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凌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外贸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使外贸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英语的沟通与应用能力。国贸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结合了国贸知识与英语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从国贸专业英语课程的性质出发,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障碍,提出实践教学的具体改革方案,提升国贸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国贸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6-0128-03
Abstract: The new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Internet +" era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ve mad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have higher and higher demand for applied talents, especially English communication and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The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mbines the dual goal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knowledge and English ability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nature of the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bstacles to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proposes specific reform plans for practical teaching, and enhanc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tudents.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English;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互联网+”时代下外贸经济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的外贸交易方式,其中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不仅促使传统外贸企业的纷纷转型升级,对于外贸行业的人才需求提出新的能力素质要求。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是国贸专业目前最主要的从业需求,主要体现在精通外语、熟悉海外市场开发与调研、熟练外贸业务流程与操作、了解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与运营、熟知各国区域风俗文化与商务礼仪等方面。从核心技能上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实务技能”,“电子商務技能”,“外贸合同谈判技能”,“国际物流管理技能”,“国际网络营销技能”等综合职业素养。以上技能都有个共同的核心指标,就是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前提,提升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在教学中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跨境电商时代对外贸人才的要求,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贸专业英语课程的性质特点
(一)基于国贸理论知识的专业课程
国贸专业英语课程主要包括,《外贸英语口语》、《国际商务函电》、《商务英语》,以及部分双语教学课程,比如《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经济合作》等。共同的特点是将英语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教学内容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根据外贸从业人必备的专业技能要求,和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流程为主要基础内容,涉及贸易术语、国际结算、支付方式、运输方式等专业知识,与国贸专业的其他课程相比,能更直接应用于外贸业务往来和国际商务活动之中,是专业性特别强的一组课程。
(二)极具实践操作性的实用课程
国贸专业英语课程不只是单纯的英语课或理论课,而是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实务课程。在内容教学上,不只是英语的语言知识、语法词汇和读写技能的传授与讲解,而是将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与外贸流程分解细化,指导学生在每个环节将英文表达、谈判沟通和商务礼仪等融会贯通地模拟实践。根据外贸操作流程中的实际环节设置主题,采用角色扮演进行场景模拟或函电信息往来,其实践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
(三)体现应用性的综合课程
国贸专业英语课程的内容涵盖公司商品介绍、业务关系建立、询盘与发盘、跟单与报关、合同谈判与签订、合同的履行、检验检疫与货代、接待外国客户、英文简历与面试、商务业务沟通等。其中各个环节要求具备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外贸专业词汇、表达思路与语言组织结构等能力的运用,还需要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沟通、跨文化交流、商务交际礼仪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综合地运用到课程当中。
二、国贸专业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障碍
(一)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1. 英语水平参差
国贸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外语专业或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同学英语基础不扎实,对大学英语和英语口语等课程也不够重视,因此在低年级阶段的英语学习积累较弱。在词汇量、语法、复杂句型组织、阅读能力和翻译思维等方面存基础薄弱。在专业英语课程学习上相对缺乏信心甚至抵触心理,因此在执行实践教学任务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实践效果。
2. 国际贸易知识欠牢固
专业英语课程大部分都在大三大四开设,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相关基础课程则是在低年级开设。部分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对商务礼仪、中西方文化等相关课程比较忽略,因此在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当中,不能很好地运用国贸实务等基础知识,也影响了国贸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二)教学硬、软件不全,实践平台欠缺
1. 教材陈旧,偏离实践
目前国贸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相对来讲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缺乏实训实践环节,章节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国际商务函电》的大部分教材还存在信函写作、外贸电报和电传写作等过时的内容,或者函电内容过于冗长,不符合外贸实践中沟通简洁明了的要求;外贸英语口语或外贸英语会话的类似课程的教材,内容比较死板、书面化和空泛化,与实践完全脱钩。有些教材偏重点在英语上,而忽略外贸流程与实际应用性。
2. 情境模拟实验室相对欠缺
目前各高校的国贸专业基本都配备实验室和网络平台,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室软件模拟操作整个外贸流程。但基本都适合键盘操作,针对口语谈判和场景模拟的实验室相对欠缺。学生在外贸流程的场景模拟环节受较大限制,对于教学的实践效果未能展现到位。
(三)教学内容和管理与实践脱节
1. 教学内容跟不上实际
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不仅转变了外贸线上线下交易方式,进而转向“无纸化”、“电子化”流程;同时海外仓的建立进化了跨境电商物流的仓储管理系统,电商平台与供销渠道方式的创新,电子通关系统的开发与使用,更便捷支付方式的运用等等新趋势,未能及时更新到授课内容中。与时代相脱节的课堂,实践应用性的教学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
2. 实践教学管理缺乏科学评价
目前国贸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缺乏实际意义的执行。首先,实践教学缺乏教学团队,往往是任课老师个人或单门课的教学设计;第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因为没有教学团队的合作,没能使习惯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转变观念,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经常缺少能动性,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第三,缺少实践性教学的管理制度,从学校到专业系层面,到教师和学生层面都缺乏相应的时间管理机制,应用实践型教学缺少科学的评价与考试评价模式。
(四)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
在国貿专业任课教师中,理论基础扎实和外贸实战经验丰富,并且精通英语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专业英语任教老师自身的业务经验欠缺,对于应用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专业英语课程的师资缺少团队分工合作,以及实践项目的统筹,在课程资源和内容涉及上或重叠或缺漏,缺少完整性。
三、国贸专业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强化实践教学理念
以适应外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满足跨境电商人才的新需求为教学目标,设计国贸专业相关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切实有效应用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商务交际沟通能力和文化礼仪实践能力等,突显专业英语课程的英语与外贸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特色。在课程建设中强化实践教学模块,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练习、模拟和实践,培养国贸学生在外贸经济发展趋势下的业务创新能力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二)组建教改团队
整个专业英语类课程应在宏观上统筹强化应用实践型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践实训环节,避免重叠和疏漏。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设置实践环节,各课程相互衔接。比如《国际商务函电》着重于书面的外贸谈判沟通;《外贸英语口语》侧重于外贸合同条款谈判和商务交际的口语沟通;《商务英语》则重点以商务模块为背景,仿真模拟各种商务工作场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国际商务谈判》侧重于谈判技巧与策略。
统一并提高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改不应是教师一人的行为。而应提升整体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组建国贸专业应用实践性学习指导教师团队,组织师资参加商务培训,到外贸公司参与锻炼实习,积累与外国客户沟通交流的经验,熟悉外贸流程,跟进外贸经济发展趋势,更新教学知识点,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科学合理的选择教材。结合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选择丰富多元、具备实践性、与时俱进、适合学生水平,尽可能最新版的符合时代背景的优质教材。在具备教学团队成立的前提下,鼓励团队合作,自主编写特色教材,以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旨,突出实用性,配备新颖的实例、视听资料、情景案例练习等,合理安排实践模块。
加强实验室资源建设。建设完善国际贸易实验室和实训平台,除了机房实验室和软件平台,增设情境模拟的实景实验室,提供角色扮演的模拟场景,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熟悉外贸流程,发挥创新思维意识,锻炼外贸谈判技巧和商务沟通技能。
将校企合作落实到实处。国贸专业与校外建立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目前的利用率较低,通常是采用参观访问的形式。应尽量将实践基地发挥到切实可行的作用,比如将学生分配到各个实训基地进行实习锻炼,在真实的外贸环境中了解外贸工作流程,直接体会职业技能需求,一方面能提高外贸从业应用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1. 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班级人数控制在24至32人左右,小班化上课。以分组的形式,完成上课的讨论任务、课外的作业以及场景模拟等环节。根据课程的特点,时间小组的人数在2人到4人不等。不建议以太多人数分到一组,会产生浑水摸鱼的现象,以至于不能把实践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2. 实践教学的基本方式
每次的实践教学不超过2个学时。要求前期有老师布置具体的实践项目,指导学生按照模块主题和内容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实践成果的表现方式多样化,可以是两人一组的对话或者信函往来,或者是单人的陈述讲解,或者是多人的角色扮演等等。既可以是课堂现场展示,也可以采用录音、视频、报告等形式。每位同学在实践教学结束后自我总结,并共同讨论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困难等,从而指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与目标。最后由老师做相应的点评,并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报告评定意见。
3. 实践教学的内容
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合理的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设置与实际外贸工作相契合的实践教学模块。以《外贸英语口语》这门课程为例:
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进一步练习外贸合同谈判的英语口语技巧,外贸英语口语的课程内容涉及外贸的各个领域,需要使用外贸专业名词,掌握谈判技巧与策略,训练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
第二,实践模块的设计与分配。要求学生分组,建立虚拟公司,选定商品。并根据外贸工作的不同场景来设计四个主要的模块。模块一,合同谈判与签订。包含虚拟公司与产品介绍、询盘、发盘、价格谈判、数量与包装、运输与保险等合同条款的谈判与合同签订。模块二,接待客户,包含机场接机、正式宴请、访问公司和招待游览等。模块三,出国参展。包含展销会、访问外国客户等。模块四,职场应聘与面试,包含英文简历的制作、公司英文招聘广告的撰写、英文面试的语言和技巧等。按照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外贸公司工作的流程进行场景模拟的实践演练,使学生们在就业之前体验职场,从中体会外贸工作的从业能力和职场素养的需求,总结自身从业能力的不足,并能从主观意识上进行学习和提升。
4. 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
目前常见的教学模式改革分别有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案例法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式等等。应当从实际的教学现状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混合式教改”模式则是将好幾种教改方法混合运用,目的就是把实践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国贸专业英语课程的课堂应当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的外语程度,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激发非外语专业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鼓励大胆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五)改革教学考评模式
国际贸易专业英语课程的考核重点应放在平时,也就是过程管理考核才能更好地实现语言能力的积累与提高。结合平时考查、期中测验、期末考试及模拟实践技能考核,解决与本专业相关问题能力等项目全面评估学生,改变只局限于笔试的传统评估模式。
从教学考评来看,一部分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比如《国际商务函电》和《外贸英语》等进行考试的方式,一部分作为专业选修课,比如《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等则采用考查的方式。大部分采用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这种单纯的卷面考试,能体现英语的一部分书面读写能力,却也限制了语言的听说、表达、思维逻辑等综合应用能力。国贸专业英语类课程应从语言的发展规律和外贸从业的实际流程角度出发,构建注重平时实践能力积累和培养的过程考核模式。从课堂学习状态、课外作业呈现、实践训练、场景模拟表演汇报等突出平时成绩的管理和考核,将平时成绩的评分按一定的比重细分到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实践、场景模拟汇报等,增加期中考试或阶段测试的比重,促使学生将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目标转变到平时的努力,而不是只在期末突击应付一次卷面考试为目的。语言只有通过平时的练习才能循序渐进地扎实稳固下来,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在过程考核的内容设置上,要突出英语在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个人话题汇报、对话练习、小组角色扮演、主题信函实战写作等专业素质整体考核,通过语音上传、视频拍摄、或电子邮件等作业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总之,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在教学中,必须构建以英语应用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考核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为主旨,以复合型外贸从业人员为人才培养目标,提升课程教学的应用实践性,以适应时代对外贸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梁燕媚.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基于口头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J].对外经贸,2016(10):136-138.
[2]高发群,袁晓红.我国高校外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2012(34):17-18.
[3]陈红.独立学院《商务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障碍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12-113.
[4]杨秀宁,曾平生,钟彦峰.应用型视角下的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重构[J].海外英语,201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