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旭
摘 要:微课是科学技术和时代发展的产物,微课也是在新时代下新型课程的代表。使用微课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可以提升课堂的效率,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微课教学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合理安排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也避免了由于时间和空间带来的困扰。同时,老师运用微课教语文,也可以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去探究和学习,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运用微课教学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运用;微课教学;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打造
当今世界是快速发展的世界,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微课出现了。微课教学就是运用小型教学视频讲课,小视频主要是对一章的知识进行梳理,从而形成了这一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微课教学时间比较短,而且课程里的内容也比较精简,这样方便学生的学习。而且,微课的内容都是针对教材的极小部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容易。微课教学有很多优势,所以,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一、微课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都会进行课堂的导入工作。传统的课堂导入是比较简单和随意的,简单的课堂导入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但是,用微课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微课的价值是比较大的,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可以用微课实現课堂的导入,这样的话,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有积极性。如果课堂导入工作完成的很优秀,那么学生就可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更加认真。
例如,在进行《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中,很少有学生对古代历史有充分的理解,如果老师不做合适的课堂导入,那么学生也不会提起学习的兴趣,老师的讲课效率也不会提升。所以,课前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战国的小视频,让学生了解荆轲刺秦王的时代背景,那么学生就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学习知识。学生充满兴趣去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二、微课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本的了解
高中语文的知识十分丰富,而且知识点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学生想要学好高中语文比较困难,加上高中语文教材的设计问题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微课有其特有的特点,微课视频一般都不会超过十分钟,微课的内容比较精炼,而且都是对学生能起到启发作用的知识点,用微课教学可以弥补课上教学的弊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还能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学习《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北方秋天的特点,需要让学生看到文章的时候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北方秋天的景色。但是,有很多学生甚至是老师都没有去过北方,在学习文章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关于北方秋天的意识,导致其无法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而且课本上的图片也不够多,教学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故都的秋》微课,向学生展示北方秋天的景色,比如衰弱的蝉声、冰凉的秋雨、飘落的树叶以及丰盛的果实等,这些景色搭配上老师的解说,可以使景色和声音融为一体。学生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北方秋天的美丽景色,不亦乐乎。看视频可以加强学生的实物感受,学生更能体会到故都秋天的美,对于课本的了解也会加深。
三、微课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写不出优美的文章,这体现在学生的阅历太浅,观察生活的能力不足,写作的时候难以下笔,或者写的文章太过空洞。基于此,老师可以在作文教学的时候使用微课,通过播放生活中的真实画面,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做到有话可说、有字可写,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让学生以“父爱”为话题进行写作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歌曲“父亲”的MV,里边有很多令人感动的画面,其中有一个很温馨的画面,父亲没日没夜地劈柴和工作,为孩子买了一部复读机,孩子和父亲凑在一起听歌。加上“再苦再累,脸上也会挂着温馨”等歌词,会让学生产生深深的感受,学生在听歌和看MV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父亲的不容易,在写作的时候也会用心,写出的文章也是有血有肉的。而且,这种教学方式有更大的教育意义,学生看了小视频会激发出对父亲的感恩之情,这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随着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把微课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去。同时,老师也要用一切办法实现微课最大的意义,微课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写好作文。只有利用好微课,才能做好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语文课堂的效率才能得到提升,学生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耀武.让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光[C].//2016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论文集.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花园小学,2016:159-160.
[2]高庆莲,彭磊,陈倩莹.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C].//2018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18:1132-1135.