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 乔正明
摘 要: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立德树人、课程思政都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人的培养。育人课堂教学是一个战场,但不限于课堂教学,它应该是全方位的,需要教师转变职业教育理念,沉下心来创新地开展各项建设,实现个人价值与学生价值提升的双重效果,以教育部倡导的“金课”建设为契机,从教师建设“金课”、用好“金课”的角度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服务。
关键词:工匠精神;三全育人;生化教学;“金课”建设
1 “三全育人”需要課程建设
随着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内涵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综合推进,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已不断增强,但仍存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制度标准不够健全、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职教二十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为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化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紧迫、教育本身浮躁的反向影响都要求教师要抖擞精神,提升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心存“工匠精神”,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
习总书记曾指出:“创新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人才培养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职教老师首先应有远大理想,如成为行家里手、技术大拿等。职教老师应围绕立德树人理念,潜心研究教学,用高尚的职业品德和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品格,以自己的德、才、情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
面对教育浮躁,“水课”横行等现象,教师应有坚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初心。初心要求教师永葆忠诚,从思想上深化认识,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心存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能耐得住寂寞,以于漪老师初心为榜样,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1]。
面对信息化技术影响、教育现代化综合改革的倒逼,教师要有提升教学能力的上进心,重视积累,通过教学主阵地,建好课程、用好课程,实施有效教学[2]。
在开展教学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1)坚持问题导向,对接职业岗位要求,以生为本,综合适应现代职教的需求。(2)果敢创新,重视实践、个性化教学、现代化教学,提升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面对生源多元,个性迥异,教师应耐心关注每个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做到:(1)从班主任的角度,认真对待每个学生,以鼓励或考核或关心多种方式并举,关心学生的成长,尤其心理状态等。(2)从专业教师的角度,教师应细心地对待每个学生,承认她们的天性,注重培养学生不马虎、不顽皮、认真对待护理工作的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缜密、细致的习惯,并要求将此习惯带到将来岗位,细化到具体的“打点滴信息核对”,“化药不要划到手”等细微操作中。
在2018年6月的成都教育大会上,陈宝生部长适时提到了把“水课”变成“金课”,这无疑为一线的普通教师践行工匠精神指明了方向:一线教师有责任心,围绕自己的课程的一亩三分地,精心耕耘,心存“匠心”(初心、上进行、恒心、耐心、细心),以“金课”建设为抓手,精雕细琢,培养每个学生,全面关注学生成人、成才。
2 以教师初心审视课程建设的各环节
2.1 课程资源准备环节
在备课上,职教老师要想成为行家里手、时代的技术先锋、学生的榜样,就要独具匠心地运用精巧的心思,把备课工作做到极致。团队合作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定期组织教研活动,集中优势,明确分工开展教学资源的完善工作,包括收集课程资源,上传至网络课程平台,形成碎片化的知识、能力、技能库,如PPT知识点、微课、视频、虚拟仿真内容全部上网。当然,上网前应充分考虑课程大纲的要求,甚至进行需求调研,革新课程大纲。拟定一个时间进度表,该拍摄视频的拍摄视频,该整理题库的整理题库,所有资源均应符合网络平台格式的要求,进行有效操作。
2.2 课程资源利用环节
教学中,应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等理念融合课程中,思考贯穿课程建设的线索,此线索就是课程的教学设计。应精心开展课程设计,如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或以项目及案例的形式,用一个载体来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打个比方来说,课程设计就像一部武功秘籍,课程的整体设计如同武功秘籍的大纲,注重规划整个课程的开展,如课程与前导、后继课程之间的关系,依据职教理念,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设置课程内容的编排形式(序化)。单元设计主要是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如借助各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手段,将课程的内容具体展开,传授给学生[3]。
2.3 课程的互动与总结
国家的课程建设经历了传统课程、网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课、视频公开课、在线开放课程等阶段,课堂教学的形式上有传统一元课堂、微课、MOOC、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形式,教师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应不断研究、探讨、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将经验固化成模式。
对学生的需求调研显示,目前这些课程形式中,学生最大的需求还是互动指导。因此,无论是课程建设的历程,还是学生的需求都显示:将“互联网+”运用于学生教学、结合工艺模拟和技术方法研究、学术前沿探讨运用于教学,都能正向地激发学生兴趣,互动答疑、移动学习的方式更符合现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与时俱进地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建设,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综合使用课程的目的,超前建设课程,达到用好课程的目的。
3 金课建设实施育人的具体路径
3.1 金课建设主要步骤
(1)成立教学团队,开展课程资源建设,为学生网络化学习、自主学习提供学习资源。
(2)开发一套符合现代教学标准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此来组织教学。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合进课程中。
(3)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团队依据教学设计,结合个人风格,微调教学设计,设计课堂教学细节,实时微调课堂教学。注重教学中的互动设计,注意学生的反馈,如根据学生面部表情、网上测试效果等实时反馈,微调并灵活推进课堂教学,顺应实际情景。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设计课堂教学细节,对于每个教学单元,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载体就像穿珍珠的线,而网上碎片化的微课、知识点、视频、扩展阅读相当于一粒粒小珍珠。
(4)总结单元教学经验、总结课程一学期内教学的经验,通过教师之间、班级之间的教学对比,总结教学效果评价的效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5)将成果顺利转换,目前的课程、网络课程、网络资源、教材之间的内涵边际越来越模糊,教师做一件事,其实同时就是在做几件事。课程建设的成果很容易转换成教材,课程教学模式经几轮建设、凝练包装后又能转换成教学成果。因此,课程建设的结果是课程建设的各项成果,各项成果最终成就的是教学团队。
3.2 实践
以生物化学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为例,本学期生物化学教学团队申请了一个校级课题,围绕“金课”建设目标,开展学生需求调研,革新课程标准,生物化学5年制网络课程建设围绕线上线下资源,探索以生为本的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开展个性化教学,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具体落實至以下内容:
(1)建设符合5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实际的“生物化学”网络课程。首先,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师信息、考核办法、学习指导等项目。其次,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授课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授课录像、习题、实践环节指导、试题库、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链接、特色资源等项目。最后,互动教学活动,包括课程信息发布与反馈系统、作业发布与管理系统、辅导与答疑系统、课程学习讨论系统、学习评价(考试)系统等项目。
(2)在5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班级中进行试点推广应用,开展网络课程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效果研究,在此基础上调整、优化网络课程系统。
4 结语
教学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阵地,“金课”建设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化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无疑是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的最好抓手。学校应抓住“金课”契机,开展校级金课培育、校级金课团队建设培育,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打好人才培养基础,时代在呼唤职业教育,要心怀初心,实施“三全育人”。
[参考文献]
[1]林 宇.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3):5-7.
[2]林 宇.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目标及政策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09(8):74-76.
[3]林 宇.主动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深入推进高职改革进程—在高职研究会第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