出可行性較强的选拔标准。作为本科院校有必要突显自身独有的办学风格,而不能够单纯局限于进行模仿。具体在实践中,地方院校就是要拟定规范及严格的招生简章,同时也要健全院校现有的基本报考条件以及招生规划。作为考生来讲,其有必要通过前期性的严格录取考试,然后才可进入该专业并且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具体而言,针对播音主持的地方院校专业有必要设置如下的基本培养标准:

首先是素质与知识的培育目标。从专业素养的视角来看,播音主持类的新型人才应当体现为优良的道德意识与价值理念,懂得运用自律的方式来全面约束自身,从而逐步实现了自身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该领域人才还需具备优良的协作能力与日常沟通意识,确保能够依照现存的行业操守来严格开展自律。在此前提下,作为专业人才还应当明晰现阶段的全新技术趋向,通过运用科学化的途径与方式来提升自身具备的综合知识水准[11]。

其次是关于专业报考。播音主持专业在客观上应当设置严格度较高的专业报考条件。具体在涉及到拟定各项报考条件时,主要应当涉及到如下的基本报考条件:作为考生应当能够拥有健康体魄与优良的气质,同时也要拥有优良的声带状况,并且不带有任何的色盲疾病、口腔疾病或者较重的鼻音。作为女生而言,至少要达到1.60米的身高,而男生至少要超出1.70米的身高。

第三是提升专业人才具备的综合素养。播音主持人才在客观上必须具备高层次的专业综合素养,针对外语水平也要予以基本的保证。在上述的各项要素中,关键在于拥有优良的口语表述以及英语阅读能力,同时还需善于完成新闻播音、新闻制作以及新闻主持等有关环节。除此以外,该学科的专业人才也应当能够妥善完成日常性的摄像与摄影操作,针对繁杂与琐碎的办公室各项日常事务都要予以适应。

(二)购置设备并且引进优质师资

近些年以来,很多地方院校都在致力于购进关于播音主持的各类专业设备,同时也更多着眼于引进高水准的优良师资。通过运用日常培训的途径与举措,地方院校就可以拥有综合水准更高的播音主持类教师队伍。与此同时,地方院校针对当前现存的人文关怀水平、教师待遇薪酬以及各项奖励措施都要着眼于进行完善。在此前提下,地方本科院校应当能够拥有新型师资队伍,从而通过提升师资素养的举措来增强播音主持类专业能够达到的吸引力,对于同学们自身具备的实践视野予以全面拓宽。

与此同时,本科院校针对各类专用设备也要予以全方位的购置,对此投入更高比例的资金作为支撑。这是由于,播音主持类的日常授课以及其他专业实践都需全面依赖于各类设施作为基础。与此同时,全面购置各项设备的举措也有助于创建贴近于岗位真实环境的全新实训氛围。具体而言,本科院校有必要着眼于更新学校现存的专门教学场地、实验室与其他各类设备,从而全面服务于整体性的教学条件全面优化。例如近些年以来,某些地方院校已经拥有了类似于一线媒体的全新实训环境,从而显著优化了学生本身可以感受到的全新学习气氛。

(三)紧密结合校外实训与校内实习

近些年来,地方院校对于全方位以及多层次的新闻资源正在予以更多的引进,同时也在致力于拓宽实训基地以及实习基地的总体规模。在此前提下,学校针对新闻资源应当予以灵活运用,从而确保了校园闭路电视以及校内广播站能够达到的稳定性。在每周的时间段内,院校还需提供清晰并且优质的校内新闻以及校内广播节目,从而鼓励师生对此进行相应的收听。每隔特定的时间,本科院校就要组织全方位的新闻采访、播音技能实训以及电视编辑等多样化的实训活动。通过运用上述的全面实训方式,应当能在根源上实现全方位的丰富校园文化,对于拓宽同学们自身视野也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针对校内社团而言,地方院校有必要将此类社团视作珍贵的校内实践资源,在这其中包含小品社、话剧社以及相声社等。院校通过扶持上述的各类学生社团,对于同学们参与此类社团的热情与兴趣就能进行相应的激发,同时也全面拓宽了当前现有的日常实训平台。本科学生在拥有丰富舞台经验的前提下,对于全方位的实训环节就可以着眼于更多地进行参与。面对当前的激烈行业竞争,作为播音主持类的地方院校仍需致力于创建新型的课程体系,从而将更多专业化要素渗透并且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中。

播音与主持专业除了有必要配备相应的实训基地以外,其还应当具备实习平台作为支撑与保障。因此作为地方院校而言,院校可以依托自身独有的品牌效应以及地理优势来搭设综合性的实习平台,确保能够为广电专业的在校生提供珍贵的实训机会。此外在必要时,学校还需鼓励同学们大胆参与一体化的栏目策划、节目制作、节目播音以及栏目编辑操作。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将自身现有的学科知识实现相应的转化,从而丰富了综合性的实训技能,对于各项实训活动能够达到的针对性也要做出保证。

四、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播音与主持专业构成了核心性以及关键性的地方院校专业,其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具备不可忽视的价值。截至目前,已有较多地方院校都能够意识到发展播音与主持专业对于健全院校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在探求适用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全新发展路径。但从整体角度讲,地方院校在目前阶段并没能达到最优化的专业建设水准,其中仍然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弊端或者缺陷。因此在发展播音主持专业的有关实践中,地方本科院校仍需致力于归纳其中的珍贵經验,确保能够紧密结合自身当前现状来选择可行性较强的专业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陈  .融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交际,2018(16):170+169.

[2]李斌.探究播音主持专业实践的改革与创新——以“浙传小学期”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4):246+254.

[3]林禹杉.“新媒体”视野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7):119-120.

[4]孙炎.浅谈如何提升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视听,2018(07):228-229.

[5]王洋.商丘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18):211.

[6]洪娇.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应对初探——关于播音主持人的风格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8,2(18):149.

[7]黄岚.翻转课堂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J].传媒论坛,2018,1(11):167+169.

[8]赵琦.播音学生在影视剧配音中如何避免“播音腔”[J].传媒论坛,2018,1(11):27-28.

[9]牛颜.新传媒环境下地方院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发展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4(09):123-124.

[10]苗阳.地方性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大众文艺,2012(08):270-271.

[11]温文妮,马利平.广东地方院校新闻专业(播音主持方向)在发展中所面临困难的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2(16):250-251.

猜你喜欢
生源师资实训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