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初探

2019-09-10 07:25:28赵桂琴
高考·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特困生传统美德爸爸妈妈

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传授相关学科知识非常重要,即“授业”至关重要,但是“传道”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授业”,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把本学科作为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学中结合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时代新人,那么,在道法教学中如何更好的结合传统美德教育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观看视频激发爱国热情

学习关于责任的知识时,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讨论并写观后感。学生观看了《地道战》、《南京大屠杀》《长征》等影片后,被无数先烈拯救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深深的感染,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学生们写下了《从我做起,振兴中华》、《振兴中华,人人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观后感;学习中国梦的相关知识时,组织观看了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影片仿佛翻开了一幅历史画卷,既有大气磅礴的“大国”叙事,又有直击人心的“小家”故事,平凡的“小家”故事很有说服力,大气磅礴的“大家”叙事尤其让人震撼,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中国人、中国梦、5g技术、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珠港澳大桥通车、磁悬浮列车研发等等,这些里程碑般非凡卓越的工程和科研成果,强烈的激发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厉害了,我的国》不仅是厉害了我的国,更是厉害了我们的党,厉害了我们的人民!学生们发自内心的为祖国雄姿点赞,为祖国母亲打call,发出了厉害了,我的国,我为您骄傲,为您自豪的呐喊!少年强则国强,观影后,学生们写下了:“祖国母亲,今天我为您骄傲;明天您会为我自豪,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会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将来成为振兴祖国的栋梁之材!”的豪言壮语。

二、开展活动培养互助友爱情怀

结合互助友情的教学内容,我多次倡议开展救助特困生活动,培养互助友爱的高尚情怀。我所教的班级有个学生父亲早亡,母亲多病,该生求学困难,辍学在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带头捐款并号召同学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帮助该生完成学业,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该生重返校园完成了学业!这个事情发生后深深的触动了我,我号召学生对全校特困生进行调查,并成立了“特困学生救济基金”向全校师生发出“向特困生献爱心”活动倡议,张林同学是个孤儿,跟奶奶生活。面临辍学的困境,在基金会的帮助下,亦顺利并出色的完成了学业,李明同学成绩优异,突发白血病,住院治疗需要大笔手术费,师生共捐助了2万多元,班级同学还自发为他发起了“水滴筹”捐款活动,筹集到6万多捐款,真是疾病无情,人间有爱!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有爱,培养了互助友爱的高尚情怀。

三、设置情境引导孝亲之情

孝道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忘了孝道,在很多中学生的心目中,父母的形象、地位并不高大。一项对高中生进行的“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有的中学生把父亲和母亲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有的中学生把父亲排在第一位母亲排在第三位,而有的学生只把父母排在第十一位和第十位。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一个孩子连他自己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孝亲教育尤为重要。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然而这如山水般的父母之爱,常常被演绎成下面的种种情况:有的学生不尊重父母,一不顺心就顶撞父母,甚至离家出走;有的学生不理解父母的管教,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有的成年人,不懂感恩,甚至不赡养老人……为了教育学生自觉抵制上述行为,我在讲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教学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课件,在本节课的开头,我把歌曲《天亮了》引入了课堂。“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这首《天亮了》如泣如诉,荡气回肠,它背后的故事感天地泣鬼神,令人潸然泣下,这对年轻的父母在生死关头,用生命诠释了伟大的父母之爱!在本节课的结尾,我播放了感激父母的一组漫画: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教你绑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梳头发;教你……这组漫画生动再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含辛茹苦的陪伴、教育和奉献!看著漫画中慢慢老去的父母,许多孩子留下了感激的泪水,这种情境式教学方法,摆脱了灌输式的枯燥说教,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易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有的学生提出要把每周日作为孝敬父母日,有的学生说回家晚上要给爸爸妈妈洗脚,有的说要给爸爸妈妈锤锤后背揉揉肩,有的同学说要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说一声一直未说出口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通过这样的教学,潜移默化的使孝敬父母的美德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

总之,道法课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很多。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因素,恰当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道法教师应当把道法课堂作为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阵地,教育学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时代栋梁!

作者简介:赵桂琴,1968.3.26,女,汉族,吉林长春市,大学本科,中教一级,长春市朝阳实验学校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特困生传统美德爸爸妈妈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为立身之本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重“义”之人
身边的传统美德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5:20
我的爸爸妈妈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06
108名特困生有了“代理妈妈”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临床医学专业特困生就业心理评定结果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