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勤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根本颠覆“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思想,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全面发展。然而从乡镇中学践行教育改革的成果来看,其效果并不理想,根深蒂固的教学思路与闭门造车的教学方法,限制了数学教学的无限可能。因此本文客观分析乡镇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改需求与乡镇教育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教学优化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乡镇中学; 数学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思路
基于乡镇中学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很多教育同仁感到非常困惑;如何突破农村教育水平、如何调动农村孩子的数学兴趣、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课题。结合笔者多年乡镇中学数学教育经验,本文围绕乡镇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展开探索实践,提出几点个人浅见。
1.乡镇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乡镇中学数學教学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乡镇中学数学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下。一方面,乡镇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大多父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家庭管教的空缺,再加上本身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欠佳,组织纪律意识匮乏,数学课上经常出现迟到、旷课、精神溜号等现象,自然数学成绩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教育条件有限,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很少留意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这也导致他们的数学思维单一、知识面狭窄,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
1.2 乡镇中学数学基础能力薄弱
由于乡镇中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没有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维,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不起兴趣;而且乡镇中学教师一直以来沿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大量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等,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而根本没有把握其内涵与应用方法,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显然薄弱的数学基本功已成为影响中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主因之一。
1.3 乡镇中学数学教学理念落后
乡镇中学的教育环境落后、教育信息闭塞,当地中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相关内容与方法理解不到位,并且自身缺乏学习与创新的意识,所以当前数学教育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化模式,完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数学思维的发展,想要锻炼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是纸上谈兵。落后的教学理念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也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
2.乡镇中学数学教学问题的解决思路
2.1 趣味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的理论内容多,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很多学生对数学学科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所以乡镇中学生数学教育改革的首要措施就是打造“趣味数学课堂”,有了兴趣的驱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
例如学习“感受概率”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概率”的运用,教师准备一个常见的小道具——骰子,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开展数学游戏,投掷骰子并记录每个点数出现的次数。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却将课堂学习的氛围推向高潮,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体验中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感受“概率”内涵,感受数学魅力,这样才能从根本解决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2.2 师生交流,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有效的数学教育不能是教师的“一言堂”,只有树立师生平等意识,促进互动交流,才能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自主解决问题的热情。
例如解题“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G是CD上一点,BG交AD延长线于E,AF=CG,∠DGE=100°。试说明DF=BG,试求∠AFD的度数”时,教师不能急于给出答案,而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获得学生的及时反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找出解题办法,这才是新课改真正倡导的“授人以渔”教育理念。
2.3 动手实践,启发学生数学探究
动手实践既能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也能吸引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活动过程,潜移默化地启迪思维能力,在真实感受中强化直观理解。
例如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提前让学生准备几张白纸,分别剪成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再让他们将纸张对折,观察图形的特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很快发现对折之后有些图形是重合的、有些图形是没有重合的,由此也就一步步地引出“轴对称”的概念,在探究学习中产生直观认知,启发数学探究思维与创新意识。
综上,从当前乡镇中学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下一步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方法;作为乡镇中学数学教师,我们要立足当地实情,充分考虑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需求,客观反思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克服乡镇教育条件的不足,通过先进的思路、合理的方法,从根本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数学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春煕.如何提高乡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构建[J].人文之友,2018,(6):173.
[2]唐开乾.新课程背景下乡镇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