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祎晗
摘 要: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总结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的辩证关系,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前提,而民族团结教育的逐步进行又会加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加深,在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多民族国家的实际国情下,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符合实际之策,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更有助于抵御多元文化冲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开展,加强民族地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而保障我国各民族在共同体中的发展前进。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教育;关系;作用
2014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理论成果,而中华民族无论站在历史、现实或是未来的角度,无疑都符合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当前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同时又面临多元文化冲击的国际条件下,积极培育民族共同体思想对于民族团结工作,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民族团结教育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
“共同体”是一个群体概念,一个群体之中的每个个体身上必须拥有相同的共性才能够称之为共同体,这个相同的共性可以是共同的利益关系,可以是共同的血缘关系,也可以是共同的理想信念等,这个共同性是维系共同体的关键因素。民族是历史的产物,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历经五千年的风雨,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民族——中华民族。新中国以来,中华民族就是指中国的56个民族,中华民族虽由56个不同的民族共同组成,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共有的民族记忆,民族气质和民族意识,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整体,也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系列认知、情感、评价等认同心理活动的总和。费孝通教授说“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或民族意识。另外,“对其他民族的分界意识,对本民族的认同意识,是民族意识的根本属性,是民族意识最基本的内涵。”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活动,包括对本民族的认同心理和对其他民族的区别心理两大基本部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涵
“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各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民族内部的团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种种磨难而不灭靠的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新时代我国的伟大复兴依然要靠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团结奋进。可以说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并且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还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探讨的教育是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学校、社会、网络等各个方面。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则包含多个方面,首先,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依托,培养各民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全方位地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民族团结,其次,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要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以及我国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宣扬一切民族平等,无优劣民族之分的思想,营造各民族平等的思想基础,最后是普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引导各民族人民理解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并不是抹杀自身民族的特性,而是求同存异的“多元一体”的格局,是积极要求保存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各民族的团结,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民族团结教育实际上也是属于要求各民族人民在思想上的一个转变或加深,这项工作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辩证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精神层面的民族共有意识,民族团结教育是将思想精神、制度文化传递给大众的实际工作,这两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前提。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洗礼,中国各民族已经具有一定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现阶段一直以来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前提。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萌芽的时期,近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侵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经济、政治以及精神上等各方面都处在内忧外患的局面,首先,清朝末期的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最先开始使用“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开启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继承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的概念加以发展,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步形成,随着二战的开始,中国战场的抗日战争的艰难进行和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真正确立下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各民族的统称正式确定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随着中国的发展不断加强,在认同国家民族政策以及社会发展道路的基础之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也不断发展创新。
民族团结教育的进行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被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团结教育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期的培育和加强具有重要作用。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是内忧外患的国情所激发,而今天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加强就需要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不仅包含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教育,也包括对其他民族区别意识的教育,在强化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的基础之上,分清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入侵甚至同化的区别,由此,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树立。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大而深渊的意义。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团结教育的着力点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封建主义社会越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直接实行社会主义的体制,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需要各民族的共同努力,而民族团结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和前提条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的着力点,有利于使56个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在实现共产主义,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共同努力,共享发展成果,使“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共同的民族精神
我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曾经有众多的民族登上历史的舞台,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共同铸就了中华文明的历久弥新,培育了共同的民族精神,同样也坚守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我国历来坚持各民族平等的政策不变,在此基础之上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使全民族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秉持共同的追求,促使全民族在深层的意识层面也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范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坚信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坚实的现实基础,它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它所昭示的前进方向契合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引导社会风气,培养公民素质,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需要坚守道德观念,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道德建设,不仅要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而且要将之内化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
(二)以“中国梦”构建共同的民族目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类彼此之间的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各个国家的发展尚需彼此合作、互利互惠,一国之内各民族的发展更离不开彼此的团结一心与互帮互助。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欧洲梦等的最大特点就体现在中國梦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然就是56个民族共同的复兴,经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华民族中各个兄弟民族在大致相同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凝聚成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不能忽视也不能否认在历史中形成的这种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任何一个民族一旦脱离这一命运共同体,是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反之,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也需要各民族的努力与支持。在民族工作中注重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共同体这一思想意识深入各民族的认同之中,只有各民族同心协力,才能实现共同的中国梦。
(三)以民族平等构建“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意识用中华民族这一词汇诠释再合适不过,其初衷是为了使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国家。如今,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独立自强,未来可期,在我国各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之下,各个民族都能在这个共同体中得到发展,这也就是我国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与众不同之处。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都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在对待民族问题上也是同理,我国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建立在消除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国在民族问题上所倡导的共同体意识是自然包含有民族平等之意的,强调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抹杀各民族的特性,不仅如此,还允许和提倡各民族保留以及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所谓的多元一体的共同体就是这样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的共同体,培育共同体意识的同时还应发展各民族自己的特性,这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并不矛盾。而且我们所倡导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层面的,但国家层面的认同并不排斥也不能代替各民族内部的认同,这样,不同层次认同的共生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向社会主义强国的发展之路上,各民族才能各展所长,共享发展成果,共同繁荣。
三、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一)抵御多元文化冲击,防止民族分裂
中国作为现今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担当,从不缺少来自资本主义国家“西化”渗透的威胁,在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当下,文化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软武器”已经悄悄在我国国民思想中播种,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同时积极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从思想上抵御多元文化的冲击。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自然是国外敌对势力破坏我国统一和谐稳定局面的抓手,例如,针对新疆地区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严重影响着部分新疆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在海南、台湾等地,西方国家以“自由民主”的借口培植分裂势力等,都意图挑起民族仇恨,割裂民族关系,破坏祖国统一。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为了加强各族人民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认同,各族同胞都有权力和义务知晓我们中华民族的完整历史和祖国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让每一个民族都能感觉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骄傲,坚信在中国这个共同体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企图分裂祖国的敌对势力在思想上对各民族的入侵主要体现在宣扬西方文化,制造“西方文化优越论”,贬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在灌输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挤占真正适合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观,重要的是要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自信方面要让各民族群众意识到,在历史中形成的自己的优秀文化才是中国特色的,发扬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必然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民族文化市场具有竞争力。
(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开展
在党成立的初期,民族团结就已经成为党的重要工作之一,直到今天,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依然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一项应常抓不懈的工作同样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不仅要在学校作为专门教育开展,而且应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普遍教育,教育涉及多方面内容,如国家民族法律法规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国家民族政策教育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段论述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南,表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并行不悖的,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注重的是思想意识层面,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应有之意,两者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实际运行中以思想意识引导人们的行为,又通过行为习惯强化思想意识的内化,密切配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向深入开展,两者同时共进,共同为处理解决好民族问题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奠基。
(三)有利于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上的各种思潮也蜂拥而至,这些非主流思潮为了达到其各自的目的,对我国社会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思想生活进行渗透交融,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提出了挑战。习近平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对于全国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更有利于保持对民族地区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有利于深化民族地区意识形态的领导方式,形成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学习氛围。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在各个领导层引起足够重视,将日常工作与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根据實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因地制宜地领导教育群众,还要注重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说服力、影响力;有利于健全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法制制度建设。在加强政府领导宣传教育的同时,法律法规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坚实后盾也必须受到重视,在社会、网络舆论影响日益加深的今天,执法部门必须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抓紧构建网络意识形态预警机制、协同机制、反馈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有利于引领各民族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各民族同处一个利益共同体之中,不仅要在思想意识层面培育共同体意识,还要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共同体的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种“获得感”可以使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自己确为这个共同体中的一份子,进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也能够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使人民群众将共同体意识和美好生活联系为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才能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战斗力。
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有同时培育一种56个民族成员都拥护并且认同的中华民族意识时,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正是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培育人民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 释:
李瑞,何群:《民族意识初探》,载《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
李资源:《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思想与实践》,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1卷第5期。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7日。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2月19日。
参考文献:
[1] 李资源.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思想与实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31(5).
[2] 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5(3).
[3] 曾令辉,陈敏.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
[4] 谢成宇.当前我国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博士.
[5] 王萍霞.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3,博士.
[6] 张华波.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性生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博士.
[7] 王文慧,秦书生.习近平的意识形态战略思想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6,11(1).
[8] 沈桂萍.从六方面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国民族报,20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