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芝荣
【摘要】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不可相提并论。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条件相对落后、环境相对艰苦、生源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教书育人,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班主任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辅导员,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要想管理好自己的班级,一定要结合农村小学现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0618109
一、前言
现在还有部分农村比较落后,青壮劳力为了养家糊口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导致农村不少留守儿童,交给年老体衰的爷爷奶奶看管。因为部分爷爷奶奶未上过学,没有文化,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因此有些孩子养成了坏习惯。比如学习意识淡薄,不愿意做作业,不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自我克制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上课搞小动作,讲悄悄话,学习马虎,纪律松散。随着农村空心村的出现、学生人数的减少,导致部分小学撤消或合并,学生不得不到距离较远的完小学习,这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把学生引到正确的成长轨道。
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作为一名从教35年,当小学班主任30年的农村小学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形势及新教改,本人认为要想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提高教师素养,带动班级成长
常言说得好:“打铁必须自身硬”,教师要想当好班主任,做好班级各项工作,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我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教师要想树立自己的权威,赢得学生的敬佩,不仅要有优良的师德,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班主任权威的树立,与政府部门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不同,它靠的是班主任的丰富学问和人格魅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素。班主任作为学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自己的人品和才学,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一定的权威,那么班主任工作做起来就能够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教师本来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班主任如果自己对业务不熟悉,或者一知半解的话,那你就是严重的失职。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增多的今天,上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也不会因为你年龄大、嗓门高,就信任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具有真才实学、具有良好品德,才信任和尊重你;班主任要想胜任本职工作,必须不断学习充电,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不仅要把所教学科的知识理解掌握,融会贯通,还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熟悉班主任工作的业务范畴,才能有条不紊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传道者和引路人,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塑造好形象,传播正能量,更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品质,树自己的形象,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树立良好形象,提高职业操守,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是新形势下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师必须具备多种能力,比如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班主任要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善于发现问题,长于解决问题,不把问题扩大化。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学生交朋友,促膝谈心,让学生把你当成可以信任的人,可以交心的人。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有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还要具备为学生排忧解难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启迪学生心灵、解决学生难题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吸取他人和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虚心向同事求教,虚心向同行取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班主任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项学习和培训,认真钻研教材,做到熟读深思,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完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可以根据班集体的具体情况,成立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定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到班集体的活动中来,搞好班集体建设。
二、树立正确导向,展现良好风貌
班级作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学生在这个班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要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展示力量和风采,这就要求班集体有良好的精神风貌,顽强的战斗力。良好的氛围可以鼓舞人、激励人、影响人、改变人。因此,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在班集体中树立良好的风尚,树立起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学习精神,争先创优,勤奋好学的敬业精神。要在班集体中树立这种精神,班主任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教育工作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通过学校教导处,利用校会、班会、报刊杂志及学校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要做好学校班主任工作,仅凭班主任一个是无能为力的,班主任必须要形成一个以班干部为中心的骨干力量,通过班干部来协助自己的工作。如果说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那么班委会就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班干部可以在班集体中起到引领和带动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人。班集体工作的好坏与他们密不可分,休戚相关。班主任要想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必须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工作。其中选拔是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竞选、自荐、委任等各种渠道把表现突出,积极肯干、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干部。然后,班主任还要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对他们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提高班干部的工作水平,让班干部在做好班里工作的同时,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做到两头兼顾,品学兼优。
三、倾注满腔热情,浇灌桃李芬芳
班主任要从班集体的具体情况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学生引上正轨,让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名班主任,既然选择了当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也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自我,照亮他人,选择了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既然为人师表,必须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班主任虽然是学生的老师,但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班主任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可以敞开心扉无话不谈,班主任不仅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斥责,要多从正面予以引导。既要激励基础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也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要真心关爱每个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能因人而异,厚此薄彼,用真情感化学生,用热心温暖学生。班主任还要与学生交朋友,充分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明白他们的所需所求。班主任跟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为班集体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班主任还要善于协调和处理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的矛盾,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小学生由于受他们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一些缺点或不足,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本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观点,客观地看待学生,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要客观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们的优点,这样可以增强他们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力量,让他们走出误区,重回正轨。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家庭环境等基本情况不同,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有的勤奋好学,遵章守纪;有的厌学逃课,调皮捣蛋;作为班主任要正视学生的差异,要耐心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于有问题的“后进生”,班主任要从关爱的角度出发,苦口婆心地启发和开导他们,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自己的真情和人格魅力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
例如:我班有一位男生,他的父亲外出打工致残,母亲远走他乡,家境从此一落千丈,变得一穷二白,最后由他年迈、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抚养。由于该生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导致他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上课搞小动作,下课打同学,回到家里跟爷爷奶奶对骂,是远近闻名的“浪子”。针对该生的表现,我并没有嫌弃和歧视他,而是多次与他爷爷奶奶谈心,从多方面去了解他、关心他,夏天给他送蚊帐,冬天给他送棉被,还组织班上的同学定期给他家送温暖、献爱心,使他对老师和同学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最后向我敞开心扉,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承诺改正错误。该生通过我和学生耐心细致的帮助,最终改邪归正,脱胎换骨。
四、建立竞争机制,家校通力合作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在班集体中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让学生通过竞争机制脱颖而出,为班集体争光,为学校争荣誉。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班主任可以在班内建立互帮互助小组。人人都有竞争对手,个个都是赶超对象,同学与同学之间比境界、比思想、比风格,比学习、比纪律、比卫生等。学生通过良性竞争,在班集体中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家校沟通合作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由于各个家庭的文化层次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学生素质不同,因此,班主任要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搭建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便于家长与学校、家长与老师及时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传递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另外,学校还要适时召开家长会,让老师与家长面对面就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增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互相信任和理解。老师与家长交流沟通多了,双方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让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潞燕.論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沟通艺术[J].学周刊,2013 (5):79-80.
[2]章燕,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干部落实班级自主管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8)
[3]余银霞.小学班主任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探索[J].东方文化周刊,2014,(10):155-156.
[4]李桂华.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3 (31):99-100.
[5]王文丽.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