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物理学科的教学探讨

2019-09-10 19:47陈强
速读·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物理学科互联网+教育中学

陈强

◆摘  要:本文将通过介绍“互联网+教育”的现状,提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以期为中学学生在学习物理科目的过程中提供可靠的学习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中学;物理学科;教学

伴随我国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评估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能够在理论教学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为教师、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一、“互联网+教育”的现状

“互联网+教育”并非单纯地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进行叠加,而是将传统的教育模式打破,将互联网作为教育核心对教育模式进行重组,从而形成符合新时代的教育新结构、新体系。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的目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过程都会进行深度革新。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能够以互联网为中心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从而为教师提供实时的信息共享,为其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同时,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针对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效率。

除此之外,“互联网+教育”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各地区教师、学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有关部门建设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分享,进而缩小区域教学的不均衡,最终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

(一)师生间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自己的教案、教学方法、自制课件以及教学心得等上传到网络中进行分享,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将其利用到实际的物理教学中。除此之外,教师与中学生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资源共享,即教师将合理、有效的习题、学习方法、微课课件等通过微信、邮箱以及QQ等方式分享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将教学反馈、遇到的学习资源分享给教师或者同学,从而使师生打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在使教学资源不断得到丰富的同时,加深师生间的关系,进而为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打下基础。

(二)创新物理课堂授课方式

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单方面“填充式”的知识讲授,缺少师生间的课堂互动,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记笔记,这使得学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进而逐渐让学生失去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然而,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上,自身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以及引导者,将课堂交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优化并创新课堂授课方式,从而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最终提升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等综合能力。

(三)优化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重要阶段。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仅仅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示,更不注重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合理运用,使得很多学生都是进行机械性地操作。而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优化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因为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可以把实验教学的整体流程录制成微课课件(可以整体录制,也可以分步录制),从而在正式实验教学开始前让学生对实验步骤、规范等进行了解,最终帮助教师实现借助相关课件有效辅助学生克服实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突破学习瓶颈,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除此之外,物理教师也应当及时改善实验教学的考评方式,从以往的只关注实验结果转变为符合新时期的关注实验过程。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及时地将实验的数据信息发送给教师,使教师全面、实时地掌握学生的实验效果以及进度,进而为学生的实验整体信息建立动态的大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库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评价,以便让学生能够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四)改善习题课和新课教学

1.习题课教学的改善

(1)课前:教师可以统计、收集学生习题完成的实际情况,引导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借助互联网搜寻相似习题加以练习。

(2)课中:教师要按照课前的统计,对习题根据错误率、难点要点以及类型进行分别讲解,进一步辅助学生进行习题总结。

(3)课后:除了要求学生要纠正错题,还要让学生将错题、典型题进行记录。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结合课上教师的讲解、总结,在互联网上进一步搜索相似习题进行练习,从而实现“举一反三”。

2.新课教学的改善

(1)课前:教师应当及时将微课课件、相关知识点教学、实验视频等通过QQ、邮箱以及微信等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使其明确课程的重点难点。

(2)课中:教师需要根据课前提供的预习资料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重点、难点进行思考,进而使学生对新知识快速理解、吸收。

(3)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后在互联网上搜索与当堂课程相关的资讯、学习资源、习题等,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巩固其知识。

三、结论

总体而言,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师应当充分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中学物理知识进行深度整合,并合理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设计、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出中学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许连强,程丽.“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物理学科的“教”与“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8):123-124.

[2]李岩.“互联网+”时代下翻转课堂的价值——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6(17):183+182.

猜你喜欢
物理学科互联网+教育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新探
高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于物理学科探究模式的探索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试论物理教学中创新力的培养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