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建议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如何做好“准备”及如何更好地度过这个环节对于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开启健康的学习生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幼小衔接”的发展现状
家长们对幼小衔接趋之若鹜,却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例如,有家长简单粗暴地判定“幼小衔接”就应该是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兴趣班越多越好。有的家长开始质疑幼儿园“禁止小学化倾向”是否不合时宜、不近人情。部分家长觉得幼儿园里“幼小衔接”只是带着小朋友们参观一下小学,了解一下小学的活动,都是表面功夫,起不了实质性的作用。还有一些幼教机构认为幼小衔接只是大班的事情,在大班阶段,简单地将书写、识字等纳入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这些单一、浅显的认知与《指南》的初衷大相径庭,也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幼小衔接的路上越走越远,出现越来越多适应性困难的问题。
二、“幼小衔接”的“衔接”实质
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处于幼儿期向少年期过渡的发展阶段。在幼儿园阶段,他们的发展处于成熟阶段,但是相对于整个人生的发展状态来说,他们还处于初始阶段。从身体结构来看,他们的手部小肌肉群可以进行一些精细化的操作,但是还是无力胜任大量书写、长时间计算等任务。如果强迫练习往往容易导致幼儿形成错误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进入小学后,也需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校正。从心理发展水平来看,学前期的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并未完善,他们的大脑皮层兴奋性比较强,抑制力相对较弱,过早的案前书写计算违背了幼儿的天性,长时间地无法真正理解学习内容会造成幼儿无法获取学习活动的成就感,极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不愿意进一步深入地探究学习。因此,幼儿还是喜欢趣味性、活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活动。
针对以上学龄前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真正的幼小衔接应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和谐统一的特点,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尊重幼儿思维发展特点,重点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尊重幼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并重的发展特点,重点在非认知技能中的学习品质培养;尊重幼儿发展和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特点,重点保持连续性,杜绝断层式的幼小衔接。笔者认为,整个幼儿教育阶段都属于幼小衔接的范畴,幼儿园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在为小学阶段做准备。“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课程的衔接,是幼小衔接中的重要内容。
三、“幼小衔接”中的课程衔接
课程就其本身的结构来讲,可以分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下面主要就这些方面来谈谈一些看法。
(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制订课程目标
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确立最近发展区,体现个别化和弹性化。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社会及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的新要求,确立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以点带面,逐步过渡。幼儿园整个阶段都属于幼小衔接的范畴。但是从整个分工来看,小班和中班处在幼小衔接铺垫阶段,大班则是重点规划阶段。这三个年龄阶段相互衔接,应分阶段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让幼儿建立归属感,培养自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是小班阶段幼小衔接部分的重点。其中,一日活动中,自我服务、带书包、管理书包等生活习惯养成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中班阶段幼小衔接则侧重于伙伴关系建立,规则意识的养成、专注参与探索活动、为他人服务等意识的初步培养。良好的互动游戏,重点突出的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再加上值日生服务等生活教育活动,有助于中班幼儿在生活经验中体验与成长。大班阶段除了促进幼儿认知、语言、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包括隐含在知识技能背后的主动性、坚持性、自我控制、计划性等非认知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这些学习品质是知识技能获得的触发器,从内部推动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
(二)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明确课程内容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幼儿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因此,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周边社区、家庭资源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元素和内容,引导幼儿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世界和自然环境中来发现、探索。通过“我喜欢幼儿园的……”“我是中班哥哥姐姐”“ 我是竹幼小當家”“ 温馨竹之梦”等主题活动,帮助幼儿建立集体归属感。从幼儿园一日作息习惯的养成、灵活地使用任务单等来增强幼儿个人任务完成意识。学期初做一个小计划,例如大班上学期我们有运动节和阅读节,可以帮助幼儿确立准备参与体验几项体育项目,读几本书等具体的小目标。或者每周根据周计划,记录幼儿的完成情况,例如学的儿歌、绘画、收获的精彩生活花絮记录、养成的好习惯等等,引导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一日活动。到大班下学期,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参观小学的活动安排。第一个月,参观学校整个环境、结构,参观升旗仪式。第二个月,听小学的一节课,感受教室的学习环境,小学生的学习模式等。第三个月,去参观小学活动室,体验活动室的乐趣。第四个月,听小学老师上课或者小学优秀代表分享经验。通过四个活动,逐步深入了解小学,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通过年级组织的自理能力各项比赛以及缤纷竹之夜等仪式庆祝活动,引导幼儿从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探索,从而引导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和行为规范、小学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关注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确立课程实施方式
小学一个上午有3小时的集体教学活动,以分科课程为主,其教学形式以符号为媒介、以教材为载体,课程实施方式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较高。在幼儿园中,课程实施可以在外部环境和硬件条件上做出改变,例如:桌椅摆放方式、课时数量、课节时间、游戏时间、师生互动模式等。也可以综合运用观察、操作、表述、游戏、小组讨论、户外活动等多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在活动中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使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与亲身体验,获得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到幼儿园后期,教师应该适当提高语言和教学内容的概括性,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和推理等能力,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的体验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活动是帮助幼儿有效发展的载体和迈向成功的桥梁。为此,幼小衔接课程除固定的主题活动、节庆活动之外,还需要尊重儿童的学习经验、兴趣需要等,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远足活动、宣传实践、实地探访、结伴游园等。这些活动能兼顾幼儿幼小衔接发展性导向和内容要求的灵活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四)以尊重幼儿为基本前提,完善课程评价方案
在幼儿园,对课程的评价一般以自评、他评为主,教师在平时会通过观察记录、个案分析、学习故事、教育故事及成长档案等的撰写和制作进行课程评价。同时,教师也会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评价自己、他人和幼儿园的课程。无论任何评价形式,都应该谨记课程评价是为了反思课程、审议课程、完善课程。应该以尊重幼儿为基本前提,以课程目标为基本导向,使课程评价成为幼儿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手段。应该秉持幼儿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理念,多元化、多维度、多视角地关注幼儿在课程中的学习建构过程,通过课程故事等记录方式,展现对课程主题、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一种价值观判断。应将家长也吸纳到课程评价中来,引导他们从只注重课程中幼儿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到对幼儿的情感、非智力方面发展的关注。
“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本”是构建幼小衔接课程的主要理念依据。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一日生活对幼儿发展的促进意义,立足于幼儿的活动,贴近幼儿的经验,不断架构和发展,逐步建立幼小衔接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1]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