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英雄之志,甘为鼓掌之士

2019-09-10 20:25:34于成琪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有志者之士常怀

于成琪

我们或多或少总见过我听过这样的画面,英雄沐浴在鲜花与掌声之中,满载而归,众人纷纷喝彩。这个看似普通的画面,却引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当做英雄,还是只希望做一个平凡的鼓掌人?

相信每个人年少时都有过英雄梦,我们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受人爱戴,成为“成功人士”,即使长大后被现实褪去了童稚,也深埋在我们心中,如无尽黑暗中的移动孤灯,摇曳着,给予我们无限力量去更进一步,也正因如此,有“英雄梦”确乎是必要的。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亦或是项羽少年时的“彼可取而代之”,这些豪言壮语其实都是英雄梦的开端。有了“英雄梦”,激励其努力奋斗,才能成就一代豪杰,所以有“英雄梦”的人,便如有志者,自然“事竟成”,我们人人都有英雄梦,却并非人人都如周总理般伟大,或成为项羽一样的英雄。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我们在有“英雄梦”而为之奋斗努力的同时,也应调整心态,甘做路边的鼓掌人。

相比英雄的稀少,成为鼓掌的人才更是生命的常态。他们或许平凡,却并不普通,因为它们每一个人都甘愿奉献,为英雄的成功作铺垫。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轰动一时,却少有人知他们团队的其他十几个人——他们也何尝不是鼓掌的人呢?他们无疑是重要的,如果没有他们,实验或许会有纰漏与瑕疵;可他们无疑是沉默的,获奖名单中没有他们,聚光灯下没有他们,新闻中没有他們,他们只是鼓掌的人,是路边平凡的奉献者。

没有“英雄梦”的个人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没有英雄的社会会失去时代的楷模;不甘鼓掌的个人只会白日做梦;不切实际,不敢鼓掌的社会,只会浮浮躁躁,原地踏步——无论是个人还是时代,无论是民族还是国家,英雄的理想与鼓掌的精神缺一不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

常怀英雄之志,“干惊天动地事”;

甘为鼓掌之士,“做隐姓埋名人”。

猜你喜欢
有志者之士常怀
Enthusiasm for Swimming
蒋鹏举:常怀报国志 建功在中吴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 08:35:44
战“疫”之士
有“情”之士的无“情”之作:库切的卡鲁情怀与文学生产
孟子的“贵贱”论
金秋(2020年18期)2020-01-01 23:26:57
常怀感恩之心 肩担代表责任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4
常怀“愧对”之意——怀的是无为而愧的操守良心
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 05:12:50
名言名句
My Grandma
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